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的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满 回春之术 仁心仁术
你知道这几个词语是用来形容什么人吗?(神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神医----扁鹊。书上称扁鹊为----名医。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侯之间发生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则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故事主要人物。
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读准字音,然后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复述主要内容。
2.自学生字词,同桌互查。
3.课文品读
A、(1)品读1—2自然段,体会扁鹊第一次拜见蔡桓侯的情形。
出示课文第一段: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2)你从蔡桓侯的言行中体会到他有什么特点?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B、自主交流,各抒己见,悟出课文包含的哲理。
(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时间变化的词语说一说。
扁鹊后来又见了几次蔡桓侯?都说了什么?结果怎样?
(2)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侯为什么不相信他?明知蔡桓侯不相信,扁鹊为何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劝说?
(3)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扁鹊为什么要提前跑到秦国去呢?
(4)学完《扁鹊治病》,你觉得扁鹊和蔡桓侯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
(5)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启示?
4、总结全文,概括寓意。
同学们,从这则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防微杜渐,听取正确意见,不能讳疾忌医) 有病不医,只是危及自身;一国之君,如果不善于听取良言,则会亡国。
5、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小练笔,学了这篇课文,大家一定有许多感受,也肯定有许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的说一说吧!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1、对蔡桓公说: 2、对扁鹊说:
3、对自己说: 4、对所有的同学说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侯
医术高明 不听劝告
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