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2 19:4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疑与学问》教学实录
一、??????改换标题明论点
师生问好。
师:这节课,我们八年级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对我们学习、读书、思考等都会很有帮助。我们要细细阅读,独立思考。好,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题目。
生(齐读):怀疑与学问。
师:作者是谁?
生(齐):顾颉刚。(“颉”字声音明显低)
师:对,但第二个字读的声音低下去了,念jié,写写这个字,不能把它念成jí。(学生写字)顾颉刚,江苏人,是我国著名的——
生(齐):历史学家。
师:这篇文章,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是通过议论来阐明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看法。这位历史学家,要给我们大家讲讲道理,说说他的观点、看法。接下来我们再读一遍文章。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篇文章题目不叫《怀疑与学问》,而改用文中的某个短语或某个短句,你会用文中哪个短语或哪个短句?
(教师范读前三段,另外三位同学分别读一段)
学生阅读后拟出七个标题。(1.学者先要会疑;2.
我怀疑,所以我存在;3.
学则须疑;4.
怀疑的精神;5.
怀疑与修正;6.因怀疑而思索;7.发问和求解)
师:考虑一下,哪几个标题,你觉得其实是不可以的?仔细思考后还是觉得有问题的?
生:我觉得“怀疑的精神”,这个是不可以的。没有跟“做学问”发生联系,单单论述“怀疑的精神”还不够。
生:“怀疑与修正”不可以,因为“修正”只是一个段落里的一点点内容,不能完全代表“做学问”,所以“怀疑与修正”还不够准确。
生:我认为“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也不行,怀疑和自我存在的关系,跟文章的内容“怀疑与学问”还是远了一点。
(淘汰之后剩下“学者先要会疑”和“学则须疑”两个标题,学生坚定地认为可以)
师:现在考虑下,这两个标题为啥都可以呢?一起先把这两个标题读一读,预备起。
生12:这两个标题都照顾到了两个关键词“怀疑”和“学问”。
师:而且都指出了怀疑与学问之间,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因此这就成了这篇文章的另外两个可以适合做标题的句子,很简练。好,同学们一起来读文章的原标题,预备读。
生(齐读):怀疑与学问。
师:再读同学改出来的两个标题。
生(齐读):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师:考虑下,你们提出的标题跟顾颉刚的标题有啥区别?你来说。
生:我觉得“怀疑和学问”,只是说出了“怀疑与学问”,就是先表明了这篇文章要讲“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但是这个“学者先要会疑”和“学则须疑”就是已经明确表达出了“怀疑”和“学问”的关系。
师:这个同学厉害,虽然还没学过议论文,但是有点感觉说出来了。同学们,如果这三个标题各自拿出来,让你对一个人做学习上的劝说,让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你会有用哪个标题来劝说?来,比如说你劝我——
生:学则须疑!(更强烈)
师:还有,再换一句。
生:学者先要会疑!(强烈)
师:但是你肯定不会用哪句话来劝我?“肖老师,怀疑与学问”,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不行!这就说明什么?原标题只是文章论题,而我们这两个标题啊,就把作者的观点与看法给说出来了,让我们明确该怎么做,那就叫论点。大家把“论点”两个字写在这两个标题旁边。边写边诵读文章的论点。
(生写并读“学者先要会疑”
“学则须疑”)
师:那顾老先生为啥不用这两个句子做标题?直接亮出观点多好。他为什么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教师叫起一个不举手的学生)
师:当你听到“怀疑与学问”,你会怎么想?你有怎样的思维?很真实地说。
生:为什么要学“怀疑与学问”?
师:还有呢?
生:我会想,“怀疑与学问”究竟是什么关系。
师:对了,也就是说,顾老先生的标题会引导我们大家去想一想,而我们提出的标题则会让我们大家惊一惊,原来要这样做!不同的标题有不同的作用。老先生就是希望我们多思考,多想想。好,再来读读文章的论点。
生(齐读):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停顿正确)
二、改换句子理结构
师:对,这个中心论点是用古人的话既做论点,又可以做论据论点是借助古人的话来提出来的,古人说的话既是论点,又可以做论据证明论点。再看看,这篇文章六个段落中,哪个句子很具体地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大意义?
