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或水结成冰块的实质是( )
A.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的质量减小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密闭的矿泉水瓶中,1滴水蒸发为水蒸气,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隔
B.分子个数
C.分子质量
D.分子种类
3.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D.石蜡受热熔化
4.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
B.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5.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D.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7.小品表演中,甲问乙:“什么情况下l+l≠2?”,乙答:“算错的时候”,甲说:“不对,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就不等于20mL”,请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小
D.分子的体积小
8.“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夏天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质量变大
B.分子间隙变大
C.分子数目增多
D.分子体积变大
9.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①酒精挥发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100mL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③酒精溶液涂在皮肤上感到凉爽,说明酒精分子进入到皮肤中
④酒精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就不同.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0.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相等
C.空气里的氧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二氧化碳分子能再分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无间隔
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C.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D.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1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B.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够相互结合成分子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保持不变
16.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D.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17.关于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中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 )
A.2个氧原子
B.1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气
18.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①实验现象: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②实验现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解释: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③实验现象: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解释: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D.④实验现象: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间有间隙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9.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浓氨水有较强的挥发性,酚酞试液遇到氨水时变成红色.现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每隔1.5cm滴1滴)平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一种棉花).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
20.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微粒的性质”。
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微粒有
的性质。由于在实验时,有同学闻到难闻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按如图Ⅱ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如下:
①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②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该改进实验除了能证明改进实验前微粒表现出的性质外,还可以证明微粒运动
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3.1
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或水结成冰块的实质是( )
A.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的质量减小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分析】微观粒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水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温度升高时,间隔变大,温度降低时,间隔变小。水蒸发或结冰正是由于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化的结果。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
2.密闭的矿泉水瓶中,1滴水蒸发为水蒸气,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隔
B.分子个数
C.分子质量
D.分子种类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只是分子间间隔和排列方式、运动发生改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滴水蒸发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A、水分子间隔变大,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B、分子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分子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D.石蜡受热熔化
【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答】解:A、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结合成汞,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只是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
D、石蜡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
故选:A。
【点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
B.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分析】A、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
【解答】解: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说法正确;
B、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得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故B说法错误;
C、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
D、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指示酸碱,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
5.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根据水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性质以及间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
【解答】解:A.③是冰的状态,①是水的气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故说法正确;
B.在状态①是气态,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液态水分子运动速率;状态③是固态,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小于液态水分子运动速率,即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③,故说法错误;
C.状态③是固态,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说法错误;
D.①→②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D.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食品变质,属于化学变化,是因为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D、滴水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但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小品表演中,甲问乙:“什么情况下l+l≠2?”,乙答:“算错的时候”,甲说:“不对,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就不等于20mL”,请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小
D.分子的体积小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等.
【解答】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当10mL的酒精和10mL的水相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体积小于20mL.由此可知:
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故A错误;
B、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间有间隔有关。故B正确;
C、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的质量小无关。故C错误;
D、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的体积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会用微观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
8.“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夏天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质量变大
B.分子间隙变大
C.分子数目增多
D.分子体积变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而不是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数量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而不是分子质量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①酒精挥发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100mL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③酒精溶液涂在皮肤上感到凉爽,说明酒精分子进入到皮肤中
④酒精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说明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也就不同.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酒精挥发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②100mL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③酒精溶液涂在皮肤上感到凉爽,不是因为酒精分子进入到皮肤中,故选项解释错误。
④酒精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①④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相等
C.空气里的氧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二氧化碳分子能再分
【分析】A、根据分子的特征,分子是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
【解答】解:A、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使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此项解释正确;
B、分子间有一定间隔,液态水分子间隔比固态的冰分子间隔要小,故相同体积的冰和水所含的水分子数不相等;故此项解释错误;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都是氧分子故化学性质相同;故此项解释正确;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要分裂成原子发生改变;故此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准确利用分子的各种性质来解释日常现象,主要是分子的运动和分子的间隔用的比较多.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A、食物变质也就是食物变成了不能被食用的其他物质,在这个过程有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A合理;
B、汽油挥发是汽油的分子从液态变成了气态,运动到了空气中去。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故B不合理;
C、热胀是由于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而冷缩是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导致体积缩小。故C合理;
D、我们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因此D也合理。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1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考虑;
B、根据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考虑;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考虑。
【解答】解:A、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
B、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有的原子的质量大于分子的质量,故B错;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C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可能不变,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无间隔
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C.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D.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原子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物理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液态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B.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够相互结合成分子
D.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保持不变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判断.
