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吉林)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蚩尤 B.炎帝和黄帝 C.尧和舜 D.舜和禹
【答案】B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A.炎帝和蚩尤,不符合史实;
B.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尧和舜,不符合题意;
D.舜和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021·吉林)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铜版拓片
【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指的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因此A选项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材料,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五铢钱,不符合题意;
C.开元通宝,不符合题意;
D.纸币铜版拓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理解第一手史料的含义,在拿它来分析备选项回答。
3.(2021·吉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684年,清政府为了对台湾实施有效管辖设置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答案】B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A.宣政院,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驻藏大臣,不符合题意;
D.伊犁将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2021·吉林)“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它是“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类题目,要注意识记。
5.(2021·吉林)“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A.据题干“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可知,这里的“首次大捷”是指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百团大战,不符合题意;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类题目,要注意识记。
6.(2021·吉林)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A.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题意;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不符合题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7.(2021·吉林)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邓稼先 D.王进喜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A.雷锋,不符合题意;
B.焦裕禄,不符合题意;
C.邓稼先,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是王进喜。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2021·吉林)某班同学排演历史短剧《攻占巴士底狱》,该剧模拟的资产阶级革命场景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
B.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美国内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2021·吉林)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第一国际的成立,不符合题意;
C.巴黎公社的建立,不符合题意;
D.十月革命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2021·吉林)与“1945年”“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等信息相关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C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A.巴黎和会,不符合题意;
B.华盛顿会议,不符合题意;
C.据题干关键信息“1945年”“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并结合所学,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同时,还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波茨坦会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二、归纳列举题
11.(202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
(2)在北魏推行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
(3)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
(4)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5)建立明朝,强化皇权﹣﹣ 。
【答案】(1)汉武帝
(2)北魏孝文帝
(3)唐太宗
(4)赵匡胤
(5)朱元璋
【知识点】“贞观之治”;朱元璋强化皇权;汉武帝的大一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明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匡胤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强化皇权;
故答案为:(1)汉武帝;
(2)北魏孝文帝;
(3)唐太宗;
(4)赵匡胤;
(5)朱元璋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2.(2021·吉林)列举下列战争中的战役各一例。
(1)甲午中日战争﹣﹣ 。
(2)北伐战争﹣﹣ 。
(3)人民解放战争﹣﹣ 。
【答案】(1)黄海海战
(2)汀泗桥战役
(3)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北伐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役有黄海海战。1894年9月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放炮,击沉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伐战争中的战役有汀泗桥战役。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叶婷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故答案为:(1)黄海海战;
(2)汀泗桥战役;
(3)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3.(202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答案】(1)五四运动
(2)九一八事变
(3)土地改革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只用四个多月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
(2)九一八事变;
(3)土地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4.(202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名称。
(1)金字塔是其文明的象征﹣﹣ 。
(2)《汉谟拉比法典》是其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
(3)2世纪,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是其“内湖”﹣﹣ 。
(4)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
【答案】(1)古埃及
(2)古巴比伦
(3)罗马帝国
(4)印度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帝国的兴亡;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1)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4)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斗争形式是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故答案为:(1)古埃及;
(2)古巴比伦;
(3)罗马帝国;
(4)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三、材料分析题
15.(2021·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资料
①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②华佗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③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④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⑤北宋毕昇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⑥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1)对史料的归纳整理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依据下列主题,选择上述史料进行归类(写出相应的序号)。
医学类: 、 。
工程类: 、 。
(2)史料③中的“他”指哪位科学家?⑤中“毕昇的发明”指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成就,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1)②;⑥;①;④
(2)祖冲之;活字印刷术
(3)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李冰与都江堰;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属于医学类史料的有华佗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属于工程类史料的有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史料③中的“他”指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⑤中“毕昇的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
(3)结合上述成就可知,我的感受是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故答案为:(1)
1、②
2、⑥
3、①
4、④
(2) 祖冲之;活字印刷术
(3) 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进行分类回答,还是要求牢记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6.(2021·吉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以往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
材料二:
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图
材料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材料一中“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名称。
(2)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写出一项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外交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4)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请写出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1)《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4)国家综合国力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2)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包括: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材料三反映的外交成就是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4)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可以看出,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综合国力;
故答案为:(1)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 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4)国家综合国力
【点评】(1)(2)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主要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图片含义进行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
(4)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回答。
17.(2021·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
材料二:19世纪中期,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材料三:1932年,美国的特格韦尔在《新政日记摘抄》中写到:“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1)材料一中“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得益于俄国实行的哪场改革?
