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用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课前活动:
师:昨天老师已经和大家见过面了,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大家应该怎么称呼我?
生:陆老师
师:陆老师来自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你们能向老师介绍你自己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陆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来自四(20)班的孩子,四(20)班也就是四年级20班,那我们平时习惯上说四(20)班还是四年级20班?
生: 四(20)班
师:在说法上四(20)班比四年级20班更?
生:简洁,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简洁
师:用简洁的语言来学习数学是我们数学课堂所追求的,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追求数学课堂的简洁之美。
二.自学课本,交流建构
1.理解“列”和“行”的含义
课件出示一列的学生问:小军在第几个?
生:从上往下数小军在第3个,从下往上数小军在第3个
师:在这一竖排的时候一般从下往上数小军在第3个。
课件出示一横排学生问:小军在第几个?
生:从左往右数小军在第4个,从右往左数小军在第3个
师:这两种说法都可以
课件出示班级一张座位图
师:小军坐在全班中他的位置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1:从上面数第3排第三个
生2:从左边数第4排第三个
生3:从右边数第3排的第三个
师:你说的你明白,他说的他知道,彼此交流起来就不方便,为了在全班交流,我们就要有一个怎样的说法?
生:统一的说法,板书统一
师:该如何统一呢?带着自学要求自学课本
课件:什么叫列?什么叫行?
怎样确定列、怎样确定行?
学生带着自学要求打开数学书98页
生:自学
回报填空:( )叫作列,确定第几列要从( )往( )数
师:这里有老师,有学生应从谁的左边数起?
生:老师
师:是的老师是观察者应从观察者的左边数起。
( )叫作行,确定第几行要从( )往( )数。
老师是观察者,应从观察者的前往后数。
师:我们正在观察这张位置,我们就是观察者,孩子们你们用手指一指第一列在哪?
师: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列一列的数,第一列,第二列……..
师:第一行在哪?用手指一指?
师: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行一行的数,第一行,第二行……..
师:确定了列和行,现在你能说说小军的位置吗?
生:小军坐在第3行的第4列。
生:小军坐在第4列的第3行。
师:这两种说法都可以,数学上通常先说列,再说行。小军就坐在?
生齐说第4列第3行并板书
师:你还能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小东的位置该如何表示?
生:小东坐在第3列第4行。并板书
师:小刚的位置呢?
生:小刚坐在第5列第5行。并板书
如果每个学生用一个符号0来表示,为了便于观察和思考,我们把具体的座位图简化成圆圈图。
师:在圆圈图上你还能表示小军的位置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生指:小军在第4列第3行
师:在圆圈图上还能表示其他学生的位置?
生:第2列第4行
生:第6列第5行
2.用数对表示
师:其实表示小军还有更简洁的方法。板书(4,3)
师:孩子们你们明白这里4,3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4列第3行
师:4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
生:4表示第4列,3表示第3行。
师:4和3之间有个逗号,如果没有逗号会怎样?
生:就会是43
师:只用一个4能决定小军的位置吗?只用一个3呢?
生:不能
师:4和3共同来决定小军的位置,所以要在外面加一个?()
师:这一对数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数对,可以读作数对四三,也可以直接读作四三。大家跟老师一起读四三。
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
师:你能用数对表示黑板上其他两位同学的位置?大家现在自己本上写一写
指名学生上黑板:(3,4) (5,5)
师:这两个数对会读吗?生读
师:请大家观察数对(4,3)(3,4)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字一样,表示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数对前后两个数字的顺序不能变
师:再请大家观察(4,3)(3,4)(5, 5 )这几个数对和第几列第几行比谁简洁?
生:用数对更简洁
再观察几个数对,数对前一个数都表示所在的列,后有一个都表示所在的行,板书列和行。
师:在圆圈图上你能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吗?并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生1:(2,4)
生2:(5,3)
生3:(3,3)
师:请大家观察(3,3)这个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字一样,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师:在观察(3,3),(5,3)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在第三行,表示的列不一样。
三。班级座位,巩固数对
师:刚才老师和大家一直研究的是陆老师班级的座位,现在回到我们会场班级我们每位同学的位置可以用怎样的数对表示,在表示位置的数对之前,我们先要确定班级的列和行。
师:谁愿意来当观察者,一生上来,请小观察者说说班级的第一列在那?
