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11《论语》十二章(学生版+教师版+讲演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11《论语》十二章(学生版+教师版+讲演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2 18:11:18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暑假辅导班机构专用教学课件
11
(一)新课预习
(二)学霸笔记
(三)导读练习
(四)主题阅读练习
(五)写作驿站
(一)新课预习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和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也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反映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作者简介
助学资料
本文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转型的时代。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权力被下级夺取)、礼仪僭(
jiàn)越(超越本分)等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
创作背景
助学资料




































































































字词学习
曾子(

吾(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逾矩(

罔(

殆(

箪(

堪(

好之者(

曲肱(

焉(

如斯夫(

笃志(

论语(

不亦说乎(

愠(

zēnɡ

xǐnɡ
chuán


wǎnɡ
dài
dān
kān
hào
ɡōnɡ
yān


lún
yuè
yùn

读课

思考1:十二则语录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2:本文的写作体例是什么?有怎样的语言特色?
思考3:讨论一下本文内容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意义。
思考问题
预习思考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1、子曰:“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然后,表承接连词


悦“愉快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复习
按时
它,代词,学的知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志同道合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
不也就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了解
却表转折连词
恼恨怨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交流乐趣、个人修养:
按时复习,方能巩固知识,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交流之乐;
自求长进,宽容大度、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思考:人家误解我,要不愠,但是要消除误解怎么办?
1.多沟通,主动证明证实自我
2.耐心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可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否则,有心烦恼,影响学习工作。
2、曾子曰:“吾


省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
每天

虚指多次
反省
我自己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或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出主意,
谋划
尽力忠心
交往
诚实真诚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修身做人:无论是处事、待人、求学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处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待人)
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求学)
子曰:“吾十

五而


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说:“我十五岁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
“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就,表修饰
立志

立业,事业有成
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懂得
就,表修饰
自然规律
听得进别人意见


越过,超过
规矩
本段孔子自述他立志学习立业和不断提高修养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理解与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温习
旧知识
形作动
然后,表承接
领悟
懂得
新知识
形作动
能够,可以

这点,指温故知新

老师
今:能够
了,句末语气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陷入邪说的危险。)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思结合,不能偏废。
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否则有害无益。
却,表转折

疑惑有害
迷惑
1、学:
3、而:
2、思:
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
第二个指空想。
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
相当于“却”、“可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
有贤德
啊,句末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不译

食物,饭
喝的,水
小巷道‘颜回住处
简陋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能忍受
那种
忧愁
停顿语气,啊或不译
学习的乐趣
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安贫乐学)的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它,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的人
爱好
以…为乐趣
谈的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其中也有乐趣啊。
弯曲
粗粮
吃,名词作动词
胳膊
然后
表承接
它代词,指胳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干违背义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飘浮在天空中的云一样。”
这章讲人的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道义

表修饰
不译
对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虚指几,不多
走路,在一起
兼词
于此
老师,值得取法学习的人
[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任何身边人都是学习的对象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选择
代词
他们
好的地方,长处
表承接
跟着学
不好的地方,缺点
它,指不善者
它,指善者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河流
孔子
流逝
的时光
这,指河水

白天
本则告诉人们:时光如流,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改变志气。”
改变,更换
军队的通称
普通人,男子汉
此则告诉人们:一个人又要坚定的志向信念,矢志不渝。
句末语气词不译
句中停顿语气不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恳切地提出疑问再联系当前情况加以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广泛
此则谈论学习方法: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既博且专
坚守
忠实
恳切
当前
并且,表并列

仁德
并且,表并列
1.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字词句式梳理
精读课文
2.古今异义
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糙,粗粝。今义: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饭疏食,饮水
(古义: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今义: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三军可夺帅也
(古义:改变。今义:强取;抢)
字词句式
精读课文
3.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了解)

温故而知新
(动词,得到,懂得)
为人谋而不忠乎
(wèi,介词,替,给)