生:第6自然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这个句子很长。我们能不能把“必须步骤”的“必须”和“基本条件”的“基本”两个词换一换位置呢?(学生说“不能”)“必须步骤”,这个“必须”说明什么?
生:说明是一定要的。
师:真好,说明是一定要的,必须要的。“基本”呢?你来说。
生:“基本”条件的话就是作为辅助,第一步,然后才能促成必须。
师:不能说是辅助,说辅助那就不叫“基本”。地基不要的话,房子能造出来吗?
生:它应该是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有了这个才可以的。
师:重要的,很关键的,这个“基本”就强调它的重要性。大家可以在词语的旁边写上“重要”和“关键”。议论文的语言必须严密,用词讲究准确。
师:好的,同学们,这个句子很长,哪个同学能帮老师把这个长句子变成两个短句子呢?
学生讨论后改成两个句子: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好,两位同学请坐。现在变成两个短点的句子了。这两个句子,我们把它们拆开,不让它们前后挨着做同桌了。你觉得各自放在哪一段开头最好?(学生思考)
生:第一句“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应该放在第四段的开头。
师:好,放在第四段的前面。请坐。那第二句?
生:第二句应该还是放在第六段开头。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第一句应该放在第三自然段的前面,第二句还放第六段前面。
师:现在问题就出来了。同学们,第二句还是放第六段前面,大家认为是这样的,对不对?(学生说“对”)现在第一句到底放在第三段前面,还是第四段前面,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我赞成放在第四段的前面,因为第四段主要是讲“在消极方面的辨伪去妄”。
师:哦,第四段讲的是什么,同学们,我们还是把这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预备读。
生(齐读):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师: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也读一读。
生(齐读):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生:哦,老师!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证据有的时候靠别人的传说”,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对于传说的话我们要怀疑”,前后是有很密切的内在的联系的。
生:先说那个证据不能自己亲眼看到的,要靠别人的传说,然后第四自然段立马说“对于传说的话”。就这两段,“别人的传说”,还有“对于传说的话”。
师:那你觉得第一句话应该放在第几自然段的前面最好?
生:应该放在第三自然段的前面。
师:好,根据这样的理解,大家发现了,原来这篇文章有几个分论点?
生(齐):两个。
师:第一个分论点是——
生(齐读):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师:第二个分论点是——
生(齐读):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根据这样的理解,请同学们利用课后练习二画出这篇文章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标注。(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结构图,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学生填写正确)
图示如下:
师:这样,我们就很清晰地把握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1-2段提出中心论点“学则须疑”或这位同学说的“做学问要会怀疑”,然后3到5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六段第二个分论点,阐明的是“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学议论文,一定要懂它的论证逻辑,学会它的议论结构。文章是个什么结构?
生(齐):总分
师:两个分论点。接下来问题又来了,老师能不能把第六段放到第三段的前面去?
生:我不支持。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首先要怀疑,怀疑了才可以发问。
生:首先要“辨伪去妄”,然后呢,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师:因此,第一个分论点和第二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我认为是互相影响的。
师:互相影响的话就可以换位置了。(生说“第二个分论点是第一个分论点基础上完成的”)。
师:这叫做层进式。从哪个语言标志上可以看出来前后不能换?读读第六段的原句,思考。
生(杂):是“不仅……也……”。
师:“不仅……也……”,递进关系。好,这个又学会了,议论文结构、语言的严密与精准要体现出来。
三、重点探究,学以致用
师:文章最后一段在这方面体现得更明显。请大家快速阅读第六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了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
生:举例子。
师:挺好的,在议论文中叫举例论证,举了谁的例子?
生: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
师:笛卡儿的事例没有举出来,倒是举出了笛卡儿的一句话,这叫引用论证了。举例论证一定是把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简要说出来。举了谁的例子,你来说?
生:举了当时戴震的例子。
师:举了戴震的例子,摆事实,其他呢,包括引用名言什么的就是在讲道理。议论文,往往会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过程要体现出语言的严密性,课后练习三我们可以读读。
生(齐读):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师:这段话当中,哪些词最能体现作者语言的严密性?
生:是“一切”!
师:为什么?你把“一切”这个词去掉,看看意思有没有改?
