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课时同步训练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声的利用》课时同步训练 2020-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23: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声的利用》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 B.增强声波反射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
2.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这样做的其目的是(  )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改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位观众都能听清楚
3.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第四期大型联动环节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蝙蝠和海豚都利用哪一种原理来确定方位?如果你是现场嘉宾,你会选下面哪个答案(  )
A.发出超声波“回声定位”
B.发出次声波“回声定位”
C.发出频率为20至20000Hz的声音“回声定位”
D.发出红外线“定位”
4.如图所示的超声波应用事例中,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  )
A.声呐
B.超声波清洗器
C.超声波焊接器
D.超声波钻孔机
5.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对积雪很厚的雪山发声促使其雪崩
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
C.用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用超声波击碎患者体内的结石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回声定位的是(  )
A.蝙蝠夜间进行觅食 B.捕鱼船的声呐系统
C.医学上的超声洗牙 D.倒车雷达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根据响度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
C.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8.下列关于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会逐渐变低 B.响度会逐渐变小
C.音色会逐渐变差 D.速度会逐渐变慢
9.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站在圜丘上说话时,声音传播得更快
D.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10.我们在房间内说话感到比在室外说话响亮,这是因为(  )
A.人在房间里说话时,嗓门会变大
B.在房间里说话时音调会变高
C.墙壁把杂音全部都吸收了
D.在房间里说话时,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11.如图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s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12.声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B.利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
C.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D.人们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的深度和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13.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倒车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下列物理知识中的哪几项①声的反射②超声波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④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A.只有③ B.只有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4.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利用声波传递   。在安静环境里你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比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要   。
15.一只船在海上行驶,船上发出一鸣笛声,旅客在4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已知声速为340m/s,如果船鸣笛后马上停止行驶,求悬崖与船的距离是   。若鸣笛的同时,船以20m/s的速度向前行驶,悬崖与听到回声处的距离   m。
16.小枫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小实验,A是一根一端固定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过一个滑轮连着一个小盘B,在小盘中逐渐增加小石子,用同样大小的力弹橡皮筋就能弹出不同的声音。请你解释:这些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在加石子的过程中橡皮筋的   发生了变化,导致橡皮筋振动时的   不同;若盘中不增加小石子用不同的力弹橡皮筋,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橡皮筋振动的   不同。
三.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不变)
(1)汽车第一次收到超声波信号时,距测速仪多远?
(2)汽车行驶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能不能向月球发射超声波信号来测量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呢?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解:大会礼堂和大剧场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蜂窝状,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
故选:A。
2.解:电影院的空间距离较大,当声音在剧场内传播时,遇到墙壁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由于剧场较大,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的时间差会大于0.1s,人耳会分辨出来,这样就会造成剧场内的声音非常嘈杂,使人听不清楚原声。所以将剧场的墙壁修得粗糙不平,以此来减弱声音的反射,使人能听清楚原声。
故选:A。
3.解:AB、蝙蝠和海豚是利用发射和接受超声波,即回声定位的方法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的,发出超声波“回声定位”,次声波不能“回声定位”,故A正确,B错误;
C、发出频率为20至20000Hz的声音,不是超声波,不能“回声定位”,故C错误;
D、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由题意可知,不是利用红外线,故D错误。
故选:A。
4.解:声呐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和超声波钻孔机都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电动牙刷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A、对积雪很厚的雪山发声,声音传递的能量可能引起雪崩,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清洗钟表,是通过超声波引起钟表零件上污垢的振动而脱落,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彩超观察胎儿,是通过超声波传递的信息来获取体内胎儿的生长情况,故C符合题意;
D、由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使体内结石振动而被“击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解:A、蝙蝠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猎物后会发生反射,蝙蝠根据回声捕捉猎物,属于回声定位,故A不符合题意;
B、捕鱼船利用声呐测船与鱼的距离,是利用回声测距,属于回声定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医学上的超声洗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与回声没有关系,故C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向障碍物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会发生反射,属于回声定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故A错误;
B、往水瓶中倒水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倒的水越多,音调就越高,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已装满,利用声音获得了信息,故B错误;
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声的响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8.解:
A、音调由发声体的转动频率决定,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响度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发声体与人耳的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小,故B正确;
C、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不会改变,故C错误;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只要介质的种类和温度不变,声速就不会改变声音,故D错误。
故选:B。
9.解: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形成回声的音效效果,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解:原声和回声时间差如果小于0.1s,人耳就不能将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而是将原声和回声叠加在一起,使声音加强,所以我们感觉在房间内说话感到比在室外说话响亮。D正确。
故选:D。
11.解:
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1=×0.6s=0.3s,
由v=可得距测速仪s1=v波t1=340m/s×0.3s=102m;故A错误;
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1.8s﹣1.4s)=0.2s,
由v=可得距测速仪s2=v波t2=340m/s×0.2s=68m;故B正确;
CD、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s=s1﹣s2=102m﹣68m=34m,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t=1.6s﹣0.3s=1.3s,
汽车的速度v==≈26.15m/s,故CD正确。
故选:A。
12.解:A、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
C、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人们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的深度和海底的地形特征等,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13.解: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获得一些信息。所以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超声波、回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没涉及到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部分。
故应用的物理知识有①声音的反射;②超声波; 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4.解: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在噪声大的环境中会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会导致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跳动加快,所以在声音过大的情况下会使脉搏增加。
故答案为:信息;少。
15.解:
(1)笛声从发出到悬崖的时间:
t=×4s=2s,
由v=可得悬崖与船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2)如图所示,若船在A点鸣笛的同时,船以20m/s的速度向前行驶,至B点听到回声,C为悬崖位置:
经过时间t′听到回声,该时间内船行驶的距离:
s船=v船t′,
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
由图可知,
2s1=s声+s船=v声t′+v船t′=2×680m,
340m/s×t′+20m/s×t′=2×680m,
解得:t′=≈3.78s,
听到回声处距悬崖的距离:
s2=s1﹣s声=680m﹣20m/s×3.78s=604.4m。
故答案为:680m;604.4。
16.解:当小盘中逐渐增加小石子,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不同,会导致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当用不同力量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不同,所以响度也会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松紧程度;频率;响度;振幅。
三.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7.解:
(1)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1=s=0.3s,
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1=v声t1=340m/s×0.3s=102m;
(2)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t2==0.2s,
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2=v声t2=340m/s×0.2s=68m;
由图知,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经过时间差(即汽车行驶的时间):t=1.6s﹣0.3s=1.3s,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即汽车行驶的距离):s=s1﹣s2=102m﹣68m=34m,
汽车的速度:v==≈26.2m/s。
(3)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这种测量法不能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1)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2)汽车的速度约为26.2m/s;
(3)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不能,因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