B、根据物质的结构情况判断.
C、根据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所以错误。
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所以正确。
C、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氧两种原子构成的,所以错误。
D、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过程中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结构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明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原子内部各种粒子间的质量、电荷、数目关系,是解题的基本要求.
16.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D.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错误。
【解答】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质量;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0.03%错误;故选项错误;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正确,故选项正确;
D、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错误,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关于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中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 )
A.2个氧原子
B.1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气
【分析】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回答本题。
【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构成。
18.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①实验现象: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②实验现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解释: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③实验现象: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解释: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D.④实验现象: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间有间隙
【分析】A、用精确度非常高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图象,才能看清分子,可以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可以解释: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由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的试验现象,可以解释:常温时分子运动较慢,加热时分子运动较快;
D、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将小于100毫升,可以解释:分子间有间隙。
【解答】解:A、“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图象才能看清分子”的试验现象,可以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A正确;
B、“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的试验现象,可以解释: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故B正确;
C、“由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的试验现象,不能解释: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故C错误;
D、“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将小于100毫升”的试验现象,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可以解释:分子间有间隙,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子具有三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9.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浓氨水有较强的挥发性,酚酞试液遇到氨水时变成红色.现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每隔1.5cm滴1滴)平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一种棉花).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 胶头滴管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从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 ,这说明 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
【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进行解答;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的酚酞变红,这说明了分子在运动
【解答】解:(1)用来吸取少量液体的仪器属于胶头滴管;
(2)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又因为氨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所以将会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
故答案为:(1)胶头滴管;(2)滤纸条从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理解微粒观点的应用.
20.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微粒的性质”。
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甲中的酚酞溶液逐渐变红 ,此现象说明微粒有 不断运动 的性质。由于在实验时,有同学闻到难闻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按如图Ⅱ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如下:
①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②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该改进实验除了能证明改进实验前微粒表现出的性质外,还可以证明微粒运动 速率 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更环保,能够验证微观粒子运动的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解答】解: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甲中的酚酞溶液逐渐变红,此现象说明微粒有不断运动的性质。
故填:甲中的酚酞溶液逐渐变红;不断运动。
(1)该改进实验除了能证明改进实验前微粒表现出的性质外,还可以证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即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故填:速率。
(2)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更环保,能够验证微观粒子运动的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故填:更环保,能够验证微观粒子运动的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第1页(共1页)3.1
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关于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中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 )
A.2个氧原子
B.1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B.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C.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原子
3.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4.小品表演中,甲问乙:“什么情况下l+l≠2?”,乙答:“算错的时候”,甲说:“不对,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就不等于20mL”,请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小
D.分子的体积小
5.下列化学家与其做出的贡献对应一致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6.物质的构成与分子和原子间的关系是( )
A.原子→分子→物质
B.分子→原子→物质
C.
D.
7.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O
B.2O
C.O2
D.O2﹣
8.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带负电的微粒都是阴离子
D.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
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不能组成混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化合物
B.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C.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
10.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温度改变而改变
C.氢气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1.“共享单车”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本身体积变大,运动速率减慢
C.分子质量变大
D.分子间隔变大,运动速率加快
12.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D.石蜡受热熔化
1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分子不停运动,原子不动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4.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观察某固体为银白色
该固体一定是镁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该变化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A.A
B.B
C.C
D.D
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6.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D.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17.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地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18.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气凝胶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D.“气凝胶冰”的分子间隔比普通水的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9.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原因是
。
20.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
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
,不同分子的性质
.
2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理论上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在规范操作、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发现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偏少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2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1)保持浓氨水中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
。
2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矿石
B.自来水
C.蒸馏水
D.
24.微观模拟题:通过如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
.(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
3.1
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关于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中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 )
A.2个氧原子
B.1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氧气
【分析】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回答本题。
【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构成。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B.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C.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原子
【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
【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中不存在氢分子和氧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微观应该用构成,宏观应该用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要注意区分.
3.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小品表演中,甲问乙:“什么情况下l+l≠2?”,乙答:“算错的时候”,甲说:“不对,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就不等于20mL”,请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这种现象(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小
D.分子的体积小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等.
【解答】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当10mL的酒精和10mL的水相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体积小于20mL.由此可知:
A、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故A错误;
B、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间有间隔有关。故B正确;
C、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的质量小无关。故C错误;
D、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小于20mL,与分子的体积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内容.会用微观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
5.下列化学家与其做出的贡献对应一致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分析】由我们识记的化学发展简史即可完成对该题的判断.