(2)写出材料二中使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改革。这场改革为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普遍的失业现象”是什么事件造成的?美国政府为应付这一事件实行的改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1)1861年改革
(2)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3)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得益于俄国实行的1861年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材料二中使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为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出的口号是殖产兴业。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材料三中美国“普遍的失业现象”是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美国政府为应付这一事件实行的改革是罗斯福新政。1933年3月,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故答案为:(1)1861年改革;
(2)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3)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4)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这是解题的关键;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进行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四、综合探究题
18.(2021·吉林)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结合简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百年征程,由①地启航。写出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事件。
(2)道路转变,由②地开创。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走向成熟,由③地开始。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4)奋斗方向,于④地指明。在此地召开的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崭新纪元,于⑤地开辟。写出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写出一例我国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6)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1)中共一大召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遵义会议召开
(4)中共七大
(5)新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6)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道路。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1921年7月,中共﹣﹣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起义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1935年初,中国共产党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于1945年在延安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5)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78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
(6)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我们可以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成立了新中国。而中国共产党也领导中国人民逐步走向富强。我们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故答案为:(1) 中共一大召开
(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 遵义会议召开
(4)中共七大
(5) 新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6)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道路。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点评】本题的前五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图片路线地点,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9.(2021·吉林)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全球化 开始 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⑵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时期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什么?
发展 ⑶分别写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各一项。
加强 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区域性组织是什么?写出同一时期成立的,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组织名称。
学以致用 ⑸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提一点建议。
【答案】⑴新航路开辟。
⑵三角贸易。
⑶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任意一项)。
⑷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⑸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战后的欧洲的联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
(2)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时期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其中三角贸易就是其表现之一,三角贸易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称为出程;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称为中程;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称为归程。因为这条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8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试车成功,人类在交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世纪80年代,卡尔 本茨等人设计出了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以液体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内燃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不仅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还促进了石油的开发和利用。1885年,以内燃机为动力,卡尔 本茨试制汽车成功,卡尔 本茨也被人们称为“汽车之父”。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人类的交通领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区域性组织是欧盟;同一时期成立的,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组织名称是世界贸易组织。二战后,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故答案为: ⑴新航路开辟。
⑵三角贸易。
⑶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任意一项)。
⑷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⑸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吉林省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吉林)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蚩尤 B.炎帝和黄帝 C.尧和舜 D.舜和禹
2.(2021·吉林)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铜版拓片
3.(2021·吉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684年,清政府为了对台湾实施有效管辖设置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4.(2021·吉林)“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2021·吉林)“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2021·吉林)历史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7.(2021·吉林)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邓稼先 D.王进喜
8.(2021·吉林)某班同学排演历史短剧《攻占巴士底狱》,该剧模拟的资产阶级革命场景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9.(2021·吉林)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0.(2021·吉林)与“1945年”“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等信息相关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二、归纳列举题
11.(202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
(2)在北魏推行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
(3)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
(4)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5)建立明朝,强化皇权﹣﹣ 。
12.(2021·吉林)列举下列战争中的战役各一例。
(1)甲午中日战争﹣﹣ 。
(2)北伐战争﹣﹣ 。
(3)人民解放战争﹣﹣ 。
13.(202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14.(202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名称。
(1)金字塔是其文明的象征﹣﹣ 。
(2)《汉谟拉比法典》是其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
(3)2世纪,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是其“内湖”﹣﹣ 。
(4)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
三、材料分析题
15.(2021·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资料
①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②华佗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③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④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⑤北宋毕昇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⑥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1)对史料的归纳整理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依据下列主题,选择上述史料进行归类(写出相应的序号)。
医学类: 、 。
工程类: 、 。
(2)史料③中的“他”指哪位科学家?⑤中“毕昇的发明”指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成就,谈谈你的感受。
16.(2021·吉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以往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
材料二:
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图
材料三: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材料一中“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名称。
(2)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写出一项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外交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4)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请写出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
17.(2021·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
材料二:19世纪中期,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材料三:1932年,美国的特格韦尔在《新政日记摘抄》中写到:“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1)材料一中“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得益于俄国实行的哪场改革?
(2)写出材料二中使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改革。这场改革为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普遍的失业现象”是什么事件造成的?美国政府为应付这一事件实行的改革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四、综合探究题
18.(2021·吉林)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结合简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百年征程,由①地启航。写出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事件。
(2)道路转变,由②地开创。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走向成熟,由③地开始。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4)奋斗方向,于④地指明。在此地召开的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崭新纪元,于⑤地开辟。写出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写出一例我国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6)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谈谈你的体会。
19.(2021·吉林)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全球化 开始 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⑵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时期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什么?