可以为师矣
(wéi,动词,担任,充当)
字词句式
精读课文
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温故而知新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才”)
博学而笃志
(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
“与”)
人不堪其忧
(代词,这种)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可译为“他们的”)
字词句式
精读课文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2)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吗,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3)省略句
人不知而不愠(“知”后面省略宾语“我”,“不愠”前面省略主语“我”)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字词句式
精读课文
6.成语积累
不亦乐乎:原指心里很高兴。现常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多用在“得”字后做补语)。
三省吾身: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箪食瓢饮: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旧指安贫乐道,也指生活贫苦。
字词句式
精读课文
疏食饮水:粗茶淡饭,饮食简陋。
乐在其中:指乐趣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形容自得其乐。
富贵浮云: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随时随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逝者如斯:意思是时光如同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
博学笃志:广泛地学习而且志向坚定。
字词句式
精读课文
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
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好处?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好处有:
(1)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2)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不苛责别人,使交往更融洽。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吾日三省吾身”
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和求学方面都得到提高。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从第3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和提高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
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第6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
这一章主要写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寥寥几句就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斥着诱惑。面对利益时,我们要以孔子的话为原则,以“义”为先,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对别人的长处,要加以学习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加以警惕并戒除。这样,无论别人好坏与否,对自己都有益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第二章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这三个问句不能互换位置。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表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如果互换了位置,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不能更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
文言文探究
精读课文
第四章中的“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作者强调了什么?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关系,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为“故”,“故”自身不会产生“新”,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表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关系,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
因此,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文言文探究
精读课文
本文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诫人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要学会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要有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等。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论语》十二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真知灼见
言简意深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文本特色
1.语言简洁、生动,极富概括性
本文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且本文语言极富概括性,如“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仅九字便将颜回的清贫状态概括了出来。
2.隽永含蓄,富有哲理
课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意含蓄,富有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启示作用。
积累拓展
《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
积累拓展
推荐阅读
(二)学霸笔记
文本概览
?结构图解
?
《论语》十二章
认真谦虚坚强仁义
学习方法
道德修养
学习态度
为人处世
?写作特色
?
1.语言简洁,言近旨远。
每则用三言两语就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可以为师”的高度阐明了“温故”的意义,强调了“温故”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其中一些简单生动的词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引用、传诵,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如“温故知新”“不亦乐乎”“三十而立”等。
2.语言口语化,耐人寻味。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采用对话和摘引言论的形式,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深入浅出,教育意义深刻,犹如谆谆教诲,滋润心田。
文本概览
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
1.推断词义
积累并掌握课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根据已有知识,推断词语的含义。例如,解释“行部既还,先期一日”(《郭伋始至行部》)中“期”字的含义,借助已学过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语句“期日中”,推断该句中的“期”的词义是“约定的日期”。
2.语境辨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确定文言词语的含义。例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犬”可能被解释为“狗”,句子也可能被错译为“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户的面前”。但结合具体语境,可知屠户遇到的是两只狼,联系实词的用法,确定“犬”在这里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似的”。
考点聚焦
(三)导读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
)    
不舍昼夜(
)
曲肱(
)
笃志(
)
不亦说乎(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三省(
)
一箪食(
)
好之者(
)
不逾矩(
)
积累运用
lún
zhòu
ɡōnɡ

yuè
dài
yùn
wǎnɡ
xǐnɡ
dān
hào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朋自远方来(
)
(2)不亦说乎(
)
(3)吾日三省吾身(
)(
)
(4)人不知而不愠(
)(
)
(5)不亦君子乎(
)
(6)为人谋而不忠乎(
)(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积累运用
志同道合的人
同“悦”,愉快
每天
自我检查、反省
了解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谋划
竭尽自己的心力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9)四十而不惑(
)
(10)七十而从心所欲(
)
(11)不逾矩(
)
(12)温故而知新(
)(
)
(13)学而不思则罔(
)
(14)思而不学则殆(
)
(15)人不堪其忧(
)
(1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17)饭疏食,饮水(
)
积累运用
迷惑,疑惑
顺从意愿
越过法度
旧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能忍受
喜爱,爱好
以……为快乐

