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1课时 看一看(1)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第1课时 看一看(1)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17:2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三上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 看一看(1)
课题
看一看(1)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最少一个面,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相反的面。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图形与几何”打好基础。教材通过三个小朋友观察投票箱的情境,从中引出一系列的关于观察位置与看到的面之间的问题。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观察”中。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和比较提炼出知识点,培养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兴趣,体验观察的乐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的重要时期。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空间想象这类程序性比较弱的内容”个体差异大,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引导学生亲自去观察,验证结果。
教学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问题引领,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三年级学生已具备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通过想象、推理、模拟、验证等不同层次的活动过程,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感悟有序思考、空间想象和推理的思想方法,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13-14页。
教学目标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
教学难点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观察用实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师:下列照片中有什么?说说从照片中看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一组照片)
让学生说出是从不同位置拍到的照片。
师:这些照片中的物体的形状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生:形状不一样,因为拍照片时所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师: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也可以在小组里观察一番,然后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第一幅情境图)
学生可以在小组里观察,可以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第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因为淘气是低着头从箱子的上面看,所以箱子上面的图片应该是淘气看到的。
生2:第二幅图应该是笑笑看到的,因为笑笑站在箱子的左边,应该看到了箱子的左侧面;而且笑笑的眼睛在箱子的上方,所以笑笑也看到了箱子的上面,这样笑笑看到的就是箱子的左侧面和上面这两个面。
生3:第三幅图应该是妙想看到的,因为妙想所站的位置不仅能看到箱子的上面,还能看到箱子的正面和一个侧面,这样她看到了箱子的三个面。
师:说得有理有据,很好。那么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先想一想,再亲自看一看。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
师:站在不同的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生: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先想一想,跟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再看一看。(出示教材第13页第二幅情境图)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并在小组内进行观察,验证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 奇思看到的熊的嘴巴应该在左边,所以第三幅图是奇思看到的。
? 淘气看到的图形应该和奇思看到的是反着的,也就是说淘气看到的熊的嘴巴应该在右边,所以第四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 妙想坐在熊的前面,应该能看到熊的眼睛、嘴巴和鼻子,所以第一幅图是妙想看到的。
? 笑笑坐在熊的后面,应该看到的是熊的背部,所以第二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亲自观察、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到空间想象和推理判断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有条理的思维的良好习惯和数学素养。】
三、达标检测
1.把一个礼品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答案: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想一想,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哪位小记者拍摄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答案:
3.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实际看一看,连一连。
答案:
4.右边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答案:
5.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答案:
四、课堂小结
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
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五、教学板书
看 一 看 (1)
站在不同的位置,每次最多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观察教学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中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得出想要的答案。本节课的开始,应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方位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为本节课定下来观察的基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判断对应的方位看到的对应物体的形状。 最后让学生在不同 的方位观察中得到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的结论,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操作和练习中, 没有能真正地所有学生理解对应物与对应图形的形状对比。部分学生的方向感不足,这方面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