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二则)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汇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寓言四则(二则)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汇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3 10: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寓言四则(二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讲解】
1、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身亡所寄:“亡”通“无”,没有。
2、一词多义
奈何
(1)奈何忧崩坠乎:为什么
(2)奈地坏何:拿……怎么办

(1)有闻而传之者:动词,听见
(2)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1)及其家穿井:代词,指“丁氏”
(2)奈何忧其坏:代词,指“大地”
(3)其人曰:代词,那

(1)宋之丁氏:助词,的
(2)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3)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的标志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向
(2)闻之于宋君: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
(3)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

(1)日月星宿:名词,太阳
(2)终日在地上行止:名词,每天
3、词类活用
因往晓之:使动用法,使……明白。
4、古今异义
(1)因往晓之
古义:于是,就
今义:原因
(2)因往晓之
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
(3)若屈伸呼吸
古义:你
今义:如果
(4)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
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5、特殊句式
倒装句
奈地坏何?(地坏奈何)地如果崩塌了怎么办呢?其中“奈何”是固定搭配,为何,为什么,拿……怎么办。
【对点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无,没有 (《杞人忧天》)
B.家无井而出灌汲。 汲:从井里取水 (《穿井得一人》)
C.屠自后断其股。 股:屁股 (《狼》)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答案】C
【详解】
C. 屠自后断其股。股:大腿。故选C。
2.对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平凡的人)
B.奈何忧崩坠乎?(怎么,如何)
C.穿井得一人。(挖掘,开凿)
D.国人道之。(讲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在语段中解释词语。凡人:平常人;一般人;指人世间的人,对仙人或神而言。本题的“凡人”应该指世间的人。A项解释有误,故答案为A。
点睛:在语段中解释词语,不能解释其词语的原本意思,一定要结合语境来解释这个词的具体含义。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二章)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列子《杞人忧天》)
译:祀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
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译: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的翻译。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句中的“国”指的是“国都”,不是指“全国”。D项翻译有误,故答案为D。
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舍弃 ( 《世说新语》二则)
B.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改变 ( 《论语》十二章)
C.其一犬坐于前。 犬:狗 ( 蒲松龄《狼》 )
D.不若无闻也。 不若:不如 ( 《穿井得一人》 )
【答案】C
【详解】
C.句意: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故选C。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狼》) 洞:洞穴
B.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若:你
C.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舍:同“释”,消除
D.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夺:改变
【答案】A
【详解】
A.“一狼洞其中”的“洞”解释为: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打洞。故选A。
6.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狼》
B.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诫子书》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论语》
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讲述。《穿井得一人》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是“以……为乐”的意思,不是“快乐”。故答案为C。
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狼》)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诫子书》)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闻:知道(《穿井得一人》)
D.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簇:簇拥(《潼关》)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A.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犬:像狗一样。选项正确。
B.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选项正确。
C.举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使……知道。选项错误。
D.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得得的马蹄声。簇:簇拥,聚集。选项正确。
故选C。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C.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D.求闻之若此《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答案】C
【详解】
A.舍:同“释”,解除、消除;/舍弃。
B.为:动词, 做,当/介词,意思是“替”。
C.如:两个“如”都解释为“像,如同”。
D.闻:名词,传闻/动词, 知道,听说,这里解释为“使知道”。
故答案选C。
9.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答案】D
【详解】
例句:“又有忧彼之所忧者”的“之”解释为: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之”解释为:代词,它;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的“之”解释为:音节助词,无意义;
C.“有闻而传之者”的“之”解释为:代词,它;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之”解释为: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D。
10.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国人道之(_____)
②身亡所寄(_____)
③其人舍然大喜(_____)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得一人之使
D.因往晓之
(3)下列对文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调查研究,对于传言都不能相信,只有亲身观察、研究得来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B.《杞人忧天》这则寓言也可看作是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愚人自扰之”。
C.“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D.寓言的特点往往是篇幅较为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所选的两篇文言寓言就体现了这些特点,且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4)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5)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答案】
(1)①说,讲②通“无”,没有③通“释”,解除,消除
(2)C
(3)A
(4)示例:(1)能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 (2)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虽然不够科学,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5)你跨步、跳跃,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道:讲,说;亡:无,没有。
(2)试题分析:ABD三项中的“之”为代词,C项中为助词。故选C。
(3)试题分析:A项,“对于传言都不能相信,只有亲身观察、研究得来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过于绝对;B项正确;C项正确;D项正确。故选A。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杞人忧天”的认识,从积极地角度分析,应该从“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勇于探索的精神”等角度阐述即可。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若”翻译为:你;“躇步跐蹈” 翻译为:跨步、跳跃。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1.阅读《杞人忧天》,回答问题。
杞国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亡:同“无”,没有)
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
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伤害)
(2)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人舍然大喜 太丘舍去
B.日月星宿 吾日三省吾身
C.终日在天中行止 止增笑耳
D.因往晓之 求闻之若此
(3)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答案】
(1)C
(2)D
(3)C
【分析】
(1)C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若:你,人称代词。
(2)A 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舍去:舍弃;B 太阳/每天;C 整/只;D 代词。
(3)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C项,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制定计划,并不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点睛】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依托,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