(18)于我如浮云(
)(
)
(19)择其善者而从之(
)
(20)逝者如斯夫(
)
(21)三军可夺帅也(
)
(22)匹夫不可夺志也(
)
(23)博学而笃志(
)
(24)切问而近思(
)
(25)仁在其中矣(
)
积累运用
介词,对,对于
像浮云一样
好的方面,优点
代词,这,指河水
指军队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坚定志向
恳切
仁德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提醒人们对朋友要诚实守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告诉我们要虚心请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有坚定的志向。
(5)反腐倡廉,势在必行。请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劝诫贪污腐败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5.摘录《<论语>十二章》中现在仍在沿用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运用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6.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时习之
C.温故而知新
D.曲肱而枕之
A
【解析】A项中的“而”表转折;B、C、D三项中的“而”表顺接。
7.下列语句有讲学习态度的,有讲学习方法的,有论品德修养的,请分类。
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人不知而不愠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⑥吾日三省吾身
(1)写学习态度的是:__________
(2)写学习方法的是:__________
(3)写品德修养的是:__________
课内精读

①②③
④⑥
8.“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三者各有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知之者”了解学问;“好之者”喜好学习;“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任何脱离学习的空想都是无益的,读书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才能获得新知,学有所成。
10.在第六章中,孔子赞叹“贤哉,回也”,毫不掩饰他对颜回的钟爱,那么,孔子究竟欣赏颜回的什么呢?颜回的这种生活态度对你又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孔子欣赏颜回能够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物质条件多么恶劣,他内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始终不改。启发示例:透过颜回,我们可以看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四)主题阅读练习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同“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
课外品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2)是以谓之“文”也(
)
1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


之“文”也
(2)举







课外品读
什么
因此
/
/
课外品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1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则与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诚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课外品读
课外品读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子路,我教导你的道理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去教他了。”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谥号为‘文’。”
(五)写作驿站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
(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
11《论语》十二章
(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和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也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反映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转型的时代。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权力被下级夺取)、礼仪僭(
jiàn)越(超越本分)等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
曾子(
zēnɡ

吾(


三省吾身(
xǐnɡ

传不习乎(
chuán
)逾矩(



罔(
wǎnɡ

殆(

箪(

堪(

dài
dān
kān
好之者(
hào

曲肱(
ɡōnɡ

焉(
yān

如斯夫(


笃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
è

愠(
yùn

预习思考

读课

思考问题
思考1:十二则语录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2:本文的写作体例是什么?有怎样的语言特色?
思考3:讨论一下本文内容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意义。
字词译批注
第一章:
讨论学习方法、交流乐趣、个人修养:
按时复习,方能巩固知识,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交流之乐;
自求长进,宽容大度、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思考:人家误解我,要不愠,但是要消除误解怎么办?
1.多沟通,主动证明证实自我
2.耐心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可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否则,有心烦恼,影响学习工作。
第二章:
修身做人:无论是处事、待人、求学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处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待人)
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求学)
第三章:孔子自述他立志学习立业和不断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五章: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思结合,不能偏废。
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否则有害无益。
1、学:
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
2、思:
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
第二个指空想。
3、而:
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
相当于“却”、“可是”。第六章:
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安贫乐学)的精神。
第七章:
谈的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
讲人的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第九章: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任何身边人都是学习的对象
第十章:告诉人们,时光如流,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此则告诉人们:一个人又要坚定的志向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谈论学习方法: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既博且专
字词句式梳理
1.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
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糙,粗粝。今义: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饭疏食,饮水
(古义: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今义: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三军可夺帅也
(古义:改变。今义:强取;抢)
3.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了解)
温故而知新
(动词,得到,懂得)

可以为师矣
(wéi,动词,担任,充当
为人谋而不忠乎
(wèi,介词,替,给)

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温故而知新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才”)
博学而笃志
(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
“与”)

