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五)名著阅读导读导练 《朝花夕拾》 (学生版+教师版+讲演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五)名著阅读导读导练 《朝花夕拾》 (学生版+教师版+讲演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3 08:22:53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暑假辅导班机构专用教学课件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一、新课预习
二、强化练习
内容摘要
主要人物
艺术特色
专题探究
真题演练
一、新课预习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借此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
内容摘要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情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这些文章虽然并非专为少年儿童而写,但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本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其余九篇分别为:
1.《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已捉到的猎物,总是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我”以为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隐鼠。这篇文章借“猫”这种动物,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内容摘要
2.《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阿长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特点;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3.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时代中国儿童的可怜处境。
内容摘要
4.《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中是一个节日。文章通过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
无常是作者儿时在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到的一个形象,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板。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内容摘要
6.《父亲的病》
文章重点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7.《琐记》
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鲁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内容摘要
8.《藤野先生》
主要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赞扬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9.《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断,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内容摘要
1.阿长(长妈妈)
人物特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唠叨,愚昧无知,善良纯朴,关心孩子。
主要事件:阿长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谋死隐鼠,喜欢“切切察察”,
睡相不好,正月初一早上让“我”说“恭喜”并吃福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不辞辛劳地给“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2.藤野先生
人物特点:中规中矩,略显古板,不拘小节,关心学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没有民族偏见。
主要事件:订正“我”的讲义、纠正“我”的解剖图、向“我”询问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送“我”照片惜别。
主要人物
3.范爱农
人物特点:不满黑暗社会、愤世嫉俗、追求革命、正直倔强。
主要事件:同乡会争执、故乡叙旧、看光复后的绍兴、报馆案风波。
4.陈莲河
人物特点:狡猾、道貌岸然、贪婪。
主要事件:开荒唐的药方。
5.衍太太
人物特点:奸诈、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主要事件: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主要人物
1.选取生活细节,以小见大
作者常选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能写出事件的本质。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可谓入木三分。
2.多用反讽手法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的批判和讽刺。
艺术特色
3.人物形象鲜明
作者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旧学老先生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朴素农妇阿长、《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等。
艺术特色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不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的隔膜感。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
探究示例
鲁迅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但也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追忆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述了阿长名称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睡相不好、讲“长毛”的故事、给鲁迅买《山海经》等内容。文中重点描述了长妈妈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事。
专题探究
长妈妈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同时鲁迅儿时也有玩耍的乐园——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儿时心中的乐园,它满载着鲁迅童年时美好的记忆,有美景,有昆虫,有植物,有美女蛇的传说,还有捕鸟的乐趣,这些都令鲁迅难以忘怀,回味无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写了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有趣场景,充满了童趣。
然而,鲁迅的童年也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五猖会》一文中,七岁的鲁迅要随家里人去六十多里外的东关看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鲁迅的心目中是一个盛事,他自然十分兴奋。可父亲偏偏在这时要求他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他去看会。文章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父亲的不解
专题探究
与埋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追忆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杀害的往事,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总之,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打开了他的童年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他的童年既有快乐又有烦恼;既有对长妈妈的感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有对强制的封建教育的厌烦与不解。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任选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专题探究
探究示例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寿镜吾老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文中这样描述寿镜吾老先生:
①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②“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
专题探究
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③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④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⑤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写寿镜吾老先生着墨不多,仅仅抓住几个特点,简单勾勒,就描绘出一位特别的私塾先生。无论语言、动作,还是神态,都惟妙惟肖、传神动人,
专题探究
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写这样一个人物,写得轻松自然,完全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的,语言幽默、有趣。
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试将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研读,思考鲁迅对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专题探究
探究示例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真实地记录了鲁迅童年的生活与内心体验。《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如在《五猖会》里,七岁的鲁迅正在高高兴兴地准备到东关镇上看五猖会时,他的父亲却要求他背《鉴略》。鲁迅在结尾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可见其对童年的鲁迅内心构成的伤害。
专题探究
总之,鲁迅先生坚决反对刻板的、毫无生气的填鸭式的封建教育,反对死读书,反对以各种形式束缚和禁锢学生思想、压制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的做法,主张鼓励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今社会,虽然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人口众多,入学、就业的压力大,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成才观、价值取向,很多学校、老师、家长都拼命地夺取孩子的时间,压制他们的天性。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特长班,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今天看来,鲁迅的这些儿童教育观念仍有借鉴意义。
专题探究
1.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父亲的病
②示例: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③示例:“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真题演练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或感激、歉疚、怀念)。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真题演练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______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
