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化学式与化合价同步练习(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化学式与化合价同步练习(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09:5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化学式与化合价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烷(C3H8)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每个聚乙烯[化学式可表示为(C2H4)n]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
C.因为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D.甲醛(CH2O)、乙酸(C2H4O2)、葡萄糖(C6H12O6)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由5种元素组成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g
C.瑞德西韦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5
D.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3.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4.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水银﹣Ag
B.生石灰﹣Ca(OH)2
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
5.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B.宏观:过氧乙酸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3个元素组成
C.定量: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6%
D.定性: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6.化学符号是化学表达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氢分子:H
B.镁离子:Mg2+
C.氯化铁化学式:FeCl2
D.两个钠原子:Na2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个氧分子:2O
B.2个铁离子:Fe2+
C.2个氮原子:N2
D.Se元素的化合价:Na2O3
8.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行合理的药物消毒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卫生防疫部门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CH3COOOH)、酒精(C2H5OH)、“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酒精和“84”消毒液都属于混合物
B.过氧乙酸、酒精、次氯酸钠中都含有氧原子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次氯酸钠和酒精中的都大
D.酒精和过氧乙酸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9.芹菜中的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疫苗生产时往往采用甲醛的水溶液进行灭活。已知某甲醛(HCHO)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47.5%
C.65%
D.75%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请用化学用语或文字填空。
(1)氖元素
 
 ;
铜元素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
氧气
 
 。
(2)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的意义:
Fe
 
 、 
 、 
 ;
Cl
 
 、 
 。
12.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1)草酸钙(CaC2O4)过量食用如菠菜、竹笋等含草酸较高的食物,体内草酸积存过多,与体内的Ca2+反应形成。根据草酸钙化学式推测,草酸的化学式为
 
 ,其中阴离子符号
 
 。
(2)从O、C、H、Na、Ne六种元素中选取相关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由离子构成的氧化物
 
 。
②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
 
 。
③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写不全不得分)。
1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
Na2CO3的水溶液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它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ClO2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填字母)。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含H2O2)
C、氯气(Cl2)
D、ClO2
(3)ClO2的化学性质有
 
 (根据材料写出一点即可)。
1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①3O2②NH3③Al3+
用数字序号填空。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
 
 。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
 
 。
15.用化学用语填空:2
个二氧化硫分子
 
 ;3个氢氧根离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1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氩原子
 
 。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1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标出磷酸(H3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8.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我们常用70%﹣75%(V/V)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其原理是通过蛋白质变性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其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是C2H5OH)。求:
(1)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69g的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g。
19.2021年“五一”假期出行强劲复苏,全国客流量达到2.65亿人次。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在公共场所仍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1)戊二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
(2)戊二醛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 
 g戊二醛和152g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20.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此使得中国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3。
(1)青蒿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
 
 。
(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4+化学式与化合价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烷(C3H8)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每个聚乙烯[化学式可表示为(C2H4)n]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
C.因为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D.甲醛(CH2O)、乙酸(C2H4O2)、葡萄糖(C6H12O6)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C.根据分子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丙烷(C3H8)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3:8,选项说法错误;
B.每个聚乙烯[化学式可表示为(C2H4)n]分子中含有2n个碳原子、4n个氢原子,选项说法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但是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D.甲醛(CH2O)、乙酸(C2H4O2)、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1,所以三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解题时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方法、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由5种元素组成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g
C.瑞德西韦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5
D.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分析】A、根据瑞德西韦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瑞德西韦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瑞德西韦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5)≠27:35,故选项说法错误。
D、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个瑞德西韦分子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没食子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选项说法错误;
B、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故B选项说法错误;
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5)=42:3:40,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水银﹣Ag
B.生石灰﹣Ca(OH)2
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对应;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对应;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对应;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B.宏观:过氧乙酸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3个元素组成
C.定量: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6%
D.定性: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A.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过氧乙酸由碳元素、氢元素、元素组成,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6%,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化学符号是化学表达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氢分子:H
B.镁离子:Mg2+
C.氯化铁化学式:FeCl2
D.两个钠原子:Na2
【分析】A.根据氢气分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B.要提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气是双原子分子,1个氢分子可表示为:H2,故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B正确;
C.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铁可表示为:FeCl3,故C错误;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钠原子可表示为:2Na。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个氧分子:2O
B.2个铁离子:Fe2+
C.2个氮原子:N2
D.Se元素的化合价:Na2O3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故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故B错误。
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C错误。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Se元素的化合价:Na2O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8.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行合理的药物消毒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卫生防疫部门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CH3COOOH)、酒精(C2H5OH)、“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酒精和“84”消毒液都属于混合物
B.过氧乙酸、酒精、次氯酸钠中都含有氧原子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次氯酸钠和酒精中的都大
D.酒精和过氧乙酸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A.过氧乙酸(CH3COOOH)、酒精(C2H5OH)中都只含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B.次氯酸钠是由钠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原子,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次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5%,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8%,可见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次氯酸钠和酒精中的都大,选项说法正确;
D.酒精和过氧乙酸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芹菜中的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黄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5:10:5,故选项说法错误。
C、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5)=18:1:8,则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疫苗生产时往往采用甲醛的水溶液进行灭活。已知某甲醛(HCHO)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47.5%
C.65%
D.75%
【分析】该甲醛(HCHO)的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结合甲醛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可计算出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进而可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甲醛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也为2:1,则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甲醛的水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0%﹣80%=10%。
则溶液中甲醛的质量分数为10%÷(100%)=25%。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找出甲醛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请用化学用语或文字填空。
(1)氖元素
 Ne ;
铜元素
 Cu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

