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14:0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我省各地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环境,要求对垃圾分类处理,下图表示可回收标志是()
A. B.
C. D.
2.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B.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
C.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D.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3..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C.液化气着火,先关闭气罐阀门 D.火场逃生时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4.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5.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汽车加油站或加气站等场所,不能有明火、电火花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锅里的油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D.图书、档案等物品失火时,使用二氢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可以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8.下列对有关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冰雪融化—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B.CO有毒但CO2无毒—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校园里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9.下列有关氢气、一氧化碳、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是气体 B.都具有氧化性
C.都具有还原性 D.都属于单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C.O2能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11.“钻木取火”是古人点燃木柴的一种方法,关于这种引火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钻出的木屑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
②钻出的木屑比原木材着火点低
③钻的目的是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④钻的目的是升温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2020年3月28日凉山木里十一岁男孩点燃松针露洞内松鼠时不慎引发森林火灾。根据燃烧条件,松针在这次火灾中的作用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供氧气
C.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D.提供可燃物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可变成纯净水
B.任何物质着火都可用水来扑灭
C.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某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
1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B.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嘴吹灭燃着的火柴,是因为吹走了火柴周围的空气
D.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鉴别软水和硬水
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火焰上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6.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说出灭火的原理。
(1)做实验时不慎碰到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______
(2)扑灭森林火灾时,常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______
(3)用嘴吹灭蜡烛。_____
17.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1)在炉灶中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①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发生氧化反应后得到SO3;②SO3 与水化合形成硫酸。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低碳生活”是倡导减少___________的排放。
(5)氢气能作为燃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下图所示:
问: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其原因是_____。
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其原因是_____。
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_____,其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1.B2.C3.B4.A5.B6.D7.C8.C9.C10.D11.C12.D13.C14.D15.A
16.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撤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7.充足的氧气或空气 光合作用 O2+2SO22SO3 二氧化碳 2H2+O22H2O
18.不能 没有达到着火点 不能 没有与氧气接触 能 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