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摸底卷02(江苏专用)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睢县地处豫东平原,面积926平方+米,人口约86万,是传统农区。2012年,该县从福建省晋江市引进第一家制鞋企业。目前,当地的制鞋企业已达80多家,生产多种畅销品牌,鞋材本地配套率超过90%,年产鞋上亿双,产值上百亿元。据此完成1-3题。
1.2012年,第一家制鞋企业入驻雅县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可能是( )
A.资金不足 B.订单减少 C.配套率低 D.运输不便
2.与晋江市相比,睢县发展制鞋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丰富 C.当地市场广 D.原料较充足
3.如今,睢县制鞋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全自动成型生产线,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原料消耗 B.缩减工厂用地
C.改善生产环境 D.提高产品利润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落户东北乡镇地区,因这些落户企业每年在农作物播种和收获时为员工各放一个月假,故被标为“两假企业”,据此完成4-6题。
4.“两假”开始时间分别是( )
A.2月中旬、7月中旬 B.4月中旬、9月中旬
C.6月中旬、11月中旬 D.8月中旬、次年1月
5.“两假企业”每年为企业员工放两个月假是为了( )
A.促进农业发展 B.扩大消费市场
C.吸引当地劳动力 D.提高科技水平
6.“两假企业”对东北乡村振兴的影响有( )
①促进农民就业 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③加快农村空心化 ④减少农业土地闲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是黑龙江省2015年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反映近些年的一般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影响该省57岁以上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受教育程度 B.经济状况
C.性别差异 D.婚姻状况
8.该省57岁以上人口流出最多的月份是
A.5~6月 B.7~8月
C.9~10月 D.11~12月
9.该省57岁以上流出人口迁住量最多的城市是
A.厦门 B.桂林
C.三亚 D.昆明
我国某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利用有限的井水灌溉部分耕地。下表为该村灌溉地与非灌溉地主要作物收获量。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村庄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11.该村庄小麦灌溉的主要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中a、b、c示意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据图示信息判断,①②③④四地地租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该城市功能用地布局合理,试判断早上7:00—8:00最可能拥堵的路段是
A.道路Ⅰ自北向南路段 B.道路Ⅰ自南向北路段
C.道路Ⅱ自东向西路段 D.道路Ⅱ自西向东路段
为了节约耕地和抵御外敌,历史上贵州省的村落常依山而建。下图示意该省解放前大洋溪村(今已废弃)和现在大洋溪村位置。据此完成14-15题。
14.影响解放前大洋溪村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5.改革开放后,大洋溪村开始“下山”。到21世纪初,原来的大洋溪村房屋彻底遭废弃,是因为山下
A.灾害更为稀少 B.交通日益便利
C.水源更为充足 D.耕地日益肥沃
我国西南地区某干旱河谷年平均气温约21.9℃,年平均降水量约614mm,年平均蒸发量高达3640mm。河谷内发育众多的土桥景观,土桥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它发育演化过程分为萌芽期、年轻期、成熟期和消亡期四个阶段。下图示意冲沟沟底横、纵剖面。据此完成16-17题。
16.下列能正确反映土桥发育演化过程的是
A.①④③②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17.形成土桥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断裂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
伦古湖,是新疆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 尾部所形成的湖泊)。乌伦古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图示意乌伦古湖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蒸发量(E)。据此完成18-20题。
I
18.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最大的要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下渗量
19.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湖泊水位上升 B.湖水面积趋稳
C.入湖径流量不变 D.湖水盐度上升
20.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不断下降,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湖区降水量 B.湖区下渗量 C.入湖径流量 D.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贺兰山脉东坡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贺兰山森林主要是常绿针叶林,集中分布在海拔1900米至3100米之间,包括青海云杉林(林冠郁闭)和油松林。有学者运用10mx10m的样方对该地森林群落进行调查。下图示意贺兰山东坡各样方平均胸径(距地面约1.3米处乔木主干的直径)、平均树高、乔木株数和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21-23题。
21.影响贺兰山东坡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阳坡,热量丰富 B.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D.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好
22.贺兰山针叶林带
A.树木平均胸径随海拔升高而增大 B.平均树高随肴海拔增加而下降
C.物种丰富度与乔木株数呈正相关 D.乔木株数与平均胸径呈负相关
23.图中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
A.林下环境逐渐阴冷潮湿 B.农业生产影响程度加强
C.高大乔木数量逐渐减少 D.各物种之间生存竞争强烈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钢铁工业是大规模原料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复杂流程工业,企业主要以铁矿石为原料,采取高炉炼铁—转炉炼钢工艺流程(长流程),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全产业链的钢铁联合企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1960年代以来,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钢铁企业(采用电炉炼钢技术)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总部设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美国N钢铁公司,采取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炼钢工艺,成为“小钢厂”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该公司发展历程
(1)分析1960年代以来,短流程钢铁企业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的条件。
(2)推测短流程炼钢厂的布局特点,并说明理由。
(3)在全球性钢铁过剩下,与全美其它钢铁企业相比,N公司利润最高的原因。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图甲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表乙为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变化与部分环境因子的关联度(数值越大表示关联度越高)。
(1)描述1969—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的主要变化特征。
(2)指出1969 —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分析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地表径流的影响。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我国而言,入春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天文上的入春,时间是统一的,也就是在立春节气之后。另一个是气候上的入春,各地时间都不相同,入春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根据这一标准,气候工作者绘制了我国34°N以北地区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分布图(下图)。
(1)说明图中东部地区南北入春日期差异的原因。
(2)分析M地入春日期较早的原因。
(3)指出山东省入春日期的东西差异,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CBDBC CBDCB ADBBB CDBDC BDA
二、非选择题:
24.(1)(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汽车、机器等)进入报废期,废钢资源增加,废钢价格下降;工艺流程短,生产规模较小,投资小;短流程钢铁企业环境污染较轻,(政府)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2)以废钢为主要原料,需靠近钢铁消费市场/靠近大城市,人口较稠密地区;以电力为动力,需靠近拥有丰富廉价电力资源的地方/靠近能源成本较低地区;废钢运输及产品运出,需靠近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区;生产过程较清洁,需水量大,可靠近城区、河流布局。
(3)生产规模小,占地面积小,土地成本较低;(不需要投资焦炉、高炉及相应辅助设备),固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原料投入、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绿色、清洁,环保设施投入少(或不需要环保设施投入);生产灵活,可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市场需求量大/市场竞争力强;技术进步,工艺流程先进,产品附加值高。
25.(1)H-AS、M-AS面积呈减小趋势,L-AS面积呈增加趋势;1986一2000年间变化幅度量大。
(2)覆盖度下降;长江源区城气温上升,燕发量变大,相对湿度改变,一定程度改变了高寒草原的寒冷、湿润的生长环境,引起高寒草原退化;区内人口数量增加,载畜量增加(过度放牧),加大对高寒草原的破坏。
(3)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覆盖度降低),截留的降水减少,下渗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调剂能力降低,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
26.(1)3月至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但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北方,气温由南向北依次升高到10℃以上。
(2)地表沙漠广布,比热容小,升温快;深居内陆,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晴天多,日照强,升温快。
(3)西部比东部人春早。西部大陆性强,春季升温快;东部海洋性强,春季升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