【解答】解:①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②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并通过对水的组成和分解实验确定了水不是一种元素;③波义尔发现了酸碱指示剂;④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的制作的垄断;以题中所给的①②③说法是正确的,分析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
故选:A。
【点评】多了解化学的发展史对培养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有帮助的,并且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6.物质的构成与分子和原子间的关系是( )
A.原子→分子→物质
B.分子→原子→物质
C.
D.
【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判断。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由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有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观察选择项,正确的是C。
故选:C。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7.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O
B.2O
C.O2
D.O2﹣
【分析】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解答】解: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故选:C。
【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这种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8.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带负电的微粒都是阴离子
D.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
【分析】A、根据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解答;
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解答;
C、根据电子带负电解答;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解答】解:
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故错误;
B、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钠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11个中子,故错误;
C、带负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阴离子,如电子带负电,故错误;
D、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有关性质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原子的特点和区别。
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不能组成混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化合物
B.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C.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
【分析】A、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
B、根据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是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是最外层电子数解答;
C、根据物质的微粒构成解答;
D、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只有一种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氢气与氧气的混合物。故错误;
B、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是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是最外层电子数,故正确;
C、铁由铁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故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原子、分子、离子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可以正确解答.
10.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温度改变而改变
C.氢气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氢气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共享单车”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本身体积变大,运动速率减慢
C.分子质量变大
D.分子间隔变大,运动速率加快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会使轮胎发生爆胎。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D.石蜡受热熔化
【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答】解:A、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结合成汞,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只是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
D、石蜡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
故选:A。
【点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分子不停运动,原子不动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分析】根据已有的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不能直接说大和小,故A错误;
B、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B错误;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故C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
14.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
观察某固体为银白色
该固体一定是镁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该变化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银白色的固体也可能是铁,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空气中含有氧气进行解答.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A说法错误;
B、银白色的固体也可能是铁,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故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空气中含有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概念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分析】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原子,其中两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解答】解:
A、从图示看出,该反应中共有三种不同的小球,代表三种不同的原子,说法正确,故此选项错误。
B、该反应表示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说法正确,故此选项错误。
C、从图示看出,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故说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的说法错误。故此选项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分子发生变化,此说法正确,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16.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D.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错误。
【解答】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质量;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0.03%错误;故选项错误;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正确,故选项正确;
D、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错误,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地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分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解答】解: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地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B、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分子间隔不同,故相同体积的水和冰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不同,此项符合题意;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因为都是氧分子,此项不合题意;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同学们要能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能判断一种变化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18.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气凝胶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D.“气凝胶冰”的分子间隔比普通水的大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B.“气凝胶冰”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融化,选项说法错误;
C.“气凝胶冰”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并不是新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D.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所以“气凝胶冰”的分子间隔比普通水的大,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各方面的知识。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9.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原因是 分子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间隔减小 。
【分析】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
【解答】解: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为:分子间有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间隔减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 原子 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 相同 ,不同分子的性质 不同 .
【分析】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解答】解: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原子;相同;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构成和特征,难度不大.
2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理论上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8:1 ;在规范操作、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发现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偏少则可能的原因是 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 (写出一条合理答案即可)。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以及产生气体体积比出现误差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由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可知,生成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32:(2×2)=8:1;在规范操作、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发现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偏少则可能的原因是氧气的溶解性与氢气相比更大一些、部分氧气可能与电极发生反应等。
故答案为:8:1;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难度不大。
2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1)保持浓氨水中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
(2)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浓氨水中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故填:水分子。
(2)实验现象为:“花树”上的棉花团变红色,这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时,和酚酞试液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从而使“花树”上的棉花团变红色,因此得到的结论有: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点评】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要注意理解。
2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A.铁矿石
B.自来水
C.蒸馏水
D. 氧气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铁矿石是铁的化合物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氧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C;补充:氧气。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24.微观模拟题:通过如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 单质 .(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 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丙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答案为:单质
(2)由图中可知,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答案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用微观粒子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方面的内容.
