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培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培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2 14:0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五氧化二磷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B.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水可吸收二氧化硫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其中想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时可选用
A.① B.①和④ C.⑤ D.①和⑤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6.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装置及相关的试剂制取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以选用Ⅰ作发生装置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用Ⅱ作发生装置
C.可以选用Ⅳ来收集氧气 D.用Ⅴ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a通入氧气
7.用氯酸钾制备氧气,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大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单孔塞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夹)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C.氧化汞汞+氧气 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9.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B.该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要对准二氧化锰处加热才能产生氧气
D.本实验可以得出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结论
10.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A.增加氧气的量 B.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C.不起作用 D.既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又增加氧气的量
1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氯酸钾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MnO2的质量
12.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一组气体是
A. B. C. D.
13.为了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的是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Cu(Fe) 加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B.CO2(CO) 点燃
C.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H2O(H2O2) 加二氧化锰后过滤
1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气泡不再产生,反应完全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C.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二、简答题
16.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B组装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时选用___________(填“单孔”或“双孔”)橡胶塞。
(3)若用C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
(4)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收集,甲烷从a管通入,请将装置在如图中补画完整______。
1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O2,加入药品前先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
(3)使用装置F收集O2,应由____端进入,如装置F中充满了水,收集O2由____端进入;
(4)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与收集实验装置是____。
(5)某同学用KMnO4制取氧气时,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发现收集到O2的质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一: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O2;猜想二: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猜想三:___;
(实验验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一: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错误;
②实验二:取锰酸钾置于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锰酸钾质量的方法,而是用了另一种实验方法得出了猜想二是正确的,该方法是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A装置中①对应的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A、B连接起来制取气体,请写出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简述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_____。
参考答案
1.C2.A3.C4.C5.A6.B7.A8.D9.D10.B11.C12.D13.B14.A15.B
16.锥形瓶 双孔 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 F
17.锥形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a AE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分解放出O2 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内,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
18.锥形瓶 (或)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如木条复燃,证明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