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声的利用(同步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07: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617200109220001.3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2.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 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
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造成人员内脏破裂、骨折或皮肉撕裂
B.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质进行钻孔核切削加工
D.电视机的遥控器遥控电视
5.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6.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
7.“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太高
C.声音太小 D.声音的频率太低
8.如图所示,某品牌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
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9.在蝙蝠的某次捕食过程中,从其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昆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用时0.2 s,如图所示,则昆虫与蝙蝠之间的距离约为( )
A.680 m B.340 m
C.68 m D.34 m
10.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二、填空题
11.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
12.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交流时,声音靠________传播的,同时也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13.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________;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__false.
14.如图所示,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击到墙壁、树枝上,这主要是因为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发出________遇到障碍物反射来确定目标。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15.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获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将结果显示出来.如图是测量船利用超声测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测量中,探测系统必须探测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而中央处理器只需运用________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从船底发出超声波经2s后,船底的声音接收装置收到回声,那么海底的深度是________ m.
三、简答题
四、实验题
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华和同学们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力敲桌子发出声响时,桌子却几乎不动。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
(1)由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
②声音可在________中传播;
③声波能传递________。
(2)假如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我们(____)
A.能听到音叉发声,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
B.能听到音叉发声,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
C.不能听到音叉发声,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
D.不能听到音叉发声,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
18.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及影响因素
问题
(1)声音具有能量吗?
(2)声音具有的能量与响度和频率是否有关?
方法
小雨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支点燃的蜡烛.
表格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音具有的 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_________
做法
________
___________
观察内容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评估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A
6.C
7.B
8.D
9.D
10.D
11.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12.空气; 信息
13.能量 20000
14.超声波声呐
15.时间 声速 s=vt 1500
16.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或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逐渐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17.振动空气能量D
18.3cm 拍动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