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达尔和玛利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
2、能够大胆、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各种音乐活动中去。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大多都处于不善表现和较被动的上课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多都要激发学生的表现和表演的欲望,鼓励学生能够从模仿到创作,从而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让学生在歌声中享受快乐,在互动中来宣泄和表现对美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哈萨克族的民族风情,有兴趣地学习、理解、表现新疆哈萨克族的音乐。
三、重点难点
1、认识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2、喜欢聆听哈萨克族的民歌,懂得如何去欣赏、体验歌曲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3、学习“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并将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四、教学过程
【讲授】导入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听辨以下歌曲,你所听到的歌曲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教师播放《天路》、《鸿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生:听辨歌曲,回答:1:西藏、2:蒙古、3:新疆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新疆,新疆所属的少数民族也很多,同学们知道新疆所属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吗?
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少数民族民歌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民歌的风格特点,也能增加课堂气氛,为后面进一步了解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教学过程
(二)新授课
1、图片欣赏:认识哈萨克族的服装
2、了解哈萨克族的音乐特点
3、认识哈萨克族的乐器—冬不拉
(设计意图:教师从哈萨克这一少数民族的介绍开始,从服装、聚居地、民俗、音乐特点等方面让学生对这一民族有较为整体的认识。)
(三)学唱歌曲《都达尔和玛利亚》
1、初听,播放《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塔斯肯所演唱的《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设疑: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
生:《都达尔和玛利亚》是一首哈萨克族情歌,歌曲短小、曲调优美动听,表达了哈萨克族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
(设计意图:唱歌课是中、小学音乐基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发现很多学生他们平时很喜欢唱歌,但就是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所以在教唱这首歌曲前,我先播放《中国好声音》这个电视综艺节目里面,其中一个参加比赛的学员—塔斯肯当时参加比赛时的视频片段《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来进行切入,先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来吸引他们的眼球和耳朵,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并且深刻的印象,这样学起歌曲来就水到渠成了。)
2、请随音乐跟唱
3、艺术处理:(教师准确分析)歌曲为二部曲式,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抒情,演唱时要用平稳的情绪、气息、声音表现哈萨克青年活泼的性格。第二部分要拓展情感幅度的表达,整体演唱时要充分把握住这首歌的民族风格,深刻理解哈萨克族歌曲风格的韵味以及歌曲中人物内心的变化,准确的表现哈萨克族青年男女情窦初开时对爱情萌生的渴望的心态。最后的结束句,音域安排在较高声区,演唱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把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沉浸在一种美好的遐想之中。
4、演唱要求:
演唱时要优美抒情、情绪饱满、满含激情,声音通畅而有流动感,气息要平稳流畅,吐字要柔和清晰。
5、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并分组演绎歌曲(一组演唱一组伴奏)。
(设计意图:中学生正处于声音变声期阶段,变声期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声音变得粗闷、沙哑、音域变窄、声音不上不下发音不准,因此在学生对歌曲已经熟悉的情况下,先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具体情况后再来学习该如何把歌曲的情感唱出来,我这里运用了选择填空的模式进行,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记住歌曲该如何用情感去表达。最后再结合口风琴这一乐器来增强学生的音准,然后分组配合,一组吹奏一组演唱,这样一来,学生变声期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活动】拓展
(四)拓展:
你能在歌曲的旋律中找出哪几个旋律片段用了“同头异尾”的民歌创作方式?
5 5 ︱ 2 1 2 ︱ 1 2 5 5 ︱ 2 1 5 ︱
5 5 ︱ 2 1 2 ︱ ︱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卡片教学法,也就是在卡片上写上一小节的旋律,把这些卡片粘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旋律中空白的小节应该放哪些音符上去比较好听顺耳,然后在这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自己为旋律去创编,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难度大大的减低,学生学习也不会太费劲,学起来兴趣也会大大的提高,效果也显著了。)
【活动】小结
(五)小结: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