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蜀道难》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蜀道难》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2 06: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蜀道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放声吟咏诵读,读出李白味道。
2品析状“难”之法,赏出浪漫色彩。
3解析蜀道之“难”,悟出诗人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品析状“难”之法,赏出浪漫情感。
2解析蜀道之“难”,感悟诗人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师:上课伊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幅图片。这些是前一段时间“霸屏”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这一副是青铜纵目人面具。据说,这是古蜀国开国之君蚕丛的形象。其实早在千年之前的唐朝,李白的《蜀道难》中就有所提及。这可是一首传世佳作,面对于蜀道诗人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他为何有这样的感慨?让我们一起走进《蜀道难》,一探究竟吧!
2.明确目标(齐读课件)
3.解读标题:师:蜀道难本是古乐府旧题,多为描写蜀道艰难的诗作。“蜀道”就是由秦入蜀之间的道路,“难”是诗人对其评价。蜀道究竟什么样,我们借助几幅图片了解一下。
二、初读识意,读出李白味道(各种方法读的指导、整体把握内容)
1.师:提起李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生:浪漫、豪迈、洒脱等。
师:飘逸豪放是李白诗歌的底色和旋律,也是李白特有的味道。本诗也是这一特点的代表作。我们如何读出李白味道?老师先抛砖引玉,给大家范读一下第一小节。[活动]指导诵读,感受诗风学生朗读并点评,指导朗读。
2.本诗主旋律是哪句话?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思考围绕这三句话分别写了蜀道的什么特点?可以同桌之间讨论一下,用简洁语言概括。[明确]高、险、祸[小结]主旋律在诗歌中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形成一种回环美。读来令人心潮激荡,突出强调了蜀道之难的特点。
三、涵咏语言、赏析手法(品析语言,把握手法,体会浪漫飘逸风格情怀)
1.师:诗人是运用哪些手法表现蜀道“高”、“险”的特点的?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
[举例]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侧面烘托,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写出蜀道之高,从侧面烘托出人行走难上加难。下面分组按小节找出诗中的手法。
(副板书汇总手法:手法多样)[活动]小组讨论,代表展示。[小结]本诗一共有294个字,却融合了夸张、想象还引用神话传说,神态、动作描写,化用诗句,正侧相衬,动静结合等手法,寥寥数语就为我们描绘出高险奇绝的蜀道场景和令人心生畏惧的行走情态,形成了多种手法交融的艺术特色。可谓奇特。尤其是想象手法的运用,李白从未到过蜀地,完全凭想象展现了蜀道的地貌特点,可谓无中生有,有中见奇。也印证了前人对这首诗的评价。
【PPT展示】
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唐·殷璠《河岳英灵集》【PPT展示】结合诗歌内容说一说这首诗“奇之又奇”的魅力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点拨:我们可从语言(用词、句式)、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等角度去鉴赏。
师:我们一起从语言角度赏析一下,这是一首乐府诗,看一下句式、用词有什么特点。
(一)语言奇特——本诗以七言为主,融合三言、五言等灵活多变的句式,长短错落,体现出参差之美;又加入“之、乎、也、哉”等不常用于诗的语助词,可谓奇特。
(二)抒情强烈——本诗直接抒情明显,开头连用三个惊叹语“噫吁嚱”“危乎”“高哉”,直接抒发对蜀道之高峻的惊愕和感慨,为全诗奠下咏叹的感情基调;而后在诗的开篇、中间和结尾,反复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前后呼应,绵连一体。
[小结]
师:李白运用这种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奇的传说,灵活多变的句式,强烈的抒情,真可谓奇之又奇。为我们展现了蜀道雄奇险峻、异常艰难的特点,这也就构成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
四、追根溯源,探究主旨
1.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之难呢?
师:结合注释了解写作目的是为送别友人而作。但作品中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哀婉之情,而是侧重表现蜀道之难,以此来劝友人不要去蜀地,这是全诗的所有意图呢?【PPT展示】那年那事
2.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思考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明确]言外之意两种解读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PPT展示】[小结]如此看来本诗寄寓着诗人多层情感,蜀道的可难之处也有多重意蕴。既有自然之路:蜀地地势的艰难;也有人生仕途之路的艰难;还有家国民情命运之路的艰难。
(板书:蜀地地势、人生仕途、家国民情)这些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在李白的肩头,他始终怀着“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的济世理想,由此,在其奔放的诗歌中,又多了一抹撼动人心的真情,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
1.师:盛唐时代,李白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国家的危机,发出警醒之声。当下我们的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有国之重器上天入海,我们有超级工程攻坚克难,刷新纪录,我们有中国智慧走出国门,惊叹世界。(图片即可)
2.细想,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我们国家面临那些隐忧与难题?(长绒棉事件的贸易战、华为芯片事件、中印冲突喀喇昆仑事件、台湾领土问题、新冠疫情)仕途地势家国民情大到贸易小到芯片,没有硝烟的战斗依然无处不在。3.中国的发展既有坦途也有暗礁,作为新时代、新青年,面对当下的国家形势,你有那些想法?简要写一段文字,我们一会分享。
[活动]学生分享,教师点拨师:听了同学们的心声,我倍感欣慰,一颗颗兼济天下、勇于担当的种子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面对当下的国家形势,我们无论能力大小,无论梦想远近,让我们接过那满载责任的重担,扛之在肩,无问西东!
六、结束语: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响彻于天地之间。雄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曲折绝险的古道画卷;长吁短叹,幻化出人生的感慨与世事的艰难。你是留傲骨在人间的诗仙,你是蔑视权贵的狂者,你是心怀苍生的圣人!最后让我们齐读这首多声部的交响乐《蜀道难》来致敬李白。
七、布置作业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并借助想象,将《蜀道难》拓展成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