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哥课程
第5节物质的溶解(2)
溶质溶解在
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
溶解度
B
克
克
克某物质
℃时溶
克水中恰好饱和,这种物质
A难溶物质B.微溶物质C.可溶物质D.易溶物质
℃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20℃
最多溶解乙物质
两物质的溶解度为
无法比较
溶解度与下列因素
剂性质
高低③溶质性质④溶质和溶剂的质量⑤溶液的总质量
①②④⑤
②③⑤
③④⑤
列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研细
热
搅拌
振荡
知
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20℃
克水里最多能溶解食盐
克
关于硝酸钾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
℃时,20g硝酸钾
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硝酸钾溶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把
酸钾
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
解度是
时
16g硝酸钾溶
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
硝酸钾的溶解度
6g
温度
体A的溶解度为2
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
质量(b)和溶液质
9c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则C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
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5克Ⅹ物质
解6克Y物质恰好饱和,则30℃时
在水中的
D.无法比较
1.下列物质在
度下溶解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其中溶解度最
物质溶解在10g水
50g物质溶解在5000g水
C.3g物质溶解在200g水
16g物质溶解在50g水
12.下列说法是否
①100克水最多溶解
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7克
②50℃时100克水最多溶解30克氯化钾,所以氯化钾溶解度为30克
克水溶解75克硝酸钾,所
℃硝酸钾溶解度为
④在60℃时100克水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60℃硝酸钾溶
溶解度为
图A、B、C分别表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的溶解度
C
温度/℃
“胜哥课程
答案
D
4.C
8
B10.A11.D
前后都未指明温度
说溶解度时未指明温度
前面未指明
④溶解度的
是克,未(共20张PPT)
第二课时
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性
定义
影响的因素
溶解时的
热量变化
溶解程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与溶质、溶剂
的性质有关
与外界条件(温
度、压强)有关
浓溶液
稀溶液
溶解能力
复习:
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定量地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呢?
制定的标准,就得从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去考虑。
温度
所溶解的溶质
(1)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2)与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有关。
要比较两种固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应控制影响因素:
_____一定,________一定,达到_____状态
,比较_______________的多少。
溶剂的量
饱和
思考:
一、物质的溶解度
1.
溶解度的意义:
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2.
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感悟:
(1)一定的温度:
(2)100克溶剂:
(3)达到饱和:
(4)溶质的质量:
这是因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人为规定、统一标准。
不饱和、溶解度无意义。
单位为克。
3.溶解度数值的实质
溶解度是表示特定条件下(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所以我们说溶解度时一定要包含这三个条件,否则就是错误的。如:
在60
℃时100克水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60
℃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4.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在20℃
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上表中氯化钠下面的数值36.0。你能说出它的意义吗?
在20℃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状态时,需要36.0克氯化钠。
说一说:
5.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
>
10克
1-10克
0.01-1克
<
0.01克
溶解性等级
举
例
易
溶
可
溶
微
溶
难
溶
蔗糖
硝酸钾
氯酸钾
氢氧化钙
氯化银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0.01
1
10
难
溶
微溶
可溶
易
溶
观看下面视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天气预报瓶真的能预报天气吗?并请说明理由。
6.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许多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相关数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如何变化?
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蔗糖、硝酸钾、硝酸铵…
…
特殊的有:氢氧化钙、气体…
…
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相关数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如何变化?
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以用列表法也可以用坐标法表示。
右图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纵坐标为
;
A的含义是
。
110克
60
℃
溶解度\克
温度/℃
10
30
50
70
90
110
130
150
170
190
10
30
50
70
90
A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增大
3.曲线上的点所对应的溶质的溶液是
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溶质的溶液是
溶液。
不饱和
饱和
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③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①
不同曲线表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小的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两条曲线相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④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如烧开水时,刚开始温度不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就会出现气泡,请你向旁人说一说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
气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不能溶解而逸出。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中,鱼塘里的鱼常将鱼头浮出水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气压的降低而减小。
所以,鱼塘里用增氧机来提高水中的含氧量!
小结:
2.
溶解度的意义:
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1.
溶解度的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3.
溶解性等级: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一般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
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气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物质的溶解度
意义
定义
一定的温度
100
克溶剂
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
受温度、气压的影响
溶解性等级
难溶物质
微溶物质
可溶物质
易溶物质
思维导图:
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