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021年秋教科版科学精选课件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7课时 总结我们的认识
总结我们的认识
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
1
弯曲的岩层
2
长白山天池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4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还认同
当初自己的猜测吗?如果不认同,请你们说一说现在是怎样认识的。
图片编号 地形地貌 形成的主要原因
1 弯曲的岩层
2 长白山天池
3 敦煌的雅丹地貌
4 黄土高原高上的沟壑
5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地震(岩层受到挤压)
火山喷发
风的作用
水(降雨)的作用
水的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这种现象就是侵蚀。
我们知道了雨水对土地具有侵蚀作用,那么怎样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呢?
实验材料
植物对侵蚀的影响
湿润且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覆盖的土、一侧有孔的塑水槽、降雨器、水
◆泥土代表土地。
◆覆盖在表面的植物模拟土地上种植的植物。
◆喷水器喷出的水模拟雨水 。
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
如何保证实验的 ?
不同条件:一个小山丘有植物覆盖
一个小山丘没有植物覆盖
相同条件:同样的小山丘模型
同样的降雨量
同样的高度进行“降雨”
实验步骤:
1.动手制作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2.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顶部喷水,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3.比较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
1.小组分工合作。
2.实验中“雨水”要尽量洒在土地上。
3.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对比观察两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
没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顶部被冲垮,表面形成一条条小沟,雨水带走大量的土壤。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顶部保存较为完好,并没有被冲出小沟,雨水带走较少土壤。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减小了水土的流失。
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比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程度严重。因此,保护植物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有哪些新的认识?
2.结合模拟实验,当水流过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尝试设计我们的家园应该建造在什么地形环境中?
课后作业
对应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