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长公式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文化,培养爱国情操,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周长公式解决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学。
1.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
)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
)。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倍,是半径的(
)倍。
3.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6cm
r=5dm
提问:这里分别运用了哪些公式?(板书:C=πd?
C=2πr)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生例6花园主题图
谈话:街心花园有一个圆形花坛,老师想知道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你有办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全班交流:怎样能准确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又不会损伤到花坛里的花草呢?(先测量出花坛的周长,再算出花坛的直径。)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6。
(1)出示测量的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花坛的直径是多少米?
提问:和之前的圆周长问题有什么不同?(已知周长求直径。)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尝试独立解答例6。
(2)交流展示。
学生到黑板前实物投影展示解题方法,并说出解题思路。
(3)小结解题方法:
①
方法一:根据C=πd,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提醒学生:今后遇到数据较大的计算,一般可以使用计算器。
②方法二:用算术方法解答
根据:
C=πd
→
d=C÷π
(板书)
直接用除法计算。
251.2÷3.14=80(米)
(4)总结比较,沟通联系。
提问: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2.初步巩固。
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1)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解题。
(3)交流展示。
提问: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半径?
小结:已知周长求半径,根据
C=2πr,可以列方程解答;也可以根据C=2πr
→
r=C÷π÷2,直接列算式解答。
检测反馈,巩固认识。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一练”。
(1)提问:根据周长估计直径的长度,怎样估计比较简便?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独立解答,计算圆的直径。
(3)交流展示,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四第6题。
(1)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填表。
(2)交流结果,呈现得数。
(3)提问: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根据圆的特征和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半径乘2等于直径,直径乘π等于周长;反过来,周长除以π等于直径,直径除以2等于半径。
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四第8题:求树干的横截面直径。
提问:什么使横截面?树干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的?
投影出示树木横截面图片。
提问:
演示绕一圈,就是什么长度?10圈呢?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横截面的直径。
集体订正,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四第9题:求圆形拱门的直径。
出示圆形拱门图片
(1)提问:哪是圆形拱门的高?圆形拱门的高相当于圆的什么?哪是圆形拱门的门框?门框又相当于圆的什么?
(2)尝试解决问题。
(3)交流展示,提问:还有别的比较方法吗?(比周长)
5.解答第10题。
明确:圆形花圃的边线即花圃的周长。
提问:这个题和什么知识有联系?在封闭图形的周围植树,植树的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独立解答。
交流展示。
五、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李大爷靠墙围了一个半径是10米的半圆形养鸡场,用了多长的栅栏?如果不靠墙围,那么需要多长的栅栏?
提问:两种围法,有什么不同?画出示意图,在图中用红色笔表示出栅栏是哪些部分?
六、小结反思,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包含圆周长知识的数学问题,请大家平时注意观察,和同学分享,并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