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14: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反应A+B=C+2D,15gA跟6gB完全反应,生成5gC,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 ( )
A.16g B.8g C.4g D.6g
2.将12g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大于12g B.小于12g C.等于12g D.无法判断
3.硝酸银(AgNO3),无色透明的斜方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有苦味,可用于照相乳剂、镀银、制镜等。硝酸银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因此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其受热分解后,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H3 D.N2
4.北京市首次推出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引导广大市民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并逐步取消官方举办的燃放活动。下列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
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5.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10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6.将SO2和O2两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黑色小球表示硫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C.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D.反应结束时,氧气还有剩余
7.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能量观:硫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分类观:氧化镁和锰酸钾都属于氧化物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8.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纸燃烧后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9.学习化学,提高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将硬水加热煮沸后转化为软水变成了纯净物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不存在“点石成金”
D.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说明甲烷分子体积变小了
10.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B.汞由汞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1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甲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
C.丙物质由六个原子构成 D.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13.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5.0
3.0
4.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待测值
3.4
5.4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M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中X、M的质量比为5:3 D.Z、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1:4
15.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二、简答题
16.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写出一条从图中获得的信息_____。
(3)用分子的观点描述水蒸发和水电解有何不同_____。
1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条件已略去),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3)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g。
18.观察“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中应观察和思考的是: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________.②实验中的________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1.A2.A3.B4.D5.D6.C7.C8.C9.C10.C11.B12.D13.B14.B15.C
16.2H2O 2H2↑+O2↑ 一个水分子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解为氢、氧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7.B (或者) 温度没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8g
18.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发出黄光,小球开始膨胀,后又变瘪,天平仍平衡 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其他变化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