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登上地球之巅》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9 16:2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珠穆琅玛峰:
喜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琅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写作背景:
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冰镐 体力不济 砭骨 崔巍
滞留 迸散 窒息 匍匐
g o jì biān wēi
zhì bèng zhì pú fú
字音学习
解析下列词语:
斩钉截铁:
养息精神,蓄积力量。
形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砭骨: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强烈。
〈一〉速读课文,概括出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一、登山队出发。
登山队的大本营
攀登
二、突击主峰
1(4—8)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2(9—1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他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顶峰。
3 (14—15 )刘连满冒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感人的短信。
4(16—21)三队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5(22—23)完成由北路登顶的壮举。
第二台阶
1960年登顶的三位英雄
〈二〉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
遇到的
困难
1、山路陡峭
2、天气严寒
3、身体虚弱
4、高山反应
5、缺乏氧气
6、黑夜登山
坚强的意志、
坚韧的毅力、
団结合作、
敢于牺牲的精神
1、请慨括出文中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
(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2、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试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体会和反思(作业):
从课文的感人情节中,看到我国登山队员哪些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你的体会。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
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
珠峰中绒布冰川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