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4章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上 第4章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10: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灭火方式
提出与蜡烛燃烧有关的问题。
1.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现象
2.将冷的蒸发皿放在火焰的上方
蜡烛的燃烧
务必注意安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2
3.
蘸水的棉线不燃烧,蘸液体石蜡的棉线燃烧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
蜡烛逐渐熄灭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石蜡比煤块更容易点燃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棉线蘸液态石蜡
固态石蜡
小煤块
棉线蘸水
烧杯罩住蜡烛
点燃蜡烛
记录被点燃所需的时间
加热片刻
生活中如何引燃蜂窝煤?
引火材料(纸、刨花、木块)和蜂窝煤放置放置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解释其中的原理。
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
移开毛玻璃片,用燃着的蜡烛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比较蜡烛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异同。
如果是碳的燃烧
小组比赛
请各组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
把正在燃烧着的蜡烛熄灭
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氧气或空气
移走可燃物
问题1:用火柴点蜡烛时,为什么开始不易点着 ?
问题2:蜡烛一经点燃,为什么能持续燃烧?
问题3:蜡烛火焰为什么会闪烁摇晃?为什么火焰呈拉长的水滴形?
火焰呈拉长的水滴形
法拉第的报告《蜡烛的故事》中有讨论: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和被加热的空气,向上流动,同时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进来,对流使火焰总是向上,而且把蜡烛的火焰拉长了。冷空气冷却了烛身顶部的外围,形成“烛杯” 储存蜡油,使其能够源源不断地沿着烛心向上输送并燃烧。
微重力下蜡烛火焰的形状
微重力状态,对流消失,氧气的供应仅靠扩撒机制,火焰为淡蓝色的半球形。
失重情况,火焰直径更大,火焰距离烛心的距离更远,蜡烛熔化的速度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