人不堪其忧
(代词,这种)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可译为“他们的”)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2)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吗,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3)省略句
人不知而不愠(“知”后面省略宾语“我”,“不愠”前面省略主语“我”)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6.成语积累
不亦乐乎:原指心里很高兴。现常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多用在“得”字后做补语)。
三省吾身: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箪食瓢饮: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旧指安贫乐道,也指生活贫苦。
疏食饮水:粗茶淡饭,饮食简陋。
乐在其中:指乐趣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形容自得其乐。
富贵浮云: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随时随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逝者如斯:意思是时光如同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
博学笃志:广泛地学习而且志向坚定。
精读探究
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
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好处?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好处有:
(1)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2)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不苛责别人,使交往更融洽。
“吾日三省吾身”
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和求学方面都得到提高。
从第3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和提高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
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
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
第6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
这一章主要写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寥寥几句就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斥着诱惑。面对利益时,我们要以孔子的话为原则,以“义”为先,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对别人的长处,要加以学习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加以警惕并戒除。这样,无论别人好坏与否,对自己都有益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章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这三个问句不能互换位置。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表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如果互换了位置,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不能更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
第四章中的“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作者强调了什么?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关系,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为“故”,“故”自身不会产生“新”,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表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关系,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
因此,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课文主旨
本文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诫人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要学会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要有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等。
板书设计
文本特色
1.语言简洁、生动,极富概括性
本文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且本文语言极富概括性,如“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仅九字便将颜回的清贫状态概括了出来。
2.隽永含蓄,富有哲理
课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意含蓄,富有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启示作用。
推荐阅读
《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
(二)学霸笔记
结构图解
?
?写作特色
?
1.语言简洁,言近旨远。
每则用三言两语就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可以为师”的高度阐明了“温故”的意义,强调了“温故”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其中一些简单生动的词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引用、传诵,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如“温故知新”“不亦乐乎”“三十而立”等。
2.语言口语化,耐人寻味。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采用对话和摘引言论的形式,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深入浅出,教育意义深刻,犹如谆谆教诲,滋润心田。
考点聚焦
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
1.推断词义
积累并掌握课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根据已有知识,推断词语的含义。例如,解释“行部既还,先期一日”(《郭伋始至行部》)中“期”字的含义,借助已学过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语句“期日中”,推断该句中的“期”的词义是“约定的日期”。
2.语境辨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确定文言词语的含义。例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犬”可能被解释为“狗”,句子也可能被错译为“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户的面前”。但结合具体语境,可知屠户遇到的是两只狼,联系实词的用法,确定“犬”在这里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似的”。
(三)导读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
lún
)    
不舍昼夜(
zhòu
)
曲肱(
ɡōnɡ
)
笃志(

)
不亦说乎(
yuè
)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
不愠(
yùn
)
学而不思则罔(
wǎnɡ
)
三省(
xǐnɡ
)
一箪食(
dān
)
好之者(
hào
)
不逾矩(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朋自远方来(
志同道合的人
)
(2)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
(3)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
自我检查、反省
)
(4)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生气,恼怒
)
(5)不亦君子乎(
指有才德的人
)
(6)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划
)(
竭尽自己的心力
)
(7)传不习乎(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
(8)三十而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
(9)四十而不惑(
迷惑,疑惑
)
(10)七十而从心所欲(
顺从意愿
)
(11)不逾矩(
越过法度
)
(12)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
)(
新的理解和体会
)
(13)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14)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
(15)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
)
(1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喜爱,爱好
)(
以……为快乐
)
(17)饭疏食,饮水(

)
(18)于我如浮云(
介词,对,对于
)(
像浮云一样
)
(19)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
)
(20)逝者如斯夫(
代词,这,指河水
)
(21)三军可夺帅也(
指军队
)
(22)匹夫不可夺志也(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
(23)博学而笃志(
坚定志向
)
(24)切问而近思(
恳切
)
(25)仁在其中矣(
仁德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提醒人们对朋友要诚实守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告诉我们要虚心请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有坚定的志向。
(5)反腐倡廉,势在必行。请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劝诫贪污腐败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3)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4)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5.摘录《<论语>十二章》中现在仍在沿用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课内精读
6.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时习之
C.温故而知新
D.曲肱而枕之
A
【解析】A项中的“而”表转折;B、C、D三项中的“而”表顺接。
7.下列语句有讲学习态度的,有讲学习方法的,有论品德修养的,请分类。
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人不知而不愠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⑥吾日三省吾身
(1)写学习态度的是:__________
(2)写学习方法的是:__________
(3)写品德修养的是:__________


