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4 08:18:16

文档简介

玉溪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D
C
B
D
A
C
C
D
D
B
D
B
A
D
B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D
A
A
B
C
B
A
B
C
B
A
A
B
B
D
B
二、非选择题
33.(25分)
(1)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救亡运动高涨;西学东渐,西方思想传入;先进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十月革命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8分。答出4点,意思相近即可)
特点:时间早;介绍人的成分多元化;主要通过报刊或期刊作为载体;从零星介绍到系统专题研究介绍;从介绍思想到介绍革命实践;从介绍学术思想到社会改造思想。(8分。答出4点,意思相近即可)
(2)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影响;有助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促使李大钊、陈独秀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革命:有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发展。(9分。意思相近即可)
34.(12分)略
35.(15分)
(1)内容。政治上: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释放奴婢,核实土地,重视发展农业;军事上:加强军事训练;思想上:抑制佛道。(8分。意思相符即可)
(2)作用。政治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经济上: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军事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思想上:增加了赋税和兵员,提升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总评: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7分。意思相符即可)
36.(15分)
(1)特点:冷战发展到局部热战的结果;以弱胜强;与巩固政权相结合;与恢复国民经济相结合。(7分。意思相符即可)
(2)意义:打击了美国的侵略,保卫了中、朝安全;激发了国人的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人心;有助于国防的现代化。(8分。意思相符即可)
37.(15分)
(1)表现:放弃优渥生活,突破美国阻挠回到祖国;投入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提出物理力学概念,出版《工程控制论》;突破核弹、导弹、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7分。写出4点即可)
(2)目的:不愿意新中国的发展壮大;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确保美国尖端科技的霸权地位。(4分。意思相符即可)
精神:热爱祖国;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等。(4分。意思相符即可)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第3页(共2页)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7月13日15:00-16:30)
6.宋代史籍所载商人投资教育、延师设学、令子弟科场得志的实例颇多。如神宗时官至参
玉溪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知政事的冯京,出身于商贾之家,立志向学,最终“三元及第”,蟾宫折桂。这些记载反映
了宋代
历史试卷
A.价值取向具有时代性
理学义利观受到冲击
C.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
D.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
7.宋代大批画家追求细节的真实,对所描绘对象细致入微,显现出了“观物”“究微”的治学
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规
态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特点主要是
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A.体现了文人画的写意性
B.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C.受当时社会思想的影响
D.印刷技术发展的产物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8.忽必烈即位后,以“祖述变通”为立国方针,吸收、采用了一系列前代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和统治经验,同时又保留了大量蒙古旧制以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利益。这表明元朝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推行汉法成效显著
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C.国家体制的二元性特征明显
D.保留旧制以维护贵族特权
第Ⅰ卷选择题
9.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科举会试对南北士子
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分榜录取。此举旨在
1.西周时,形成了“天命无常,惟徳是亲”、“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天命观。此论述可说明
4:消除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B.避免科举徇私舞弊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周统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促进北方文教发展
D.扩大统治基础
C.王权与族权相结合
D.周天命观是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
10.康熙中期统一台湾后,解除了清初的海禁,全面开海,中外贸易兴盛,中国的丝绸、瓷器
2.汉初书本必得传抄,抄一本书必得千里寻师访求,因此有“黄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之
茶叶等产品大量外销。这一现象
说。这一现象使汉代
表明海禁政策被废除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A.书法艺术高度繁荣
B.儒家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C.密切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D.有利于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
C.传统义利观念改变
D.世族文化优势地位增强
11.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
3.东汉初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外,正式设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推
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A.社会的分裂动荡
B.中央集权的要求
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促使外国在中国办厂的合法化
C.君主集权的需要
D.世家大族的兴盛
12.清朝晩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天下者,上帝之天
4.西晋颁布平民的占田、课田令,规定占田限额男子一人可占田70亩,女子30亩;而需要
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
收取租税的土地为男子50亩、女子20亩,这一举措
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
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革命派
促进了田庄经济的发展
D.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
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
5.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
13.康有为声称“凡西人所号长技,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梁启超断定议院、议员及其
人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
产生和议事,实中国古制。据此推断,康、梁二人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发展
B.经济交往带动文化交流
A.宣扬“中体西用”助推社会转型
B.意在以复古为手段谋求革新政治
C.外来物品推动观念更新
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C.托古改制以学习西方器物文明
D.借“西学中源”说宣扬政治革命
高二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8页)
高二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