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形成初步的表象。
2通过活动是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3.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一个机器人,这是我聪明的头脑,这是我健壮的四肢,这是我的身体。其实,我的身体都是由你们篮子里各种形状的图形组成的。想认识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图形!
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动手搭一搭。
提问:这几个图形,你最喜欢哪一个?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用自己篮子里的积木和你的同桌合作搭一搭,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用了哪些积木。(学生动手搭积木,教师巡视,指导)
请小朋友收好积木,放进篮子里。提问:刚才你用的积木形状相同吗?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自己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对不同形状的积木的初步感知。)
2.动手分一分。
讲述: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同桌合作分一分。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呢?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
3.认识图形。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图片,并且在下面注明拼音,让学生读一读。
(1)认识长方体。
教师呈现长方体实物模型。提问:这是什么?(板书:长方体)
课件出示长方体图片。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是长方体。
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你眼中的长方体是怎样的?长 方体所有的面一样大小吗?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像这样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的是长方体。
提问:你能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长方体。
(2)认识正方体。
教师呈现正方体实物模型。提问:这是什么?(板书:正方体)
课件出示正方体图片。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是正方体。
请你拿出一个正方体,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你眼中的正方体是怎样的。(学生动手摸一摸自己篮子里的正方体)谁来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的是正方体。
提问:你能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正方体的物体吗?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左手拿正方体,右手拿长方体。
提问:你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
指出:长方体有长长方方的面,正方体所有的面都是方方的。
(3)认识圆柱体.
教师呈现圆柱体实物模型。这是什么?(板书:圆柱体)
出示圆柱体图片。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是圆柱体。
请你拿出一个圆柱体,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你眼中的圆柱体是怎样的。(学生动手摸一摸自己篮子里的圆柱体)
教师小结: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是圆柱体。
提问:你能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圆柱体的物体吗?
课件出示图片。
(4)认识球
教师呈现球的实物模型。这是什么呀?(板书:球)
出示球的图片。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是球。
请你拿出一个球,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你眼中的球是怎样的。 (学生动手摸一摸自己篮子里的球)谁来说一说?
教师小结:球圆圆的,可以滚动。
提问:你能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球的物体吗?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拿出圆柱体实物。
提问:圆柱体和球都可以滚动,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4. 辨一辨
讲述: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一画这四个图形。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拿出相应的积木,行吗?
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同桌相互展示。
三.巩固练习,解释内化
小朋友真棒!认识了这些图形,就让我们去解决与它相关的一些问题吧!
1.想想做做第1题。
你认识这些物体吗?请你将物体和对应的图形连一连。
2.想想做做第2题。
这里有一些图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数一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有几个?填在表格里。
3.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些图形各是什么?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填空。
4.提升练习。
出示积木小狗图。
谈话: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思考题,聪明的小朋友回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吧!
提问:数一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有几个?
四.全课总结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太棒了,红果果想带领大家夸夸自己。(播放视频,生跟着做动作)。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很常见,只要你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