 H2O ;
氧气
 O2 。
(2)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的意义:
Fe
 1个铁原子 、 铁元素 、 铁 ;
Cl
 氯元素 、 1个氯原子 。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根据元素符号含义回答。
【解答】解:(1)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氖元素:Ne;铜元素:Cu;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表示为Al;水的化学式H2O;氧气化学式为:O2.
(2)元素符号表示某种元素或1个某原子。Fe表示铁元素、1个铁原子、铁;Cl表示氯元素、1个氯原子。
故答案为:
(1)Ne;Cu;Al;H2O;O2;
(2)Fe表示铁元素、1个铁原子、铁;氯元素、1个氯原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2.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1)草酸钙(CaC2O4)过量食用如菠菜、竹笋等含草酸较高的食物,体内草酸积存过多,与体内的Ca2+反应形成。根据草酸钙化学式推测,草酸的化学式为
 H2C2O4 ,其中阴离子符号
 C2O42﹣ 。
(2)从O、C、H、Na、Ne六种元素中选取相关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由离子构成的氧化物
 Na2O 。
②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
 NaHCO3 。
③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Na、Ne、C (写不全不得分)。
【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式的书写、离子符号的书写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于草酸钙的化学式为CaC2O4,可知草酸根离子的符号为C2O42﹣,故草酸的化学式为H2CO4,其中的阴离子为草酸根离子,符号为C2O42﹣,故填:H2C2O4、C2O42﹣;
(2)①氧化钠是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氧化物,故填:Na2O;
②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则盐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其中碳酸氢钠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故填:NaHCO3;
③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单质由原子构成,所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钠、氖气、金刚石,故填:Na、Ne、C。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物质的类别来书写化学式,学生应熟悉物质类别的概念,利用概念来选择元素形成符合要求的相应的化学式。
1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
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
Na2CO3的水溶液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它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ClO2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 。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填字母)。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含H2O2)
C、氯气(Cl2)
D、ClO2
(3)ClO2的化学性质有
 受热或见光易分解(或有强氧化性或有很强的腐蚀性)(合理即可) (根据材料写出一点即可)。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是否含有氯元素来分析;
(3)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答】解:(1)在ClO2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氯元素显+4价;故填:+4;
(2)双氧水中含有水和过氧化氢,不含氯元素,所以不属于“含氯消毒剂”;故填:B;
(3)ClO2的化学性质有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故填:受热或见光易分解(或有强氧化性或有很强的腐蚀性)(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组成、化学性质的判断,难度不大。
1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①3O2②NH3③Al3+
用数字序号填空。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① 。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
 ③ 。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
 ② 。
【分析】(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2)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解答】解:(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O2中的“3”表示氧分子的个数为3。
(2)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Al3+中的“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
(3)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NH3中的“3”表示1个氨分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
(1)①;
(2)③;
(3)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5.用化学用语填空:2
个二氧化硫分子
 2SO2 ;3个氢氧根离子
 3OH﹣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Al2O3 。
【分析】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
【解答】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
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2SO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2SO2;3OH﹣;Al2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氩原子
 2Ar 。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KO3 。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氩原子可表示为:2Ar。
(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可表示为:KO3。
故答案为:
(1)2Ar;
(2)K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N2 ;标出磷酸(H3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分析】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氮分子;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是由分子构成,氮气的化学性质由氮分子保持,表示为N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磷酸(H3PO4)中氢为+1,氧为﹣2,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1)×3+x+(﹣2)×4=0,x=+5。磷酸(H3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故答案为:N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8.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我们常用70%﹣75%(V/V)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其原理是通过蛋白质变性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其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是C2H5OH)。求:
(1)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2:3:8 。
(2)69g的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36 g。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2):(6×1):16=12:3:8,故填:12:3:8;
(2)69g的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是69g36g;故填:3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021年“五一”假期出行强劲复苏,全国客流量达到2.65亿人次。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在公共场所仍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1)戊二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5:8 。
(2)戊二醛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
(3) 80 g戊二醛和152g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分析】(1)根据1个戊二醛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戊二醛的分子结构图,1个戊二醛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戊二醛的化学式为C5H8O2,戊二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5:8。
(2)戊二醛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16×2)=1:4。
(3)需要戊二醛的质量为152g100%÷(100%)=80g。
故答案为:
(1)5:8;
(2)1:4;
(3)8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此使得中国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3。
(1)青蒿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
 11:24 。
(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2%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青蒿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1:24,故填:11:24;
(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故填:7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