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钢铁锈蚀的原理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体会到“珍惜资源,节约金属材料”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能使学生应用网络辅助学习,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
2、能用化学反应的知识分析钢铁锈蚀的现象,并知道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钢铁锈蚀的原理及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难点:钢铁锈蚀的原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之前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四氧化三铁,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铁与氧气反应的一个实验,那么这个实验的现象及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铁是我们常用的金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过铁生锈的现象,那么铁生锈的原理是什么呢?究竟是铁与什么物质反应而生锈呢?
观察实验结果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学生讨论并总结铁生锈的原理,并总结归纳(多媒体展示答案):
小结:(1)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而生锈
(2)稀硫酸或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存在,会加快铁的锈蚀。
观察与思考铁锈的性质:
(1)铁锈的颜色是?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是纯净物吗?
(2)如何除锈?
引导同学阅读p:
小结:我们虽然知道了铁生锈的原理,但是不是金属就完全不会生锈了呢?生锈的金属我们应该如何妥当处理呢?
指导 学生阅读教材124-125页,回答下面问题:
1.废金属废置不用的危害
(1)资源的极大浪费
(2)污染环境
2.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意义
(1)节约资源
(2)减少污染
【课堂总结】同学们思考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知识不光是为了考试,也要学会解释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工作原理。(多媒体展示)
解释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原理
(1)暖贴(2)双吸剂
【课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铜制品的表面都一些绿色的物质,即铜绿。那么铜绿是怎样形成的呢?如何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