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二上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第2课时 儿童乐园
课题
儿童乐园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儿童乐园》选自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二课。本节课是在上一节《有多少块糖》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时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更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起着关键的承前启后作用。
学情分析
只有对学生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数学基础,但对乘法及其意义还比较陌生。这个学段的孩子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策略
1. 结合“儿童乐园” 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紧密联系。
3.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乘法算式。
4.尝试提出与乘法有关的生活问题,感受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从加数相同连加算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并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调查生活中能用连加表示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课堂伊始,我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去儿童乐园玩,那儿有什么好玩的?”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后,教师进一步创设情境,故作神秘地说:“你知道吗?儿童乐园不仅仅有这么多新鲜有趣的游戏,那儿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和秘密呢!”顺势揭题并板书:《儿童乐园》。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主题图“儿童乐园”)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师:那你能具体说一说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人,有几架小飞机吗?
生: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有4架小飞机。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其他同学谁能像他一样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信息,根据情境图能完整的说一句话。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每类游艺活动参加的人数是有特点的。)
师:善于观察的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能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数出来
.算出来:用加法2+2+2+2+2=8(人)(板书:2+2+2+2+2=8(人))
师:你能结合图说一说算式里的2代表什么? 为什么要写4个2?
加法2+2+2+2+2=8(人)这个加法算式就是求4个2是多少?(板书:4个2)
.可以用乘法解决。2×4=8(人)(板书:2×4=8(人)
师:是的,还可以用乘法解决。相同加数是2,先写2,有4个2,再写乘4。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用2×4来表示。用乘法算式表示,得数依然是8。这位同学列出的就是一个乘法算式。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认识乘法(板书:认识乘法)
师:这个乘法算式我们还可以写成4×2=8(人)。(板书:4×2=8(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3、读算式,认识名称。
师:这两个乘法算式怎么读?2×4:这个算式读作2乘4等于8,4×2:这个算式读作4乘2等于8。
(板书:读作:2乘4等于8读作:4乘2等于8)(学生一起读)
师: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乘法算式里的符号和数也有自己的名称,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吧!
师:这个符号叫做乘号,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xx、右斜。乘号前后的两个数都叫做乘数,最后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师:我们看看黑板上的这个乘法算式,你知道他们的名称吗?(指读名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乘法算式的读法。)
4、算式含义。
师: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名称,也知道了怎么读,那这里的2和4分别表示什么?你能不能结合图给大家说一说?
生:2是一个飞机上能坐2个人,4是有4架飞机。
师:说的对吗?真好,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说?
师:我们从图中能够知道4和2表示的含义,那这个加法算式中有4吗?他在哪呢?
师:4个2相加可以用2×4或4×2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从而理解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即表示几个几相加。)
5、8架飞机。
师:你们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幻灯片,8架飞机)
师:现在有多少人坐小飞机?你还会表示吗?我们先看看是几个几相加,再写出乘法算式。
师:那你们想不想写出加法算式?为什么?
师:你们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幻灯片,16架飞机)
师:现在有多少人坐小飞机?你还会表示吗?
我们先看看是几个几相加,再写出乘法算式。
师:那你们现在还想不想写出加法算式?为什么?
师;让我们放慢脚步,回头看看我们刚刚得到的这些算式;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2+2+2+2=8 2×4=8
2+2+2+2+2+2+2+2=162×8=16
2+2+2+2+2+2+2+2+2+2+2+2+2+2+2+2=322×16=32
师:观察左侧这些加法算式,你发现每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它们都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生:用乘法算是比较简单
师:知识xx也是这样告诉我们: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表示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8架飞机上有多少人,16架飞机上有多少人,让学生感受到在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时用乘法比较简便。)
6、解决其他问题。
师:我们刚才集中解决了情境图中的有多少人做小飞机?,他上面还有许多的问题,你想解决哪一个?把你解决的办法用算式的形式说出来。
师:你们会解决吗?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写来的答案,你来猜一猜他分别解决的是哪幅图的问题?你能很快的说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飞机上有多少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能解决其他问题的算式。)
三、达标检测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用乘法算式来代替长长的连加算式,你能用乘法来解决问题吗?你敢来挑战一下吗?欢迎登上“智慧岛”。
1、 填一填。(19页练一练1题)
(1)一共有几只鸟?
(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独立计算后集体汇报)
加法算式:3+3+3+3=12(只)
乘法算式3×4=12(只)或 4×3=12(只)
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19页练一练2题)
①有多少个红灯笼?
②有多少块糖果?
③有多少棵小苗?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3、数字卡片游戏
将一些数字卡片随机分发给学生,请拿有相同数字的同学上台来,台下的同学须快速说出乘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
(出示图片)你能将1+2+3=6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要求:移动向日葵的位置,使得向日葵的组合变成相同的加数后再改写成乘法。
学生上台操作,台下的同学指导与检查监督。
生1:移动1个向日葵让它们3个3个一组,加法:3+3=6
乘法:2×3=6或3×2=6。
生2:移动1个向日葵让它们2个2个一组,加法:2+2+2=6
乘法:2×3=6或3×2=6。
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能把不同加数转化为相同加数用乘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上得开心吗?咱们认识了乘法,学会了用乘法解决一些问题,还跟乘法交上了好朋友。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五、教学板书
儿童乐园
加法:2+2+2+2=8(人)
表示4个2相加
乘法:2 × 4 = 8 (人) 读作:2乘4等于8
4 × 2 = 8 (人) 读作:4乘2等于8
: : : :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六、教学反思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体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较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较简便。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后,结合生活有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的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利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关键。这时要请同学说出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和发现,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