②③
④⑥
8.“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三者各有怎样的特征?
“知之者”了解学问;“好之者”喜好学习;“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任何脱离学习的空想都是无益的,读书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才能获得新知,学有所成
10.在第六章中,孔子赞叹“贤哉,回也”,毫不掩饰他对颜回的钟爱,那么,孔子究竟欣赏颜回的什么呢?颜回的这种生活态度对你又有什么启发?
孔子欣赏颜回能够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物质条件多么恶劣,他内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始终不改。启发示例:透过颜回,我们可以看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四)主题阅读练习
课外品读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同“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为什么
)
(2)是以谓之“文”也(
因此
)
1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


之“文”也
(1)是
以/谓
之“文”也
(2)举







(2)举

隅/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1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则与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诚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子路,我教导你的道理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去教他了。”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谥号为‘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
(一)新课预习+导读讲练+
主题阅读+写作
11《论语》十二章
(一)新课预习
新知导入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和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也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反映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
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转型的时代。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权力被下级夺取)、礼仪僭(
jiàn)越(超越本分)等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成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
识字注音
曾子(

吾(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逾矩(

罔(

殆(

箪(

堪(
)好之者(

曲肱(

焉(

如斯夫(

笃志(

论语(

不亦说乎(

愠(

预习思考

读课

思考问题
思考1:十二则语录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2:本文的写作体例是什么?有怎样的语言特色?
思考3:讨论一下本文内容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意义。
字词译批注
第一章:
讨论学习方法、交流乐趣、个人修养:
按时复习,方能巩固知识,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交流之乐;
自求长进,宽容大度、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思考:人家误解我,要不愠,但是要消除误解怎么办?
1.多沟通,主动证明证实自我
2.耐心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可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否则,有心烦恼,影响学习工作。
第二章:
修身做人:无论是处事、待人、求学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处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待人)
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求学)
第三章:孔子自述他立志学习立业和不断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五章: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思结合,不能偏废。
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否则有害无益。
1、学:
第一个“学”是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意思;第二个“学”指认真学习。
2、思:
第一个指思考,动脑筋;
第二个指空想。
3、而:
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
相当于“却”、“可是”。第六章:
孔子赞扬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安贫乐学)的精神。
第七章:
谈的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
讲人的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第九章: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任何身边人都是学习的对象
第十章:告诉人们,时光如流,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此则告诉人们:一个人又要坚定的志向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谈论学习方法: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既博且专
字词句式梳理
1.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
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糙,粗粝。今义: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饭疏食,饮水
(古义: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今义: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三军可夺帅也
(古义:改变。今义:强取;抢)
3.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了解)
温故而知新
(动词,得到,懂得)

可以为师矣
(wéi,动词,担任,充当
为人谋而不忠乎
(wèi,介词,替,给)

人不知而不愠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温故而知新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才”)
博学而笃志
(连词,表示并列,相当于“和”
“与”)

