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们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这些文字符号还不能完全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
美洲印第安文化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文化
材料一:印度独立60年来,种姓制度的残余继续在社会中顽固存在。印度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指出,应该从教育体系入手,培养儿童的平等观念,彻底解决高种姓人对低种姓人的歧视。
材料二: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上千年历史,这种把人划分为尊贵和卑贱的传统制度至今仍在印度社会有所体现。印度政府2006年9月14日提出一项计划,宣布政府将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古代印度是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制度?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这里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
特点:
(1)社会等级森严: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佛教文化兴盛:
公元前6世纪以后,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严格规定社会等级的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不满加剧,佛教产生了。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3)以宗教为中心:
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和石柱以及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4)以诗代史: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前者大约完成于公元前4世纪,后者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世纪。两部史诗都源自民间口头创作,后经人加工而成,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印度种姓制度
(1)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行社会管控的手段,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初,曾用种姓来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当雅利安人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内部也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2)内容:
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散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婆罗门(僧侣)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刹帝利(责族、武士),掌握政治、军事实权,是古印度国家的世俗统治者;吠舍(农收民、工商业者),多属被刺削的小生产者;首陀罗(奴、杂工、仆役),是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压迫被剥削者
(3)特征:
各等级的权利、地位和义务有着很大差别;在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之间贫贱分明,职业世袭,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间不允许通婚等。
(4)评价:
其实质是通过制度的形式规定社会的等级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后来种姓制度虽然废除了,但种姓观念在印度民众中根深蒂因,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和谐发展。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一)古代朝鲜文化
(二)古代日本文化
(一)古代朝鲜文化
瞻星台是东亚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建于新罗第27代王善德女王时期,用于观测天空中的云气及星辰移动等天象。瞻星台是一座石结构的建筑,呈圆筒形,由362块10厘米大小的石块分成27层堆砌而成,直线与曲线的搭配十分和谐,建造瞻星台时用了362块石块,象征着阴历年一年的石块。
瞻星台位于哪里?这个国家与中国的交流如何?
地理环境:古代朝鲜指亚洲东部和朝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朝鲜和韩国),毗邻中国。
文化成就
(1)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
(2)7世纪时,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3)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
(4)朝鲜的音乐歌舞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朝鲜与中国的交往:朝鲜和中国隔江相望,自古以来交往频繁。
(1)佛教、道教和儒学都从中国传入朝鲜
(2)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3)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
(4)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流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二)古代日本文化
材料一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大化改新于645年开始,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
材料二他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几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赞成神道教为国教,因为神道教认为国民与天皇是一致的,认为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規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了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日本两次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在近代也对亚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古代的日本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1、日本神道思想的发展
(1)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都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2)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3)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思想,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古代日本文学艺术、建筑成就:
(1)文学艺术: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2)建筑和绘画: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美洲印第安文化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在世界上众多的远古文明中,玛雅文明是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然而,它却在500年前像谜一样消失了,大约在10世纪,高耸的金字塔,庄严的神殿,精美的纪年石碑,发达的水利沟渠系统,以及那些象形文字、历法、宗教……这些累累硕果都掩埋在了丛林之中、泥土之下。
——摘编自赵刘阳、程垫丰、王智力
《“失落”的文化遗产——玛雅文明》
以玛雅文化是一种神秘且富有浪漫色彩的文化,以玛雅文化为代表的美洲印第安文化是怎样的呢?
美洲印第安文化含义: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
材料一?古代时期的图像、殖民时期的文献以及一个多世纪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使我们了解到玉米神在玛雅神话中的重要地位。民族志资料不断提及这位神袛及其在其他中美洲社会群体中的对应体……那些看起来平常世俗的玉米播种、耕作和制作食物的准备工作亦是玉米神话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迈克尔·D.卡拉斯科《玛雅农业神话:玉米和人的生命轮回》
材料二?宗教信仰在玛雅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透过铭文释读与雕刻装饰的综合解读,研究者发现山丘是玛雅人的重要崇拜之一。山丘一词广泛地出现在地名、文献、雕刻装饰之中。同时,玛雅人将金字塔神庙看作是山丘。这些建筑物被设计成山丘,并且复制了神圣性地理景观到城市之中。借由山丘崇拜,统治者增强了统治权威,塑造自己作为人间世界与超自然世界中介者的形象。
——摘编自蔡佾霖《地理景观与宗教:古典玛雅人的山丘崇拜》
美洲的宗教文明是怎么样的?
1、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
2、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其物质利益紧密相关的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他兼有其他神的本领。
3、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4、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作为神庙的塔基或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1、玛雅人
(1)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
(2)发明了“玛雅历”。玛雅历以365天为一年,一年18个月,每个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
(3)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还以手和脚的20个指头作为计算的基础,创造出20进位。
2、印加人
(1)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
(2)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3)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一年为365天,太阴历一年为354天。
3、阿兹特克人
(1)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记史述事
(2)阿兹特克人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文化成就
文化的灭亡:16世纪以后,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几乎毁灭殆尽。
深入探究
一、儒家文化圈: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
1、政治:日本、朝鲜模仿中国的制度,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
2、文化: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贯彻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尊奉孔子的教导,建立孔庙,按时祭祀孔子。
4、宗教:中国道教等的传入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二、人类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形式和范围
2、古代的文化在各国、各地区产生,面对不同的自然与历史环境,形成了早期文化多元并立的状态
3、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基础。
4、不同地域文化形态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时代动因。
深入探究
随堂训练
1.下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的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 )
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
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
解析: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和对玉米神的崇拜并结合所学可知,中美洲的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故B项正确;印加人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故排除A项;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生产绿石,故排除D项。
B
2.《摩诃婆罗多》的作者,印度传统的说法是毗耶娑(广博仙人),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完成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是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
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
D.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随堂训练
解析:《摩诃婆罗多》源自民间口头创作,后经人加工而成,集中反映了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故选C;《摩诃婆罗多》内容多是神话传说,但也反映当时的历史内容,不能绝对否定或者肯定,要正确看待,排除A、B、D。
C
随堂训练
3.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文化成就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解析: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D正确;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化成就,A错误;《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都是古代西亚文化成就,B、C错误。
D
随堂训练
4.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明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共同原因是( )
A.内部人民起义 B.殖民者入侵
C.内乱分裂 D.政治腐败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对美洲文明造成了致命打击,造成了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相继灭亡,故选B项;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相继灭亡主要是出于外因,内部人民起义、内乱分裂、政治腐败均属于内因,故A、C、D三项排除。
B
随堂训练
5.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表明当时( )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日本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
D.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解析:依据材料“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等信息,并结合文章《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可以推知,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进行一场变革,以推动日本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隋、唐帝国的强大增加了日本的紧迫感,而并非隋唐的发展经验,故排除A项。新罗与唐朝的友好关系是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而不是造成严重威胁,故排除C项。日本虽然有了“民族危机感”,但并不能说明其出现了统治危机,故排除D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