生:我觉得意思没改变,但是加上“一切”起到强调,表示“全部”的作用。
师:加上“一切”更有力度了,强调全部,每个学问家都要这样做。说明怀疑精神对于学问家来讲极其重要,非常重要。还有哪个词?
生:“常常”这个词。
师:好几个“常常”说明什么?
生:就是一切学问家都要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
师:对了,你这个词其实有感觉的。“一直”,你偶尔做一做还不行,你要坚持,要把这个“怀疑精神”一直贯穿到自己做学问的生涯中,要经常这样怀疑。这些词很重要。再来看看同学们,把“常常”后面的几个动词划出来。“辩论”“评判”“修正”三个动词!这三个动词能不能换位置呢?你来说。
生:我觉得不能。因为这个“怀疑”“辩论”“评判”“修正”,是学者对于处理这种事情的一个顺序。
师:对了,按照我们初二同学的说法,这叫“顺序”。用议论文的知识点来讲,这叫“逻辑关系”。这样,才符合大家的认知规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几个动词是不能换顺序的,这也体现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思维的逻辑性。(学生点头)
师:好了,同学们,顾颉刚先生提倡做学问要会怀疑,我们一定要学以致用。读老先生的文章,我们也应该这样去思考。你能就最后一段提出你的怀疑吗?写法上有无百密一疏的地方呢?比如说哪个词不够严密,哪个例子有点问题,哪句话感觉还有拗口的地方。(学生阅读思考)
生(读):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的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明也就不会进步了。
师:你觉得哪个词有问题?
生:就是“不会进步”。
师:停滞了当然就不会进步了。你再往前面读读。
师生(齐读):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的新的理论,美术上的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生:“都是这样起来的”不准确,应该不是“都是”。
师:为什么?举个例子。
生:比如说,看见风景,突然有灵感了。
师:对,有的时候依靠思维灵感,而不是依靠怀疑,因此这个“都是这样起来的”,我们觉得作者说话太绝对化了。怎么改呢?你来改改看。
生:应该是“几乎是这样”,“大多数是这样的”。
师:真聪明,这一改文章就更好了。再来看看,文章举了个戴震的事例,你再读读。用戴震的例子想证明什么?(学生说“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那这个例子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学生阅读)
生:那个举戴震的例子,作者后来没有说戴震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师:同学们,有没有看出来?戴震的例子,最后一句是怎么说的?一起读。
生(齐读):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师:真可惜,老先生写到这个地方就戛然而止了。最好还要写上一句什么话呢?按照这同学的说法。你来说。
生:戴震后来成为了一个大学问家。
生:戴震从怀疑中锻炼出来,很有作为。
师:对啊,这句话不加上去,只能证明戴震善于怀疑,爱怀疑,就跟文章前面的内容是一样的。到这里,就该写,“他就这样问啊,问啊,最后终于成了宋代的大学问家”。这样,事例与观点才能够严密吻合,才一致。看来,好文章也还是有疏忽的。
生: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我感觉这个“消极”“积极”费解。
师:哦?“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消极”在生活当中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生(齐):坏事。
师:但是“辨伪去妄”?
生(杂):好事。是积极的。
师:所以无论怎样圆说总觉得拗口。那我们把它们都去掉读读看,是不是好点?
生(齐读):怀疑不仅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你看,这样可能更好,文章就得让别人能读懂。(学生有所悟)
师:好,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开头两段肖老师把它们移到文章最后面去,开头两段变成文章的最后两段,怎么办呢?(学生思考)现在我读第六段的结尾,你们试着把它们移到后面去,看看谁移的好。
师(读):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生46:学者先要会疑!
师:那要把“程颐”放进去,怎么办?我们再来一次。
生47(直接下移):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师:哎,这样读起来有点别扭。我们看看这个同学的。(读)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生48(读):所以程颐、张载会说“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者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师:多了一个词,“所以”,就顺畅多了!这样我们就把这篇文章从总分结构变成了——
生(齐):分总。
师:文无定法,议论文的结构也是多样的,可以总分,也可以分总。现在我们来一起来分总结构下。(读)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生(齐):所以,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
师:所以?
生(齐):所以,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师:你看,思考,怀疑,对做学问,多有用啊!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