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3 09: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怎样评价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奸臣吗?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景象
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一、曹操的时代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灾频发,各地起义不断……
其中,“黄巾起义”规模最大
为镇压起义,汉灵帝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
平定黃巾起义後,地方長官不交回权力,形成地方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
二、曹操的经历
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
——翦伯赞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奉天子而征四方,奉天子以令不臣)
重视人才
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公(指曹操)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指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澡俨)。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三国志·魏书》
经济:大兴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解决军粮问题。
我兵多粮足,实力强大,但曹操最近在扩展实力,不能让他得逞,趁此机会,我要吞掉他。
拿下袁贼,我就能一统北方,继续我的雄图大业!
官渡之战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渡之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乌巢
官 渡 之 战
{ED083AE6-46FA-4A59-8FB0-9F97EB10719F}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 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说一说
曹操击败袁绍后,赋诗言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统一天下(全国)
曹操
曹操
刘备
孙权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孙、刘联军

赤壁
大战
20万人
5万人
赤 壁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议一议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
为何在赤壁之战中,兵力强盛的曹操会失败了呢?
曹军不习水战,采取错误的战术
曹操自恃兵强,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采取了正确的战术
曹操失败的原因: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皇,国号汉,史称蜀。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定都建业。
成都
洛阳
建业



赤壁
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屯田、兴修水利,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发展
开发江南;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三、国家的励精图治

兴修水利,奖励农耕;
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翻车
屯田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曹魏重视农耕
魏国治国措施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吴国船只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治国措施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蜀国治国措施
依据本课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国鼎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蜀吴
袁绍、曹操、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9年
怎样评价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真的就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奸臣吗?
评价历史人物的首要标准:
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1、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 )
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州 ( )
2、下列成语的谜底均为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
凿壁偷光 ( )
孔雀收屏 ( )
展翅翱翔 ( )
3、知识抢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3)“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自不量力
有借无还
孔 明
关 羽
张 飞
罗贯中
刘备、关羽、张飞
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