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5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5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08: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类比迁移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领略数学的简洁美引发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乘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世界环境保护日是几月几日?(6月5)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植树造林,人们常用绿化覆盖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绿草能更新空气,据调查:1平方米绿草地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我们一起来看看月星小区的绿草情况。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题5。
2、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读题,说说自己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
所求问题: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3、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1)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问:要求“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需要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得出:只需要“有850平方米草坪”和“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15克”这两个条件。
(2)组织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说一说用乘法解答的理由。
②说一说计算的方法、过程。
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竖式,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竖式:
8
5
0
8
5
0
×
1
5
×
1
5
4
2
5
0
4
2
5
8
5
0
8
5
1
2
7
5
0
1
2
7
5
0
师:这两种方法都对吗?哪一种简便?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引导学生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a.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b.如何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4、教学例题5后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引导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板书:850×20=
(2)学生尝试解答。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指定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算式。
师: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为什么?
(5)追问:170后面添的两个0应该怎么对齐?
(6)教师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2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7)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5、总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让学生交流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举手口答。着重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以巩固竖式的简便写法,及时避免运算中的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个别板演,集体校对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算法,共同订正。
组织全班交流订正时,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个别板演,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
5
0
8
5
0
×
1
5
×
1
5
4
2
5
0
4
2
5
8
5
0
8
5
1
2
7
5
0
1
2
7
5
0
(比较简便)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