第1页(共1页)3.1
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降温结冰,水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B.在化学变化中任何粒子都不可分
C.水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碘升华是因为碘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4.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一小匙蔗糖放入20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5.下列哪位科学家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
A.道尔顿
B.居里夫人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原子
B.氧分子
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7.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D.硫酸(H2SO4)是2个氢元素,1个硫元素,4个氧元素构成
10.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密闭的矿泉水瓶中,1滴水蒸发为水蒸气,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隔
B.分子个数
C.分子质量
D.分子种类
1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不可构成物质
1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14.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B.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15.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B.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水可以作溶剂且易挥发
16.下列对空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空气里21%体积的是氮气
B.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C.人人戴口罩可以保护空气
D.空气经过蒸馏可以得到氧气
17.下列符号所展示的粒子中,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O2
B.O
C.O2﹣
D.OH﹣
18.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9.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观点2:单质分子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
观点3: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化学方法可使它解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
。
(2)从元素角度谈谈你对观点2的认识
。
(3)根据观点3,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
20.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1)水和酒精混合时总体积会变小,这说明
间有间隔;
(2)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3)放在空气中的酒精越来越少,长时间放置甚至完全消失,这是
不断运动的结果;
(4)氢气是由许多氢
聚集而成的,而一个氢
是有两个氢
构成的.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用符号表示)。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为
。
22.以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照实验,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4)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图(1):操作复杂,药品用量多,观察时间较长,严密性强.图(2):
.
23.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请按照要求为下列物质分类: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蒸馏水
C.五氧化二磷
D.硬水
E.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F.冰水混合物
(2)如图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2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1表示(“”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1)上述图中所出现的物质,单质有
(填化学式),有
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2)图2表示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
。
3.1
分子和原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解答】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降温结冰,水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B.在化学变化中任何粒子都不可分
C.水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碘升华是因为碘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以及物质的构成进行能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温度降低,则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故降温时分子失去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正确;
B、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D、碘升华是因为碘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新装修的房子中有异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分析】把微粒的性质和宏观现象联系起来,利用粒子的体积和质量小,不断运动,粒子间有间隔等性质来解释宏观事实。
【解答】解: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装饰材料中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故正确;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故正确;
C、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当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粒子。
4.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
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一小匙蔗糖放入20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利用了汞原子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受热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C、一小匙蔗糖放入20mL水中很快就“消失”,是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蔗糖的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D、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哪位科学家在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
A.道尔顿
B.居里夫人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分析】根据各位科学家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道尔顿提出原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居里夫人发现镭,故选项错误;
C、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D、阿伏加德罗首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原子
B.氧分子
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根据原子与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解答】解: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故选:D。
【点评】此题属于基础题,分子和原子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够分解,而原子不能够再分.
7.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而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故选:C。
【点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来保持的。
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分析】A、根据铁的构成考虑本题;B、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考虑;C、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D、根据分子和原子的特点考虑.
【解答】解:A、由于铁是由原子直接聚集而成的,没有分子,所以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故A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故B说法正确;
C、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故C说法正确;
D、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D.硫酸(H2SO4)是2个氢元素,1个硫元素,4个氧元素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纯净物的概念以及物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纯净物可以由分子、原子或是离子构成,错误;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正确;
C、混合物可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构成,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错误;
D、硫酸(H2SO4)是氢元素,硫元素,氧元素组成,元素不能提个数,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元素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解:我们能闻到水果散发的香味,是水果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的缘故,与分子的大小、分子之间的间隔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理解分子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密闭的矿泉水瓶中,1滴水蒸发为水蒸气,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间隔
B.分子个数
C.分子质量
D.分子种类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只是分子间间隔和排列方式、运动发生改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滴水蒸发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A、水分子间隔变大,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B、分子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分子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不可构成物质
【分析】A、根据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判断.
B、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判断.
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不能笼统地比较大小,一般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大,所以错误。
B、分子、原子间都有间隔;所以错误。
C、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只能重新组合,这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所以正确。
D、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所以错误。
故选:C。
【点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其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考虑;
B、根据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考虑;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考虑。
【解答】解:A、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
B、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有的原子的质量大于分子的质量,故B错;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C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可能不变,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4.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B.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正确。
B、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B.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水可以作溶剂且易挥发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有可能没有改变;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从宏观分析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解答】解:在化学反应中,水分子变化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反应前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等于反应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所以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反应前有氢氧两种元素,反应后有氢氧两种元素,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因此ABC均正确,只有D水作溶剂且挥发不是题中信息的体现。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原子知识.能利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分子、原子在化学中变化情况.
