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神奇的磁铁》
教材分析
《神奇的磁铁》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时,旨在学生通过学习观察、比较、猜想、实验等科学方法探索磁铁的能吸引什么材料的物品,从而归纳出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为后面《磁铁的磁极》、《磁极的指向》、《磁极的相互作用》的探究做铺垫。同时为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的主要科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儿童大多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些零散的感知体验,比如玩过一些磁铁玩具、磁性积木等,还有一些儿童将磁铁叫作“吸铁石”等,学生对磁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从知识背景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来设计本课教学的。
教学策略: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本课采用皮亚杰的同化教学策略,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呈现。即
提出问题:认识磁铁的形状,提出核心问题。提出核心问题“磁铁有什么共同的本领”。
二、独立学习:认识13种物品,并验证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思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是什么材料做成。
三、小组交流:一人汇报,其他人仔细听与自己实验结果是否一样,不一样的提出来,再实验。
小组统一意见后,填写小组记录单。选派本组发言人1人,助手一人。
四、全班分享:通过全班分享和教师干预,建立概念——磁铁能吸引铁镍等材料,这种性质叫做磁性,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引吸引铁镍材料。同时进行科学史教育。
五、学以致用:活动“沙里捡钉、火眼金睛。”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全课总结并进行安全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磁铁,列举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2.科学探究: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到磁铁能吸引铁、镍等材料的性质。
3.科学态度:能对物质的外在特征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识到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对磁铁进行观察和研究。
四、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环形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各种物品20套(玻璃小瓶、花布、木条、纸板、铜丝、胶塞、铁螺母、铁曲别针、铁钉子、铝片、塑料图形、钥匙、指甲刀、铁钥匙环)、撒有铁钉的沙土4盒、个人记录单20张、小组记录单4份。
教师准备:环形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含镍的硬、曲别针、纸板等
五、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磁铁还能吸引镍,还能搁着物体吸引铁镍等材料。
难点:磁铁还能吸引镍。
环节一:聚焦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三种形状的磁铁
2.介绍三种磁铁的名称及其它形状的磁铁。
3.提出核心问题:不同形状的磁铁有什么共同的本领。
4.过渡:同学们都认为这些磁铁的共同本领是能吸铁。那么到底对不对呢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拿起磁铁看磁铁的形状
倾听,读一读磁铁的名字。
学生谈经验:能吸铁、铜,两级、……
倾听活动意图说明:
认识磁铁,从磁铁的形状,引出核心问题,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环节二:独立思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介绍实验用品并猜想:
2.
出示:独立探究的要求:
(1)要边实验边记录,根据能否被磁铁吸引,把物品分成两类,分别放在两个纸杯里。
(2)观察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想一想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时间5分钟
3.独立实验:从自己的桌箱里取出纸
杯,轻轻的倒在桌子上,取出另一个纸杯,开始实验。
(师看学生实验。检查自己的文具盒里的物品,检验教室里的物品)
1.认识实验物品,进行猜想
2.认真倾听,明确实验要求
3.学生实验、填写记录单
完成教师准备的材料,在教师的允许下探究文具盒里和教室里的物品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直观看到,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品不能被磁铁吸引,为归纳磁铁能吸引铁的物品奠定事实基础。另外设计观察周围物品,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让吃不饱的孩子有的吃。环节三:小组交流教师活动:
导入:刚才同学们进行了独立探究,
你们是不是发现磁铁能吸引很多物品,同时也有很多物品吸引不起来?好,现在我们就进行小组交流。
(出示)小组交流的要求:
(1)一组长选派一人汇报,其他人仔细听与自己实验结果是否一样,不一样的提出来,再实验。
(2)小组统一意见后,填写小组记录单。(出示小组记录单,讲解记录单的使用。)
(3)选派本组发言人1人,助手一
人。
3.小组交流:(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讨论情况、完成小组记录单情况、提示学生时间)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明确要求
讨论,填写小组记录单活动意图说明:
小组交流要求要具体,让学生明白干什么怎么干。从而培养学生在小组内的质疑能力、审辩思维能力,为后边的全班分享打基础。环节四:全班分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通过小组交流,你们组意见
统一了吗?如果没有统一,就把各种观点过一会儿全部汇报给全班同学。
分享的要求。
(1)你们组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有
。
(2)你们组认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3.学生汇报
4.教师补充:一元硬币,介绍镍金属。
5.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现在认为磁铁具有什么本领?
6.总结:磁铁能吸引铁、镍等材料,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安全教育。
7.提问:磁铁隔着物体能吸引铁、镍等材料吗?演示
8.教师小结:磁铁不仅能够直接吸引铁、镍等材料,还能隔着物体吸铁、镍等材料的物品。神奇不?出示课题
9.科学史教育
认真倾听,明确要求
质疑,补充
学生回答:磁铁能吸引铁、镍等材料
学生齐读
猜想,看教师演示
回归课前
齐读课题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师生的汇报、补充、质疑、讲解,使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抽象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融入科学课堂,落到实处。环节五:反思评价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工人叔叔在工作时不小心把钉子掉在沙土里,他们很着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快速捡出钉子?比赛
2.
全课总结:看来团结合作,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团结合作。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等材料,这种性质叫做磁性。磁铁不仅能够直接吸引铁、镍等材料,还能隔着物体吸铁、镍等材料的物品。这只是磁铁的一个本领,其实它们还有别的本领,后面几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
通力合作捡钉子
学生倾听
活动意图说明: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