发展 ⑶分别写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各一项。
加强 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区域性组织是什么?写出同一时期成立的,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组织名称。
学以致用 ⑸综合以上探究,请你为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提一点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A.炎帝和蚩尤,不符合史实;
B.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尧和舜,不符合题意;
D.舜和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指的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因此A选项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材料,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五铢钱,不符合题意;
C.开元通宝,不符合题意;
D.纸币铜版拓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理解第一手史料的含义,在拿它来分析备选项回答。
3.【答案】B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A.宣政院,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驻藏大臣,不符合题意;
D.伊犁将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A.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
B.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它是“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类题目,要注意识记。
5.【答案】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解析】【分析】A.据题干“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可知,这里的“首次大捷”是指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意;
C.百团大战,不符合题意;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类题目,要注意识记。
6.【答案】D
【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A.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题意;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不符合题意;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7.【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A.雷锋,不符合题意;
B.焦裕禄,不符合题意;
C.邓稼先,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是王进喜。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
B.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C.据所学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美国内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第一国际的成立,不符合题意;
C.巴黎公社的建立,不符合题意;
D.十月革命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在,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答案】C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A.巴黎和会,不符合题意;
B.华盛顿会议,不符合题意;
C.据题干关键信息“1945年”“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并结合所学,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同时,还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波茨坦会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1.【答案】(1)汉武帝
(2)北魏孝文帝
(3)唐太宗
(4)赵匡胤
(5)朱元璋
【知识点】“贞观之治”;朱元璋强化皇权;汉武帝的大一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明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促进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匡胤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强化皇权;
故答案为:(1)汉武帝;
(2)北魏孝文帝;
(3)唐太宗;
(4)赵匡胤;
(5)朱元璋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2.【答案】(1)黄海海战
(2)汀泗桥战役
(3)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北伐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役有黄海海战。1894年9月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四艘日舰包围致远舰。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放炮,击沉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伐战争中的战役有汀泗桥战役。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叶婷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故答案为:(1)黄海海战;
(2)汀泗桥战役;
(3)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3.【答案】(1)五四运动
(2)九一八事变
(3)土地改革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只用四个多月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1)五四运动;
(2)九一八事变;
(3)土地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4.【答案】(1)古埃及
(2)古巴比伦
(3)罗马帝国
(4)印度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帝国的兴亡;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1)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4)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斗争形式是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故答案为:(1)古埃及;
(2)古巴比伦;
(3)罗马帝国;
(4)印度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5.【答案】(1)②;⑥;①;④
(2)祖冲之;活字印刷术
(3)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李冰与都江堰;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1)属于医学类史料的有华佗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属于工程类史料的有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史料③中的“他”指祖冲之,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⑤中“毕昇的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
(3)结合上述成就可知,我的感受是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故答案为:(1)
1、②
2、⑥
3、①
4、④
(2) 祖冲之;活字印刷术
(3) 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进行分类回答,还是要求牢记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1)《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4)国家综合国力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2)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包括: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材料三反映的外交成就是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4)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可以看出,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综合国力;
故答案为:(1)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3) 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4)国家综合国力
【点评】(1)(2)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主要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图片含义进行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
(4)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回答。
17.【答案】(1)1861年改革
(2)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3)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得益于俄国实行的1861年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材料二中使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为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出的口号是殖产兴业。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材料三中美国“普遍的失业现象”是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美国政府为应付这一事件实行的改革是罗斯福新政。1933年3月,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故答案为:(1)1861年改革;
(2)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3)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4)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这是解题的关键;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进行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等,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1)中共一大召开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遵义会议召开
(4)中共七大
(5)新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6)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道路。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1921年7月,中共﹣﹣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起义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1935年初,中国共产党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于1945年在延安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5)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78年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
(6)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我们可以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成立了新中国。而中国共产党也领导中国人民逐步走向富强。我们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故答案为:(1) 中共一大召开
(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 遵义会议召开
(4)中共七大
(5) 新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6)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道路。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点评】本题的前五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即图片路线地点,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9.【答案】⑴新航路开辟。
⑵三角贸易。
⑶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任意一项)。
⑷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⑸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战后的欧洲的联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
(2)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时期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其中三角贸易就是其表现之一,三角贸易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称为出程;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称为中程;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称为归程。因为这条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8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试车成功,人类在交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9世纪80年代,卡尔 本茨等人设计出了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以液体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内燃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不仅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还促进了石油的开发和利用。1885年,以内燃机为动力,卡尔 本茨试制汽车成功,卡尔 本茨也被人们称为“汽车之父”。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人类的交通领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区域性组织是欧盟;同一时期成立的,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组织名称是世界贸易组织。二战后,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故答案为: ⑴新航路开辟。
⑵三角贸易。
⑶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任意一项)。
⑷欧盟;世界贸易组织。
⑸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