人不堪其忧
(代词,这种)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可译为“他们的”)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2)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吗,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3)省略句
人不知而不愠(“知”后面省略宾语“我”,“不愠”前面省略主语“我”)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6.成语积累
不亦乐乎:原指心里很高兴。现常用来表示程度极深(多用在“得”字后做补语)。
三省吾身: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箪食瓢饮: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旧指安贫乐道,也指生活贫苦。
疏食饮水:粗茶淡饭,饮食简陋。
乐在其中:指乐趣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形容自得其乐。
富贵浮云: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随时随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逝者如斯:意思是时光如同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
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
博学笃志:广泛地学习而且志向坚定。
精读探究
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
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好处?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好处有:
(1)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2)能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不苛责别人,使交往更融洽。
“吾日三省吾身”
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和求学方面都得到提高。
从第3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习和提高修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循序渐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提升自己。
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
孔子认为,读书学习时,“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不可偏废其一。
第6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塑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
这一章主要写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寥寥几句就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在“富贵”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充斥着诱惑。面对利益时,我们要以孔子的话为原则,以“义”为先,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这是可供学习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这是值得自省的地方。对别人的长处,要加以学习并保持;对别人的短处,要加以警惕并戒除。这样,无论别人好坏与否,对自己都有益处,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章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这三个问句不能互换位置。因为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表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如果互换了位置,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不能更好地体现曾子的高尚品格。
第四章中的“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作者强调了什么?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关系,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为“故”,“故”自身不会产生“新”,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表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关系,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
因此,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课文主旨
本文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等方面,告诫人们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要学会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要有诚实守信、重视友情、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和珍惜时间的观念等。
板书设计
文本特色
1.语言简洁、生动,极富概括性
本文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且本文语言极富概括性,如“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仅九字便将颜回的清贫状态概括了出来。
2.隽永含蓄,富有哲理
课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意含蓄,富有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启示作用。
推荐阅读
《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
(二)学霸笔记
结构图解
?
?写作特色
?
1.语言简洁,言近旨远。
每则用三言两语就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可以为师”的高度阐明了“温故”的意义,强调了“温故”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其中一些简单生动的词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引用、传诵,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如“温故知新”“不亦乐乎”“三十而立”等。
2.语言口语化,耐人寻味。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采用对话和摘引言论的形式,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深入浅出,教育意义深刻,犹如谆谆教诲,滋润心田。
考点聚焦
解释文言词语的方法
1.推断词义
积累并掌握课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根据已有知识,推断词语的含义。例如,解释“行部既还,先期一日”(《郭伋始至行部》)中“期”字的含义,借助已学过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语句“期日中”,推断该句中的“期”的词义是“约定的日期”。
2.语境辨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确定文言词语的含义。例如,“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犬”可能被解释为“狗”,句子也可能被错译为“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一只狗坐在屠户的面前”。但结合具体语境,可知屠户遇到的是两只狼,联系实词的用法,确定“犬”在这里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似的”。
(三)导读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
)    
不舍昼夜(
)
曲肱(
)
笃志(
)
不亦说乎(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三省(
)
一箪食(
)
好之者(
)
不逾矩(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朋自远方来(
)
(2)不亦说乎(
)
(3)吾日三省吾身(
)(
)
(4)人不知而不愠(
)(
)
(5)不亦君子乎(
)
(6)为人谋而不忠乎(
)(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而不惑(
)
(10)七十而从心所欲(
)
(11)不逾矩(
)
(12)温故而知新(
)(
)
(13)学而不思则罔(
)
(14)思而不学则殆(
)
(15)人不堪其忧(
)
(1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17)饭疏食,饮水(
)
(18)于我如浮云(
)(
)
(19)择其善者而从之(
)
(20)逝者如斯夫(
)
(21)三军可夺帅也(
)
(22)匹夫不可夺志也(
)
(23)博学而笃志(
)
(24)切问而近思(
)
(25)仁在其中矣(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提醒人们对朋友要诚实守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告诉我们要虚心请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有坚定的志向。
(5)反腐倡廉,势在必行。请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劝诫贪污腐败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摘录《<论语>十二章》中现在仍在沿用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题目。
课内精读
6.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时习之
C.温故而知新
D.曲肱而枕之
7.下列语句有讲学习态度的,有讲学习方法的,有论品德修养的,请分类。
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人不知而不愠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⑥吾日三省吾身
(1)写学习态度的是:__________
(2)写学习方法的是:__________
(3)写品德修养的是:__________
8.“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三者各有怎样的特征?
“知之者”了解学问;“好之者”喜好学习;“乐之者”以学习为乐。
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孔子对“学”与“思”关系的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任何脱离学习的空想都是无益的,读书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才能获得新知,学有所成
10.在第六章中,孔子赞叹“贤哉,回也”,毫不掩饰他对颜回的钟爱,那么,孔子究竟欣赏颜回的什么呢?颜回的这种生活态度对你又有什么启发?
孔子欣赏颜回能够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管物质条件多么恶劣,他内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始终不改。启发示例:透过颜回,我们可以看到,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四)主题阅读练习
课外品读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同“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为什么
)
(2)是以谓之“文”也(
因此
)
1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


之“文”也
(2)举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1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子路,我教导你的道理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去教他了。”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谥号为‘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