16.下列对空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空气里21%体积的是氮气
B.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C.人人戴口罩可以保护空气
D.空气经过蒸馏可以得到氧气
【分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B、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C、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D、空气经过分馏可以得到氧气。
【解答】解:A、空气里21%体积的是氮气错误,因为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B、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正确,故选项正确;
C、人人戴口罩可以保护空气错误,杜绝污染源,才能保护空气;故选项错误;
D、空气经过蒸馏可以得到氧气错误,是分馏,不是蒸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下列符号所展示的粒子中,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O2
B.O
C.O2﹣
D.OH﹣
【分析】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氧分子的化学式是O2.
【解答】解:A、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此项正确。
B、O不能表示氧分子,它表示氧原子或氧元素,故此项错误。
C、氧离子不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此项错误。
D、氧气中没有氢氧根,故氢氧根不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此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这种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8.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单位空间内的分子个数减少。
故选:C。
【点评】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9.十九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观点2:单质分子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类原子组成。
观点3: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化学方法可使它解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按现代分子理论,观点1是否正确? 错误 。
(2)从元素角度谈谈你对观点2的认识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3)根据观点3,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H2、O2 (用符号表示,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H、O 。
【分析】(1)根据物质的构成解答;
(2)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解答;
(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解答】解:(1)物质是由分子、离子、原子构成,故观点1错误;
(2)从宏观角度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实质是:氢气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气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由此可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H2、O2;不变的微粒是H、O;
故答案为:(1)错误;
(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H2、O2;H、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掌握,难度系数不大。
20.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1)水和酒精混合时总体积会变小,这说明 分子 间有间隔;
(2)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而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原子 ;
(3)放在空气中的酒精越来越少,长时间放置甚至完全消失,这是 分子 不断运动的结果;
(4)氢气是由许多氢 分子 聚集而成的,而一个氢 分子 是有两个氢 原子 构成的.
【分析】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分子构成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水和酒精混合时总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答案为:分子;
(2)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答案为:分子
原子;
(3)由于分子断运动,放在空气中的酒精越来越少,长时间放置甚至完全消失;故答案为:分子;
(4)氢气是由许多氢分子聚集而成的,而一个氢分子是有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
分子
原子.
【点评】熟记分子的基本性质,并会用来解释宏观现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a中产生的气体是 H2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 H、O (用符号表示)。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为 2H2O2H2↑+O2↑ 。
【分析】(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回答;
(2)根据电解水时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
(3)根据电解水的反应写出方程式。
【解答】解:(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即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a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化学式是H2。
(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分别是:H、O。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为:2H2O2H2↑+O2↑。
故答案为:(1)2:1;H2。
(2)水分子;H、O。
(3)2H2O2H2↑+O2↑。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以及微粒的变化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22.以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照实验,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4)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图(1):操作复杂,药品用量多,观察时间较长,严密性强.图(2): 图(2)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 .
【分析】根据用浓氨水来验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这一基本特征是化学上很经典的一个实验,其原理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比较快地运动到含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中进行解答.
【解答】解:无色酚酞试液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遇碱性物质变红的特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由设计的实验来看,图(1)在设计的实验比较严密,如在大烧杯外放置一装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与大烧杯内的无色酚酞试液形成对比,而图(2)设计的实验符合微型化的特征,用到的仪器比较少又节约了药品.
故答案为:
(1)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2)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4)图(2)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
【点评】用浓氨水和无色酚酞试液来验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特征,具有时间短,现象明显的优点.在实验设计上要结合考虑影响的因素,设计相应的对比实验.
23.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请按照要求为下列物质分类: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CF ;
A.洁净的空气
B.蒸馏水
C.五氧化二磷
D.硬水
E.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F.冰水混合物
(2)如图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
【解答】解:(1)A.洁净的空气;D.硬水;E.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都含有不同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
B.蒸馏水;C.五氧化二磷;F.冰水混合物中都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BCF.
(2)A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B中含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C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D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故选:B。
【点评】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2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1表示(“”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1)上述图中所出现的物质,单质有 Cl2和O2
(填化学式),有 2 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2)图2表示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分解反应 。
(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合理即可) 。
【分析】此题可依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写出各过程的方程式,据此结合单质的定义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即可。
【解答】解:根据两个反应的微观图示可得两个过程的方程式为:H2O+Cl2═HCl+HClO;2HClO═2HCl+O2↑;
(1)由以上的方程式可知上述图中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H2O、HClO两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单质的是Cl2和O2;
(2)从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以看出2HClO═2HCl+O2↑属于“一变多”的分解反应;
(3)从图中我们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没有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Cl2和O2;2;(2)分解反应;(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合理即可)。
【点评】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示意图,判断分子的构成并推断物质的组成,可完成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进而解决此类问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