阿长(长妈妈)
真题演练
(2)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B
【解析】表述有误,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的是《无常》,《五猖会》则指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真题演练
二、强化训练
1.填空。
(1)《朝花夕拾》是一本__________集,全书共收入十篇文章,外加一篇《_________》,一篇《_________》,都是鲁迅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作品。
(2)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3)《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中给“我”送《山海经》的是________;帮“我”修改讲义并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是___________;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言诬陷“我”的是___________。
散文
小引
后记
童年
少年
青年
无常
阿长
藤野先生
衍太太
1.填空。
(4)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同学,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成为好友,这位朋友是_________。
(5)在《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_____》。
(6)《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一文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范爱农
狗·猫·鼠
琐记
天演论
2.根据所给语句,在横线上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____________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____________
范爱农
寿镜吾先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B
【解析】B.《五猖会》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强权教育扼杀孩子天性的强烈谴责。《无常》中嘲讽了“正人君子”。
4.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D
【解析】D项中的内容在《故乡》中有体现,但《故乡》出自《呐喊》。
5.下列表述与《朝花夕拾》的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C
【解析】C.《无常》中说“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作者批判的是知识分子的“虚伪”,而不是“恶毒”。
6.片段阅读。
现在的人一般都知道无常有黑白之分,无常还戴着二尺来高的帽子,帽子上写着字,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很简单的八个字却体现了人们期望“生活幸福,腰缠万贯”的普遍愿望。
从以上文字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也比较喜欢白无常。你能说说鲁迅喜欢他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当时的庙会中,白无常是个很出风头的角色,鲁迅认为他“不但活泼而且诙谐”,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
7.你准备为七年级学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______和⑤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A、F
I、J
D、E
深沉的情感
理性的批判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
(五)名著阅读导读导练
《朝花夕拾》
一、新课预习
内容摘要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借此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情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这些文章虽然并非专为少年儿童而写,但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本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其余九篇分别为:
1.《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已捉到的猎物,总是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我”以为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隐鼠。这篇文章借“猫”这种动物,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阿长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特点;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3.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时代中国儿童的可怜处境。
4.《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中是一个节日。文章通过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
无常是作者儿时在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到的一个形象,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板。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父亲的病》
文章重点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7.《琐记》
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鲁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8.《藤野先生》
主要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赞扬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9.《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断,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主要人物
1.阿长(长妈妈)
人物特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唠叨,愚昧无知,善良纯朴,关心孩子。
主要事件:阿长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谋死隐鼠,喜欢“切切察察”,
睡相不好,正月初一早上让“我”说“恭喜”并吃福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不辞辛劳地给“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2.藤野先生
人物特点:中规中矩,略显古板,不拘小节,关心学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没有民族偏见。
主要事件:订正“我”的讲义、纠正“我”的解剖图、向“我”询问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送“我”照片惜别。
3.范爱农
人物特点:不满黑暗社会、愤世嫉俗、追求革命、正直倔强。
主要事件:同乡会争执、故乡叙旧、看光复后的绍兴、报馆案风波。
4.陈莲河
人物特点:狡猾、道貌岸然、贪婪。
主要事件:开荒唐的药方。
5.衍太太
人物特点:奸诈、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主要事件: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艺术特色
1.选取生活细节,以小见大
作者常选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能写出事件的本质。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可谓入木三分。
2.多用反讽手法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的批判和讽刺。
3.人物形象鲜明
作者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旧学老先生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朴素农妇阿长、《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等。
专题探究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不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的隔膜感。
探究示例
鲁迅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但也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追忆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述了阿长名称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睡相不好、讲“长毛”的故事、给鲁迅买《山海经》等内容。文中重点描述了长妈妈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事。
长妈妈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同时鲁迅儿时也有玩耍的乐园——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儿时心中的乐园,它满载着鲁迅童年时美好的记忆,有美景,有昆虫,有植物,有美女蛇的传说,还有捕鸟的乐趣,这些都令鲁迅难以忘怀,回味无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写了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有趣场景,充满了童趣。
然而,鲁迅的童年也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五猖会》一文中,七岁的鲁迅要随家里人去六十多里外的东关看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鲁迅的心目中是一个盛事,他自然十分兴奋。可父亲偏偏在这时要求他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他去看会。文章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父亲的不解
与埋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追忆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杀害的往事,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总之,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打开了他的童年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他的童年既有快乐又有烦恼;既有对长妈妈的感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有对强制的封建教育的厌烦与不解。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任选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探究示例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寿镜吾老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文中这样描述寿镜吾老先生:
①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②“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