师:请第一列的同学起立,第二列的同学挥挥手.........第五列的同学拍拍手
师:请我们的小观察者指一指第一行在那?请小观察者也来发好指令
生;..........
师:我们确定了班级的列和行,现在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吗?请大家把表示自己位置的谁对写在自己的本上。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数对
生:回报
师:你能说说自己好朋友位置的数对,让大家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谁?
生:说大家猜
师:老师也想来猜猜,我想认识你们一号班长,他的数对是()
生:(7,5)
师:他家第7列第5行,很高兴认识你是一个很帅气的小男生
师:老师还想认识(3,4)大家说他是谁?
师:现在大家注意力集中我说数对如果是你请你站起来
(5,1)(5,2)(5,3)(5,4)(5,5)(5,6)
师:观察一下这五位同学的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在第5列
生2:表示的行不一样
师:刚才老师用6个数对站起来6位同学,大家相不相信老师用一个数对站起一列的同学。
师出示(6,Δ)如果是你请你站起来。
生站起来依次说数对
(6,1)(6,2)(6,3)(6,4)(6,5)(6,6)
师: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Δ可以表示哪些数?
生1:都在第6列
生2:Δ可以是1、2、3......
师:如果这一列足够长,你还能表示位置的数对吗?
生:能
师: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都在第6列
师:你也能用一个数对表示一行的同学吗?
生:( ,3)
师:如果是你请你站起来
生:依次说数对
师:这些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都在第3行
师:你能用一个数对表示所有同学?
生:( , Δ )
四:游戏练习,巩固数对
1.师:数对好玩吗?小时候你们玩过拼图的游戏吗?你能用数对表示每块拼图的位置吗?
生:(1,3)(4,5)(3,2)(6,1)
师:如果以(3,2)这块拼图不动,你会平移其他三块吗?
第一块平移以后的数对(3,3)
师:平移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列变了,行没变
其他两块同样的方法问学生平移以后的数对是?平移以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玩过了智力拼图,在玩汉字迷宫,看着这些字你能组成一些词并表示对应字的数对吗?
如:勤劳数对(4,1)(3,4)你也能像老师一样组一些词并写出相应的数对吗?大家现在自己本上写一写
生回报后让学生观察数对的特点
当有学生回报是响(1,1)水(2,2)实(3,3)小(4,4)
师:请大家观察这几个数对有什么特点?
生:列和行的数字都一样
师:大家再观察这几个数对有在?
生:同一条斜线上
师:如果这条直线足够长,直线上的数对的点可以怎样表示?
生(5,5)(6,6).....
师:也就是这条直线上的点的数对都有什么特点?
生:列和行的数字都一样
五:生活中感知数对
师:学到现在你们知道数对是谁发明的?课件播放笛卡尔数对
生活中只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活中见过数对吗?课件播放生活中的数对。
课程表中,电影票的座位,国际象棋,地球仪中我们响水一小在东经119度,北纬34度
六:总结延伸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数对怎么读
生2:我知道数对是笛卡尔发明的
生3:
师:回到课开始:小军在一行的时候,小军的位置在直线上用几表示
生:4
师:小军在全班时用几个数字表示?
生:(4,3)
师:表示小军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字表示,也可以用两个数字表示,大家大胆的想象一下表示小军的位置有时可能要?
生:三个数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继续跟大家来研究。
今天陆老师很高兴跟大家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下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简单,直观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教材目标不仅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 “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的思想,设计不同层次练习,加强学生对数对的理解。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在列与行的教学中区别于以往教学接受教学,通过设计小军在一竖排和一横排的位置,以及到全班中,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索列与行的概念,并从中突出观察者角度。
3、在教学数对时,直接告诉学生告诉学生表示小军的位置还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用数对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比第几列第几行更简单。
4、在练习设计中,结合了平移知识,探索平移前后数对的变化规律,体会数对的变化特点。
5.介绍了数学家笛卡尔,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介绍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6.课结尾和开头是首位呼应的确定小军的位置,可以用一个点,也可以用两个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有时还可能三个点,这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在学生自学怎样确定列,怎样确定行的环节,感觉时间有点少,学生自学的不到位。
在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4,3)(3,4)(5,5)数对时,数对前一个数字表示所在的列,后一个表示所在的行,学生好像不是很理解,我觉得应在引导学生观察几个数对的例子。
3、我的评价语言比较单调,针对性评价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