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是什么暑期训练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声音是什么暑期训练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23: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声音是什么暑期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关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声音由振动产生的
B.空气可以传声
C.固体可以传声
D.固体传声的速度大于空气传声的速度
2.已知空气、水、铝管中声速分别为340m/s、1500m/s、5000m/s;并且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人们才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那么,当含水铝管的长度至少为下列哪个数据的时候,敲击铝管的一端,耳朵贴在铝管另一端的人才能听到三次敲击声(  )
A.约36.5m B.约44m
C.约214.3m D.约294.8m
3.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B.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C.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D.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4.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在任何情况下都为 340m/s
C.在 100m 赛跑的终点计时员,以听到声音开始计时会降低运动员的成绩
D.不能够利用回声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5.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可以用两种方法使它发声:(1)拿小棒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2)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关于这两种方法发出声音的声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方法(1)中是小棒 B.方法(1)中是瓶中的水
C.方法(2)中是嘴 D.方法(2)中是瓶中的空气柱
6.距离爆炸点6千米处的某人,先后两次听到爆炸的声音,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声波经水平直线传播而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经过空中云层反射而来的。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两次听到的爆炸声间隔时间为11.7秒,则云层的高度约为
A.4千米 B.6千米 C.8千米 D.10千米
7.用牙轻咬住筷子的一端,用手指轻敲另一端,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右手握住筷子,使筷子不与牙齿接触,保持筷子的位置不变,手指仍像前次一样敲击筷子,比较两次的敲击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声音响些,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好些
B.第二次声音响些,说明气体传声比固体传声好些
C.第一次声音响些,说明气体传声比固体传声好些
D.第二次声音响些,说明同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好些
8.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以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以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察觉快艇启动的先后是
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9.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
D.声波就是声源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二、填空题
11.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________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__也能传声。(均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12.如图所示,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若将此实验移至月球上能否看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的现象?答: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13.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盖上玻璃罩,然后把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说明______,本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______。(选填“转换法”、“科学推理法”)
14.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______发出的,琴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15.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宇、小明、叶子和小红所在的四人物理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一系列实验,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扬声器上做上一些碎纸屑,打开扬声器播放音乐,他听到音乐声的同时,看到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 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叶子和小红在鱼缸附近拍手,看到水中的金鱼被惊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 ______ 和 ______ 等介质中传播。
(3)小明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在抽气机抽气过程中,听到闹铃声 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成“不变”),通过推理得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 ______ 传声。
16.一列高速列车甲以速度14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与之相邻的另一平直轨道上的高速列车乙正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迎面驶来。甲车司机拉响汽笛,发出两声短促的汽笛声,发出汽笛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恒为340m/s,两车未相遇,则乙车接收到这两次汽笛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17.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机械钟,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声音,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的图示位置后(如图所示),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像光一样可以发生______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
18.某两位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用正在输送水的直铁管到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管道的一头敲了一下,使铁管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另一位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音。如果铁管只有大约20米左右时,则只能听到______次响声;如果铁管很长时,要让对面的同学听到两次响声,则铁管长度需要不少于______米;如果要让对面的同学听到三次响声,则铁管长度需要不少于______米(取空气中的声度为340m/s,水中的声速1500m/s,铁中的声速5000m/s)。
19.表中列出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声音传播的一些规律,认真分析,
请写出两条你发现的规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0.古代士兵为了防止敌人偷袭,常采用“伏地听声”的方法及早听到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用力打鼓时,我们能听到鼓声;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鼓面,鼓声消失了。请你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给小组其他同学解释“鼓声为什么会消失”。
22.图所示漫画中,甲同学判断乙同学说谎依据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23.如图(a)所示,小明和小华同学合作测量声速。实验中小华应___________(选填“听枪声”或“看枪烟”)开始计时,听到声音时结束计时。
如图(b)所示,是一种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使用说明书如下,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______毫秒。
(2)一同学想验证“声速随传声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于是他把铜铃固定在图(b)所示位置(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打开实验室空调提高室内温度后敲打铜铃。若该结论是正确的,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会___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00毫秒,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数)。
24.爱我育华物理实验小组对声音进行一系列探究:
(1)真空罩实验
①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
②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大。
③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 ______。
④结论:______。
⑤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科学推理法”)。
(2)音叉实验
①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的乒乓球跳起,这说明______能够传播声音。
②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的实验,乒乓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跳起。
(3)敲桌子实验
如图丙,用相同的力度敲桌子,第一次在空气中听,第二次耳朵贴在桌子上听; 结果第_____(选填“一或二”)次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答案
1.D 2.C 3.A 4.D 5.D
6.A 7.A 8.B 9.B 10.D
11.340 气体 液体 12.转换法 能
13.变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科学推理法 14.振动 空气
15.振动 液体 固体 变小 不能 16.false
17.反射 响度 18.1 36.5 214.3
19.同一介质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10.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1.敲击鼓面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鼓面停止振动,所以声音就会消失
2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看枪烟 0 B 333.3
24.听不到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科学推理法 空气 不能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