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回忆圆的周长公式以及和半径、直径的关系。
二、公式的应用
1、课件出示奥运五环的图片,被一群神秘人拿走了,同学们想不想找回来?
(1)课件出示:第一个圆被祖冲之拿走了,介绍祖冲之。我是来自1500多年前的祖冲之,只有解决了我的问题才能把圆拿回!
1、完成下面的表格,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并说说方法。
半 径(r) 0.5分 米
直 径(d)
2分米
圆 周 长(C)
18.84分米 37.68米
小组交流讨论有没有什么发现?
发现是: 。
2、第二个圆被一群小朋友拿走了,“黑色的用来做铁环正好,不过你要是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就还给你们”!
(1)滚铁环是一种有趣的儿童游戏。如果用一根长95厘米的铁片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做铁环时有0.8厘米的接头,这个铁环的半径大约是多少厘米?
介绍代数和方程两种解法!
(95-0.8)÷3.14÷2
=94.2 ÷3.14÷2
=15 (厘米)
解:设铁环的半径是 x 厘米。
3.14 x×2 = 95-0.8
3.14x = 94.2÷2
x = 15
答:铁环的半径是 15 厘米
?总结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2)如果一个圆形铁环的直径是30厘米,我用铁环1分钟滚了100圈,你知道我每分钟滚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说说理由。
3.14×30×100
=9420(厘米)
9420厘米=94.2米(注意单位换算)
3、课件展示:第三个圆被一群光头强拿走了,“红色的用来做绳子捆树正好!想从我强哥手里过关可没那么容易”。
用一根7米长的绳子绕一根圆形大树两圈还余0.72米,这根圆形大树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指名学生板演,教师指导!
4、用苏轼的水调歌头引出半圆:
求这个半圆形的周长?
d=8m
5、第五个圆被用来设计公园了:
(1)建筑师说“圆形拱门的高度要在2.4~2.7米之间才是符合标准的”这个圆形拱门门框的周长大约是7.85米,它的高度符合标准么?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知道了周长,怎样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呢??①?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②?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⑶?全班展示、交流。
(2)公园里还有一个圆形的池塘,直径大约是20米,它的周长大约是多少呢?
如果沿着池塘的边缘种一圈树,每隔2米种一棵,那么这个池塘边大约需要多少棵树?
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环又回来了!
三、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