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银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银杯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22 16:2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银 杯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喜爱蒙古族音乐;能够认真的参与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活动,大胆表现自己。
2、通过聆听、模唱等方法学唱《银杯》;聆听《牧歌》,对比感受长调、短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验感受蒙古族的歌曲风格,了解蒙古族的民歌短调。
2、能准确把握节奏,大跳音程、装饰音等特点,完整地演唱《银杯》的旋律。能够对蒙古族的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蒙古族族的艺术文化知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哈达、银杯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
教师跳一段蒙古舞蹈走进教室
提问: 从刚才老师的舞蹈动作结合音乐的风格 ,同学们能猜出来这首歌曲属于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吗?能猜出这首歌的歌名吗?
(学生自由回答)
2、提问: 听到这首歌,你会联想到什么样的情境?
(一望无际的草原,骏马奔腾,牛羊成群)
过渡语:(老师) 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蒙古族,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蒙古的气息。 那么说到蒙古族,你们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
3、引入歌曲:(出示课题)
今天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到草原的蒙古包里来一场酒宴好吗? 我们在喝酒前首先要学会唱蒙古族的酒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3页 《银杯》(板书课题)
活动(二):【讲授】学唱歌
1、首次聆听《银杯》一边聆听一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作品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介绍《银杯》的背景。
3、学唱歌前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练声曲,板书:
2/4 6 12 | 3 5 | 6—| 6—||
4、复听《银杯》找出谱中的出现的特殊符号和节奏。
(学生回答)
5、教师讲解大跳音程和附点节奏, 引导学生练习打大切分的节奏。
2/4 X X X | X X X ||
6、教师范唱《银杯》。
7、先用Ia来模唱旋律,再随琴伴奏演唱歌词(注意高音区,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活动(三)【分辨长短调】
1、(过渡语)其实我们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分为长调跟短调,下面来聆听蒙古民歌《牧歌》看看能不能分辨出哪首是长调哪首是短调?
2、下面老师来演唱 《牧歌》和《银杯 》同学们给老师打下拍子好吗?
小结:(节奏不工整,旋律悠长,散板的,拍子打不整齐的是长调;节奏整齐,结构工整 ,拍子能打整齐的是短调)
3、分析蒙古长短调的概念。
4、让学生随琴声用长调的感觉来唱一下刚才的练声曲(巩固深入理解长短调)
5、让学生随着音频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银杯》
6、教师讲解哈达在酒宴上的使用。(找学生示范)
?活动(四) 【扩展延伸】
发挥想象力,模拟蒙古族的酒宴并回味蒙古族民歌?(合作表现、深化情感),以各种形式表现《银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活动(五)【小结】
归纳总结,深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