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大意,了解驳论特点。
2. 分析文章层次,理解驳论方法。
3.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讲一个故事: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赫尔岑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 便用双手捂住耳朵。主人跟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的乐曲。”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赫尔岑笑了:“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主人哑然。赫尔岑仅用一句话就驳倒了一个错误观点。在现实生活中, 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明知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但不知怎样反驳。看来,我们也要学一点驳论。
议论文由三个要素构成:论点、论据、论证。和一般的议论文相比,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除了要提出己方观点外,还要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在反驳过程中,可以抓住对方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任意一点或几点进行反驳,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鲁迅写于1934 年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诞生以来,凭其高超的论辩技巧、辛辣的讽刺力度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篇杂文更是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今天,我们除了体会鲁迅先生辛辣讽刺的语言风格外,更要体会他高超的驳论技巧。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提问】驳论文首先要列出对方的观点,这叫“竖靶子”,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到对方的观点句,也找一找作者的观点句。
【明确】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作者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提问】作者是如何引出对方观点的?(请大家阅读第1段)(提示:第2段“于是”一词,说明第1和2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从“于是”一词可以看出,第1段列出的是对方的论据。分别是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简言之,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佛。两者的关系是论据与观点的关系。
【提问】如何看出作者所列对方的论据是真实的呢?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和三个“事实”,强调作者所列对方的三个论据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背景材料】这篇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当时的国民党报纸说“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占一点田地没有关系”。蒋介石也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哀求国联主持公道无效后,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这些都是事实。
?【小结】“于是有人慨叹曰”强调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是在所摆材料出现之后,继而提出观点,这是对方论据和观点的关系,也就是对方的论证过程。显然,这种论证过程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也就是说,国民党反动派等人并不能代表中国人。
【提问】对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论调,鲁迅如何反驳呢?也就是说如何证明对方观点是错误的呢?(请大家阅读第3-5段)
【明确】既然对方是三个事实得出观点,那么鲁迅就从对方的三个论据入手进行批驳,从对方的论据入手,按照对方的逻辑或思路进行推理,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叫驳论证。
第3段是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段首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是承认对方的论据,然后进行推理。由对方的材料出发,亮出“自信其实早就失掉了的”的小结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引号起强调作用),甚至连国联都不相信了。也就是“他信力”都没有,还谈什么自信力?鲁迅借用对方的“自信力”造了两个词“他信力”,这种方法被人称为“仿词”,“自”与“他”形成对比,富有讽刺意味,使语言更添妙趣。第6段的“自欺力”也是仿词。
对方观点要成立有一个前提条件——中国人先得有自信力,而根据对方的论据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自信力”,又何谈“失掉”呢?如果提前条件不存在,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荒谬的。就好比有同学说自己掉了五块钱,另一同学说他根本就没有五块钱,哪里来的掉了呢?
第4-5段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求神拜佛”也不是自信力,而是一些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持悲观态度的人自我麻醉的“自欺力”。所以,何谈失掉自信力?
【提问】结合注释1,加点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明确】可能怕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只知道求神拜佛,但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漫画式地刻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具有讽刺性。
【提问】鲁迅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呢?(即证明中国人其实还有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明确】采用列举事例论证。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并未失掉自信力) ,古代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并未失掉自信力) ,古代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并未失掉自信力) ,古代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并未失掉自信力),而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等, 都是古代中国的脊梁。紧接着, 鲁迅又由古至今, 再用归纳推理推进一步。所以, 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并未失掉自信力。
如“三过家门而不入”埋头苦干的大禹,有挺身而出、肩扛重担守护大明江山拼命硬干的于谦,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民请命的谭嗣同,有只身前往西域、历经艰难险阻舍身求法的玄奘法师……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作者饱含深情,歌颂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赞扬他们顽强的意志,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为革命献出一份力量。
三、重点分析,理解意图
【提问】“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什么意思?
【明确】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有欺骗宣传。
【提问】“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中的“ 地底下”是什么意思?
【明确】“地底下”是指中国社会的底层,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大众并不缺乏正义感和勇气, 也不缺乏自信力。
四、拓展延伸,总结特点
总结驳论的途径有三种:驳论证、驳论点和驳论据。
驳论证,从对方论据出发,推出与对方论点不一致的结论,则证明对方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说明对方的论证有漏洞,从而否定对方的论点。
驳论点,如果对方在论点方面有明显缺口,就可以直接反驳论点。
驳论据, 可以考虑对方论据是否全面和来源是否可靠考虑反驳的针对点。
尝试反驳下面的观点:(1)人多力量大。(2)常在河边走, 哪能不湿鞋 。(3)满招损, 谦受益。(4)嘴上无毛, 办事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