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桦甸市高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桦甸市高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08: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桦甸市高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共20个小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扎实做好碳中和、碳达峰的各项工作,以减少或
消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下列措施能实现碳中和且可行的是
①通过植树造林捕捉二氧化碳 ②禁止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 ③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④工业中用碱石灰吸收CO2 ⑤绿色出行,减少燃油车的使用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实验Ⅱ:用氯化氢作喷泉实验
C.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实验Ⅳ:验证酸性的强弱: HCl>H2CO3>H2SiO3
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B.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C.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并且都为零
D. 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5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NA
B.17g 18OH- 所含的电子数目为9NA
C.标准状况下,11.2LCCl4所含C—Cl键数目是2NA
D.1molSO2和足量的O2发生反应,得到SO3的数目少于NA
5.在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A(g)+3B(g)2C(g);经3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用A表示反应的速率为0.1 mol﹒L-1﹒s-1
②用B表示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
③3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
④3s时B的浓度为0.6mol﹒L-1
⑤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且都等于60%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含有8gNaOH的稀溶液与1L 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弱酸与弱碱反应也可以准确测出中和热
B.有水生成的反应都为放热反应
C.用8g固体NaOH与1L 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一样
D.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false false
7.下列物质中含有2种官能团的是
A.乳酸() B.苯乙烯()
C.丙三醇() D.甲苯()
32899352825758.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C.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 + 2OH- = SO32- + H2O
C.实验室用硫酸铝溶液和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3+ + 3OH- = Al(OH)3↓
D.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一氧化氮:Cu + 4H+ + 2NO3- = Cu2+ + 2NO↑ + 2H2O
328041071882010.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键键能为198 kJ·mol-1、P—O键键能为360 kJ·mol-1、氧气分子内氧原子间的键能为498 kJ·mol-1,则

P4(s)+3O2(g)= P4O6(s)的反应热ΔH为
A.-1 638 kJ·mol-1 B.+1 638 kJ·mol-1 C.-126 kJ·mol-1 D.+126 kJ·mol-1
11.X、Y、Z、W 为 4 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X、Z 同主族,Y2+、Z -、W+ 3 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 B.原子序数:Z<Y
C.金属性:Y>W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X>HZ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③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⑥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⑦汽油、柴油和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⑧棉花、羊毛、再生纤维均属于天然纤维
⑨将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迅速插入乙醇溶液中,铜片恢复红色且质量不变
A. ②⑥⑨ B. ②③⑥⑦ C. ②⑥⑧⑨ D.①②⑤⑥⑧⑨
13.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为SO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417957030670514.立方烷(C8H8)为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八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列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一氯取代物和六氯取代物正确的是
A.1种、2种 B.2种、3种
C.1种、3种 D.2种、4种
15.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基于以下信息判断,说法正
确的是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H2
141351012065③Sn(s,灰) Sn(s,白) △H3= +2.1 kJ/mol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容器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灭
16.分子式为C7H16的链状烷烃中,分子结构中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7.把m mol C2H4和n mol 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适当条件下生成p mol C2H6,若将所得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产物CO2和水,则需要O2的物质的量(mol)应为
A.3.5p B.false C.false D.false
18.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 0C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到气体体积是11L。下列各组混合烃符合此条件的是
A.C4H10、C3H6 B.C4H8、C3H8 C.C4H10、C2H4 D.CH4、C3H8
19.现有乙酸、乙烯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20.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 (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
3463290122555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离子中结合H+ 能力最强的是A
B.A、B、C、D、E五种微粒中C最稳定
C.C→B+D的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 (aq)+2Cl-(aq) ΔH=+116 kJ·mol-1
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 已知H2的燃烧热ΔH = -285.8kJ/mol,写出表达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 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 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葡萄糖转变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5)电解法制备铝的化学方程式 。
22.(12分)
3709035258445Ⅰ.“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用示踪原子法可确定该反应的机理,写出用CH3CH218OH和CH3COOH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
(2)实验时,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b中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 。
(4)试管b中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填字母);
A.中和乙酸并溶解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B.加速酯的生成,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C.降低乙酸乙酯在该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D.能够有利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结晶
(6)用30克乙酸与46克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是__________。
A.29.5克 B.44克 C.74.8克 D.88克
Ⅱ.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366141054610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7)仪器a的名称为
(8)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①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②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小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配制0.50mol/L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9)实验中改用30mL0.50mol/L的硫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近似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3.(10分)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C的结构简式:
(2)写出化合物官能团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 D中含官能团结构简式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_反应类型
② 反应类型
24.(8分)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mol,与bmolO2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和45g H2O,试求:
(1)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C2H6)=? 。
(2)当a=1,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O2的物质的量的
2/3时,b=? ,得到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n(CO):n(CO2)=? 。
(3)a的取值范围是? 。
桦甸市高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B
D
A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D
B
B
B
C
C
21.(10分)(1) H2(g)+ 1/2 O2(g) = H2O(l) ΔH = -285.8kJ/mol
(2) S2O32-+ 2H+ = SO2↑+ S↓+ H2O
(3) n CH2=CHCH3
(4) C6H12O6 2 CH3CH2OH + 2CO2↑
(5) 2Al2O3 (熔融) 4Al + 3O2↑
22.(20分)Ⅰ.(1)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2分)
酯化(取代)反应 (1分)
(2)浓硫酸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提高酯的产率 (2分)
(3)防止倒吸(1分)
(4) 饱和Na2CO3溶液;(1分) ACD(3分) (5) B (1分) (6)A(1分)
Ⅱ.(7)玻璃搅拌器(1分)
(8) ①-53.5 kJ·mol-1(2分)② acd (3分)
(9) 不相等 (1分) 相等(1分)
23.(12分)
(1) CH3CHO (2分)
(2) 羟基 (2分) -COOH (2分)
(3) ① CH2=CH2 + H2O CH3CH2OH (2分)加成反应(1分)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分) 氧化反应 (1分)
24.(8分)答案:(1)1:1 (2分) (2)3(2分); 1:3(2分)
(3)5/6<a<5/4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