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
[目标预设]
1、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考。我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理念而设计了这一节课,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创新夯实基础。
[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我抛弃已有的经验,重新设计这节课,力图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几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基于此,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步骤: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三.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初步体验转化
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称什么?
为什么转化成称石头?
二、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
1.出示例1:
(1)谈话:这两个图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的吗?看图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摒弃了原来直接出示问题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果学生提问有困难,教师可适当引导:这两个图形的形状一样吗?它的面积会不会一样呢?生猜测。
(2)独立思考:你猜测它一样(或不一样),你能自己想办法来说明吗?
师: 可以利用课前发下去的图片,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去研究。
(3)合作学习:将你独立思考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试试看能说服别人吗?
师:你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看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相同吗?
(4)小组汇报,教师适时进行小组奖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在其中一学生能完整地叙述转化过程时,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动态演示两个图形转化的过程。
结论:这两个图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长是5格,宽是4格,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都是20格。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努力,开动脑筋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了较简单的问题,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规则的图形,把新颖的问题转化成了已经解决的问题来解决了。转化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板书:不规则 规则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进行合作探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探究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知道,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手段:如平移、切割、旋转、由加法转化成减法等,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回顾转化实例,感受转化的价值
引导:实际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多次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小组在一起讨论。
学生充分列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教材图示:曾经在推导很多图形的面积用过转化策略。
结合课件演示。
(1)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把求三角形面
积的问题转化成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一个三角形通过切割、旋转也能把它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是等积变形),从而求
出它的面积。
(3)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
(4)推导圆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切拼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面积。
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
决过的问题。)
板书:新知 旧知
小结: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师:不仅在求面积、体积而且在求周长的问题上,我们也曾经运用转化策略。引导学生回忆圆周长的测量方法。(三角形内角和等)
通过刚才同学们举的许多例子证明转化的思路对我们学习空间与图形帮助很大,实际在我们学习的计算中也多次用到了转化的思路,想想看在哪用到过的?(小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等等)
四、分层练习,运用转化的策略
教师引导完成“练一练”及练习中有关运用转化策略的问题。
1.练习第二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样转化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练一练1。
指导完成“练一练”。
出示方格纸上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这里什么变了什么不能变?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周长。
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练习第三题。
先独立解答,再交流和评点。
五、总结故事,领悟转化的技巧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