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沟堡一中2012年高考预测卷理综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2011年9月有关媒体报道,美国已有多人因食用李斯特菌(一种细菌,细胞内寄生)污染的甜瓜而导致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李斯特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酵母菌和李斯特菌都具有DNA和RNA,但前者是以DNA为遗传物质,后者是以RNA为遗传物质
C. 李斯特菌无生物膜系,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D. 宿主对李斯特菌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
2.下表为某同学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后制作的表格,各时期细胞数记录在表格中。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
细胞周期阶段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总数
间期 M1 M2 M3 M
分裂期 前期 A1 A2 A3 A
中期 B1 B2 B3 B
后期 C1 C2 C3 C
末期 D1 D2 D3 D
计数细胞的总数 N
A. 该装片的实验材料应该取自于呈长方形的、排列紧密的洋葱根尖分生区
B. 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指同一视野中的不同细胞
C. 如果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360分钟,则分裂期所需要的时间t=360(A+B+C+D)/N
D. 由于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3. 下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材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没有毒性
B.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只有RNA和蛋白质
D. 甲、乙、丙三种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
4. 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能促使脂肪细胞生成的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这一发现对探索治疗肥胖症的新途径将会有所帮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TRAP的作用与脂肪酶的作用正好相反,二者共有的元素有C、H、O、N四种
B. 理论上若能抑制TRAP的活性,就可以防止脂肪细胞过多的生成,达到治疗肥胖症的目的
C. 若刺激TRAP发挥作用,也可以用来改善癌症患者等出现的病态瘦弱体质
D. 正常人体中的脂肪细胞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5.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中常见模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B.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以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的
C.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模型反映了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D.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功能
6.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物质运输过程中细胞外浓度与两个坐标(时 间和O2浓度)之间的关系(横坐标不同,坐标原点不同),则该过程应是 ( )
A. 酵母菌无氧呼吸排出乙醇
B. 植物根部细胞对K+的吸收
C. 神经递质的释放
D. 人的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29.(8分)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通过测量得到的植物对CO2吸收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吸收的CO2量,b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d阶段发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阶段产生的[H]与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否是同一种物质?_____(填“是”或“否”);若突然切断e过程中CO2的供应,瞬间C5的含量将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ATP的积累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据新华网2011年7月25日报道,日本研究人员在利用拟南芥进行实验时发现催促植物开花的FT蛋白质还具有调整叶片气孔开闭的作用,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若用FT蛋白质处理水稻,则图1中的c点将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31.(12分)美国、法国和加拿大三名免疫学专家摘走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美、法两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认定免疫系统中的“受体蛋白”,可确认微生物侵袭并激活先天免疫功能,构成人体免疫反应的第一步。受体蛋白确认微生物侵袭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的功能。这里说的免疫反应第一步是指____________免疫,相当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2)加拿大科学家的得奖理由是发现免疫系统中的“枝状细胞”及其适应性免疫反应。“枝状细胞”即树突状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和___________细胞的免疫作用相似,但功能更强大。由此猜测,“枝状细胞”可激活_______细胞的功能。
(3)以3人所获研究成果为基础,新型疫苗着眼于以新颖手段治疗癌症,获称“治疗性疫苗”,旨在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的是_________细胞。
32.(11分)在小鼠细胞基因中,有一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它们之间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基因 性状 显隐性关系
A 黄色(胚胎期纯合子致死) A对a1、a2为显性
a1 鼠色(野生型) a1对a2 为显性
a2 非鼠色(黑色) a2 对为A、a1隐性
请回答:
(1)若一只黄色雄鼠与多只非鼠色雌鼠交配,其子代表现型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让多对鼠色与非鼠色小鼠进行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多对雌雄黄色鼠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只小鼠,其中黄色占______。
(3)一只黄色雄鼠(A___)与几只鼠色雌鼠(a1a2)杂交,在子代中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同时得到鼠色和非鼠色小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1分)下图是某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此系统中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用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在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生物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请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在生物技术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细菌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___。
(2)Taq耐热菌的发现和分离为基因工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培养液或自然环境中分离Taq 耐热菌需要___________条件,从Taq耐热菌分离出来的_________酶是PCR技术的关键酶。
(3)在制作腐乳和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制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____灭菌。
(4)天然植物色素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实验室提取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进行优良植物品种的快速繁殖所采用的生物技术的核心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生物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2011年8月,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牛“织女”。它的诞生标志我国克隆技术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突破。下图为“织女”培育的大致过程,①~⑤为培育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织女”的培育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④_________。
(2)赖氨酸基因的获取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
(3)①过程包括四个基本操作步骤,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获得“织女”乳汁中含有的赖氨酸,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应包括:启动子、赖氨酸基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5)实现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6)③过程为______________,需要在__________里培养。
(7)“织女”的体色为____________,要想使其分泌的乳汁中含有赖氨酸,所选用的①受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
(8)⑤过程的去核处理一般选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期进行。
(9)④过程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答案:
1.D 2.C 3.B 4.A 5.C 6.C
29.(8分)(1)小于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CO2浓度(或温度)
(2)叶绿体中类囊体薄膜上 否 增加 增加 (3)上移
30(12分)(1)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非特异性 一 (2)吞噬 T (3)效应T
3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1)2 1:1(2分) (2)6 2/3(2分)
(3)能 若选择的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2 ,则与几只鼠色雌鼠(a1a2)杂交,能同时产生鼠色和非鼠色小鼠
3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太阳光能 生产者(水稻和杂草)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蘑菇) 二、三
(2)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3)抵抗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5)如图(2分)
3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5分)
(1)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鉴定(或分类)
(2)高温 Taq
(3)制作腐乳(2分) 灼烧 高压蒸汽
(4)有机溶剂萃取(2分) 脱分化和再分化(2分)
防止微生物会在培养基上快速繁殖,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竞争(2分)
4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5分)
(1)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 核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顺序可变)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终止子 标记基因(顺序可变)
(5)显微注射法
(6)早期胚胎培养 发育培养液
(7)黑白花 XX
(8)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或MⅡ期)
(9)桑椹胚或囊胚(2分)
光照强度
a
c
b
CO2
吸
收
量
d
e
光
ATP
(CH2O)
CO2
O2
H2O
[H]
O
图1
图2
害虫
稻田养鸭场
养猪场
市场
水稻
杂草
沼气池
蘑菇房
蔬菜大棚
秸杆
秸杆
沼渣
鸭粪
粪便
生活能源
市场
鸭粪
种群增长率
O
时间
O
时间
种群数量
a
b
黑白花奶牛胚胎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