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16: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四数上《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课题
认识更大的数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课知识的延续,因此教学要充分考虑上节课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学情
分析
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大数,是对万以内数读写的巩固和扩展。
教学
策略
教学
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4页
教学
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分级。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亿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主动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
重点
掌握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学会数位的分级。
教学
难点
难点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以前学过的数位有哪些?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答:学过的数位有,个十百千。对应的单位分别是一(个)十百千
说一说,如果在计数器上从个位到万位每个数位上都拨出一个珠子,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答: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百位上的一表示一个百,千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千。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数一数,认一认"。
(1)引导学生进行“数一数活动,明确:一排有10个大正方体,每个大正方体有1000个小正方体,10个1000是一万。
每排有ー万个,一共有多少排呢?你能一万万地数下去吗?(引导学生数出10个ー万是十万)
学生尝试总结。
十个一是十
十个十是一百
十个一百是一千
十个一千是一万
十个一万是十万
3拨一拨,数一数。
(1)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万零三,然后一个一个地接着数,数到一万零一十
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然后个个地接着数,数到十万;
请在计数器上出四万八千,然后一千ー千地接着数,数到五万三千;
一万一万地数,从七万数到十万
组内成员相互之间数一数,派代表回答。
生1:10003一个一个数,接下来是10004,10005,依次数到10009,这个时候个位上再加一个就够十个啦,需要往前进一位,所以十位上就变成了一,个位上就没有珠子,这时就是一万零一十。
生2: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一个一个数需要在个位上依次加一就变成99997,99998,99999这个时候个位上有九个珠子,再加一个的时候就需要往前进一位,而十位上本来就有九个珠子,进一位以后够十个珠子,又该往百位上进一。百位上也有九个,进一位后变成十又该往千位上进一,千位上也有九个,珠子需要往万位上近,1万位上也有九个,珠子需要往10万位上进,一所以99999,之后就是十万。
生3:现在计数器上显示的是四万八千,一千一千的数,也就是在千位上一个一个加珠子。千位上现在有八个珠子,再加上一个是49000。再加一个,这时千位上就有十个珠子,需要全部去掉向万位进一。这时万位上变成了五个珠子儿,千位上没有珠子了,也就是5万。继续依次在千位上加一,就是五万一千五万二千五万三千。
生4:这是七万。一万一万的数,需要在万位上一个珠子一个珠子加。现在万位上有七个珠子,再加一个珠子是8万,再加一个是9万,再加一个,这时万位上就有十个珠子需要都拿掉,向前一位进一,也就是在10万上拨一个珠子变成10万。
(2)交流拨珠的发现。
师:说一说,在拨珠和数一数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
无论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一千ー千地数、一万万地数,都是满十进1
(3)归纳总结:我们在拨珠和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一个数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就是十进制计数法。
4.感知十万的实际意义。
(1)说一说: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大数的意义
A 在400米的跑道上绕25圏是一万米。师:想一想,十万米要跑多少圈?
B 2500个班级大约有十万名学生。
C 一辆汽车的售价是十万元
D 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三层楼。
E 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三、达标检测
1题。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引导学生有规律地数一数。
2.按要求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数一数。
一万ー万地数,数到十万。
一千ー千地数,数到十万。
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六万零五。
3.读一读,并与同伴说一说,不同数位上的“5”分别表示什么?
4.把100张纸摞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
(1)算一算,一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多高?十万张纸呢?
(2)借助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描述十万张纸摞在一起有多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优点:
缺点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