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是大家族(素描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学会观察和分析物体的素描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素描实训掌握透视、构图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物体的透视和结构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难点
物体的透视和结构的理解与表现。
一、认识素描
1、概念:
素描就是用单色的线条或调子在某种平面上(如纸、布、板材等),表现客观物象的绘画形式。
2、分类:
素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美术创作和造型设计的基本功训练而作的习作素描;一类是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创作素描。
3、表现形式:
a:从表现手段上分,有以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线描,以线面结合形式的素描。
b:从表现结构和光影关系上分,有明暗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等。
4、素描的基本元素:
素描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
点的排列轨迹形成线
线的排列组合形成面
由面组成体
用线来表现物体轮廓和形态,用面来表现体积和明暗变化
二、线条练习:
线条练习主要分为长线练习、线条排列练习、层次交叉练习和虚实线条练习。
(1)长线练习:画素描起形时主要用长直线来画。画长直线时用横握笔法,由上臂带动小臂、腕和手指运动画出,尽量画直。一条线可以来回多画几次,由轻到重、由不确定到确定。
初画长直线时往往会出现几种情况:(这些线条都不正确)
一是容易把直线画成弧线
二是线条太实,画成“铁丝线”
三是用断断续续的短线拼接成长线。
(2)线条排列练习:我们知道线的组合形成面,素描画中的面可以用有规律排列的线条来表现。线条的排列要均匀,排列的方向可以多变。
(3)多层次交叉线条:第一层线条画好以后,如果要增加颜色的深度,可以在第一层线条的基础上再增加层次,但线条的方向与第一层相比要稍加改变。
(4)虚实线条练习:在线条排列时用力可以渐增或渐减,画出一些有轻重变化的线条,形成虚实变化的感觉。这种线条在处理远近虚实关系上有很大作用
三、基础透视知识
学习透视的目的是为了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物象。这里我们主要学行透视、成角透视。
关于透视的概念和名词解释:
画面:视域内假想的平面
视点:眼睛所处的位置
视平线:和观察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
心点:在视平线上与眼睛正对着的一点,它是平行透视中唯一的消失点
视中线:画面上过心点与视平线垂直的线叫视中线
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侧由成角透视产生的消失点
基面:支撑物体的平面
距点:在视平线上距离心点的位置和视点到心点距离相等的点
1、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立方体的正面与画面平行,低面与基面平行,与画面垂直的所有直线,由近及远消失于心点,这种透视叫平行透视。
立方体平行透视的特点分析:
(1)在视平线上只有一个消失点
(2)有两个面与画面平行,近面保持常态,远面透视缩小
(3)立方体在平行透视时有八条线保持原状,四条线产生透视变化。
2、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能与画面平行,上下两个面与画面垂直,由此而产生的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点分析:
(1)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2)成角透视中立方体有四条线保持原状,八条线产生透视变化
(3)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四、构图基础知识
构图的基本规律是统一而有变化:
(1)统一就是有规律、有秩序。
(2)变化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
(3)构图时绝对的统一,会使画面呆板、单调没有生气,但过分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会使画面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
(4)统一是相对的,变化时绝对的,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使画面各部分成为一个变化统一的整体。
在静物写生时要注意:
(1)构图饱满。(2)主体突出。(3)上下、左右位置均衡。(4)有高低起伏变化。(5)有聚散关系。(6)有空间关系等。
五
布置作业:1正方体(结构素描)
2圆球体明暗素描以及找出(三大面和五大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