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2课时 相交与垂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2课时 相交与垂直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16: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四上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 第2课时 相交与垂直
课题 线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相交与垂直》是位于北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借助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图形进行两次分类,体会相交也有不同情况--引出“垂直”,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进一步理解“垂直”这一概念,解决本节课的重点。本节安排了折一折、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一些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

学情分析 《相交与垂直》是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也觉得比较陌生,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的 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策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为教学做准备。
通过手、口、脑、眼并用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
通过实验,让形象促抽象,让学生理性思考,突破重难点。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获得垂线的探索过程,能借助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积累操作的活动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用三角尺画垂线,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一套、一张长方形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师:欢迎来到数学幕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相交与垂直》。
师:今天我邀请了一位好朋友—齐天大圣孙悟空,它有一样神奇的宝贝—金箍棒。金箍棒可以近似地看成—直线。当孙悟空把两根金箍棒向天上一抛,掉在地上,两条直线会出现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师:有可能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师:你能不能把这些直线分类呢?暂停一下,认真思考一下吧!
生1:我们发现这两组直线相交都有一个公共点。
生1:根据直线具有无限延长的性质,来延长没有相交的两条直线,发现没有公共点。
生1:第四组的两条直线也进行延长,发现相交后有一个公共点。
师:从而得出结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①不相交。②相交。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些相交的线。
(1)认识相交
师: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相交的线,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剪刀,你能从中找到两条相交的直线吗?(课件出示剪刀)
师:剪刀的两条边可以看成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成一点。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师:一起观察红十字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到两条相交的直线吗?(课件出示红十字)
师:红十字的两条边可以看成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成一点。也就是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
师:由此得出结论: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
师:观察两条直线相交会有什么特点?
生2:第一组中两条直线都形成一个交点和四个角。相交形成的角分别是两个锐角和两个钝角。
生2:第二组中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都是90度,也就是直角。
师:相交的情况有这么多,形成直角的比较特殊,我们可以把它归为一类。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师:为了更好的体验互相垂直,我们一起动手体验一下吧。
师:将两条长方形纸板的中心点钉在一起,把两条长方形纸板摆成相交的一般状态。旋转其中的一条长方形纸板,边旋转边观察两条长方形纸板的位置关系。
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两条长方形纸板的位置关系一直是相交的。其中一个角逐渐变大,一个角逐渐变小。
生2∶其中有一个相交比较特殊,两条相交的线非常正,非常直。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互相垂直”?
师:互相垂直就是其中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折一折、画一画
折一折
师:我们不仅要会讲道理,还要会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师:(视频演示)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展开,得到两条折痕,把折痕用彩笔描出来,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两条折痕形成的是直角,所以这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画一画
师:能折出互相垂直的线,那么,你可以画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师:先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重合,沿着直角的另一条边画直线,标出直角符号。
师:同学们,相交与垂直,你学会了吗?
三、达标检测 师:学习了这么新知识多,我们要解决实际问题了,准备好挑战了吗?
(第1题)师:第一题,在下面图中分别找出两组相交或垂直的线段。
师:可以用带颜色的笔描出相交或垂直的线段。请看图示。
师:同学们,你找对了吗?
(第2题)师: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时,我们需要借助三角尺的直角量一量。一起来解决第二题吧。 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用三角尺比一比。
师:把三角尺的直角和图形中两条边形成的角比较,如果这个角是直角,那么两条边就互相垂直。按照这种方法来依次验证。只有图2 没有直角,所以也就没有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师:刚才考验了同学们的火眼金睛,下面要考一考你动手能力吧!
(第3题)师:第三题,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并与已知直线相交,标出直角符号。第二条已知直线虽然不是水平的,但是用同样的方法,一样能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
师:相信同学们画得即标准又美观。快看,淘气遇到问题了,我们来帮他解决吧!
(第4题)师:如图所示,淘气要去河边,怎么走最近?按下暂停键,动脑筋思考一下吧。
师:可以这样来解决:用直线AB表示河边,用点o表示淘气所在的位置。在直线AB上任选几个点,用绳子测量从O点到直线AB上各点的距离。发现,绳子与直线AB相交成90度角的时候,也就是绳子与河边互相垂直时候,绳子最短,淘气到河边的路最近。
师:沿着与河边垂直的线段走最近。其实也就是垂直的线段最短。
四、课堂小结 师:学习了这么多新内容,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吧!
师: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想交,一种是相交。两条直线相交可以有不成直角的情况,它们可以形成锐角和钝角;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说这两天直线属于垂直的关系,也可以说它们互相垂直。
师:同学们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助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五、教学板书 相交与垂直
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作互相垂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悟知识的形成,使学生在直观认知相交与垂直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判断并画出互相垂直的线。
优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相交与垂直,初步抽象出相交与垂直的表象。一方面培养学生从身边和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交与垂直的理解。
缺点:个别学生对垂直感到不理解,感觉很抽象,特别是在用三角板画垂直时,我看到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使用直角去画。
改进措施:教师应对学生的画垂直的方面一一指导,让学生抓住三角板上直角的特征,正确的进行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