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鼠 ”字成语积累
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抱头鼠窜 贼眉鼠眼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象天兵天将,突然降临。
我在这儿呢!
位梦华: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是中国科学家中的第一个并且八次进入北极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北极过冬的并第一个和爱斯基摩人交朋友的人 。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探险考察,1991年他独闯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1995年他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进入北极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北极的呼唤》等。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
写作手法: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
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
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
叫跨文体的文体。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3、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的不同。
4、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三大奥秘,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2、作者写作意图。
一、给下列字词注音:
媲( pì ) 美 挑衅 ( xìn ) 迷惘 ( wǎng )
笃( dǔ ) 信 迁徙( x ǐ ) 逃窜 ( cuàn )
滑稽 ( j ī ) 啮( niè )齿 徘徊 ( huái )
二、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 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笃信:忠实地信仰。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一、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第一大奥秘:
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
繁殖过多时,旅鼠就会有许
多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
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
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第三大奥秘:
死亡大迁移
文中多次写到“我”听了丹尼斯介绍之后的反应,找出对“我”的反应描写的词语,思考一下“我”的反应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
怀疑 惊讶 迷惘 猜测 疑惑
推动情节的发展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有一天
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我”和丹尼斯 马洛拉斯先生
“我”捉到一只旅鼠。
“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
丹尼斯就旅鼠奇特的行为发表了他的感想。
一、繁殖力惊人——动物世界之最。
二、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 行为。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群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用记叙文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波澜起伏,有趣隽永。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
对话的详略。
第一大奥秘,我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
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气氛与前不同,行文显出波澜。
第三大奥秘,“我”反复的谈论,再三发问,反复制造、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
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第一代(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
第二代(详)
第三代,第一、二胎(详);……
第四代,第一胎(详);第二至七胎概说总数,
第五、六、七、八代只说总数,
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
+
=>
=>
=>
=>
=>
=>
=>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有过百万后代。
你们来吃我啊!
我不怕你们!!
旅鼠的繁殖具有周期性,当繁殖过多时,就会有自杀行为。(如停止进食、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改变毛色吸引天敌等等)
死亡大迁移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第四,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身上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你能不能举出几种动物的例子?
北极的旅鼠在数量的年份,会集体奔向海洋跳海自杀,在南极,鲸鱼也会集体自杀。鲸的“集体自杀”现象是生物界的一大奥秘,虽在南大洋没有发现,但在世界其他海洋早有发生。人们曾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波浪滚滚的近岸海面,突然会出现成群的巨鲸,少则几十头,多则上百头,甚至数百头。它们朝着一个方向,沿着一条路线,集体冲向海滩,自取灭亡。人们对此无能为力,阻挡也阻挡人住,想救也救下了,只好任凭它们一个劲地向岸边冲去。那种死不回头的傻劲,真是令人费解。
在1万多年前正是地球上寒冷的冰河时期,北冰洋上的浮冰冻结得厚厚的,经久不化,南来的风又把西伯利亚和北非的大量尘土带到这里,从而在冰面上沉积了一层厚达几米至几十米的沙土层,飞鸟则带来了植物的种籽。当夏季来临时,这奇异的冰原也会草木青青,一片生气,许多适于寒冷气候的北极牦牛、北极羚羊以及旅鼠都有可能在这里生活。 向北跳入巴伦支海的旅鼠也许正是为了寻找当年曾经存在过的冰原。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研究者们提供更充实的证据。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都是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旅鼠自杀就像屡有发现的鲸类自杀一样,与一种目前尚不明了的纯生物学机制有关,而与北极冰原是否存在毫无关系。
《美国科学周报》上的一篇文章,芬兰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奥利维尔·吉尔格和艾尔卡·汉斯基,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的班诺特·括斯特勒尔宣布,他们在经过长达15年的观察之后解开了旅鼠数量定期剧增及骤减的奥秘。3位科学家称,旅鼠根本就不是死于“集体自杀”,而是作为自己的4大天敌:白鼬、北极狐、雪和一种叫做长尾贼鸥的海鸟的盘中餐而死去的。过去15年,研究人员发现,旅鼠及其近亲鼠类的数量一旦迅速扩张,其规模可以达到原先的100甚至1000倍。
旅鼠数量的剧增和骤减每四年都会准时重复一次。而在整个循环中,起决定作用的动物是白鼬。白鼬的特殊之处在于旅鼠是它惟一的食物来源。而北极狐、雪?和长尾贼鸥则是“多面手”,他们只在旅鼠的数量相当多之后,才会开始吃这种小动物。研究人员发现,当旅鼠数量开始增多时,白鼬虽然也会相应增多,但其增多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旅鼠,于是旅鼠的数目逐渐超过白鼬的捕食能力。这时候,北极狐、雪?和长尾贼鸥就会加入捕食旅鼠的行列,直到白鼬的数量赶上了旅鼠,由于4种动物一起捕食,便造成了旅鼠的大幅减少。
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或搜集到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