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③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④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⑤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写寿镜吾老先生着墨不多,仅仅抓住几个特点,简单勾勒,就描绘出一位特别的私塾先生。无论语言、动作,还是神态,都惟妙惟肖、传神动人,
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写这样一个人物,写得轻松自然,完全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的,语言幽默、有趣。
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试将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研读,思考鲁迅对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探究示例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真实地记录了鲁迅童年的生活与内心体验。《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如在《五猖会》里,七岁的鲁迅正在高高兴兴地准备到东关镇上看五猖会时,他的父亲却要求他背《鉴略》。鲁迅在结尾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可见其对童年的鲁迅内心构成的伤害。
总之,鲁迅先生坚决反对刻板的、毫无生气的填鸭式的封建教育,反对死读书,反对以各种形式束缚和禁锢学生思想、压制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的做法,主张鼓励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今社会,虽然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人口众多,入学、就业的压力大,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成才观、价值取向,很多学校、老师、家长都拼命地夺取孩子的时间,压制他们的天性。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特长班,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今天看来,鲁迅的这些儿童教育观念仍有借鉴意义。
真题演练
1.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①父亲的病
②示例: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③示例:“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或感激、歉疚、怀念)。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______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朝花夕拾
阿长(长妈妈)
(2)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B
【解析】表述有误,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的是《无常》,《五猖会》则指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强化训练
1.填空。
(1)《朝花夕拾》是一本____散文______集,全书共收入十篇文章,外加一篇《____小引_____》,一篇《____后记_____》,都是鲁迅回忆____童年______、_____少年_____和____青年______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作品。
(2)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无常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3)《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中给“我”送《山海经》的是____阿长____;帮“我”修改讲义并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是_____藤野先生______;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言诬陷“我”的是______衍太太_____。
(4)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同学,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成为好友,这位朋友是___范爱农______。
(5)在《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狗·猫·鼠________》。
(6)《朝花夕拾》中的《___琐记____》一文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____天演论______》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2.根据所给语句,在横线上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_____范爱农_______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______寿镜吾先生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B
【解析】B.《五猖会》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强权教育扼杀孩子天性的强烈谴责。《无常》中嘲讽了“正人君子”。
4.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D
【解析】D项中的内容在《故乡》中有体现,但《故乡》出自《呐喊》。
5.下列表述与《朝花夕拾》的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C
【解析】C.《无常》中说“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作者批判的是知识分子的“虚伪”,而不是“恶毒”。
6.片段阅读。
现在的人一般都知道无常有黑白之分,无常还戴着二尺来高的帽子,帽子上写着字,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很简单的八个字却体现了人们期望“生活幸福,腰缠万贯”的普遍愿望。
从以上文字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也比较喜欢白无常。你能说说鲁迅喜欢他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当时的庙会中,白无常是个很出风头的角色,鲁迅认为他“不但活泼而且诙谐”,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
7.你准备为七年级学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______和⑤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①__
A、F
_____ 
②__
I、J
_____ 
③___
D、E
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深沉的情感_______ 
⑤_____理性的批判
________
8.2020年福建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答案】“我”渴望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详解】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一文。《五猖会》主要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因此,“我”渴望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于是“急急诵读”,想早点背下来好去看五猖会。从文章末尾的“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以看出,“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9.2020年福建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答案】“我”渴望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详解】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一文。《五猖会》主要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因此,“我”渴望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书,于是“急急诵读”,想早点背下来好去看五猖会。从文章末尾的“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以看出,“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10.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
(一)【乙】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乙】文段中“名医”看病的特点是:(1)

结合《父亲的病》全文,可以看出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2)
。(2分)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2)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和分析人物情感。
①结合内容,从“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等语句中概括答案即可。
②结合内容,从“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等语句中可知,“我”爱父亲,对父亲有愧疚。
(2)①出诊费高;草率、不负责任;药引难得。②爱父亲,对父亲有愧疚。
11.2020年吉林省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4分)
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选自《朝花夕拾》
①甲乙两位同学针对上面的语段讨论时,各自发表了看法。若你参与其中,会发表怎样的见解?(至少答出一点)(2分)
甲同学:这段话可以看出名医用药特别,有故弄玄虚之感。
乙同学:“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我觉得这话有趣,其中“的确”强调他用药形成舆论,很有影响力。
你的见解:
②在初中教材中,也学到了鲁迅与医学有关的课文。请写出篇名及与他留学生活有关的-件事。(2分)
(2)①示例:名医与大众医生对比(作比较),写出名医“用药与众不同”;“用药与众不同”,体现在药方不寻常,不用平常的药,只用难得的药;“药引”难得,常让人忙碌不已;药引难寻,大约后来还能购求到,这让作者感到很意外。(共2分,意思对即可)
②篇名:《藤野先生》;事件如:目睹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在仙台颇受优待;结识摩野先生;学习期间,藤野先生帮我订正讲义;廉野先生纠正解剖图;藤野先生询问中国女人裏脚;藤野先生关心解剖实习;我被学生千事刁难;“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等。(共2分,篇名1分;举例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说明:
12.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1分)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
(篇名)里出现过。(1分)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4分)
24.(1)衍太太
《父亲的病》
(2)示例:①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画,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②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③虚伪:怂恿阿祥打旋,却又事后装好人;④迷信: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呼喊;⑤热心:在“我”父亲去世时帮助安排后事,帮我们擦药。(任答4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辅导班六升七语文】
(五)名著阅读导读导练
《朝花夕拾》
一、新课预习
内容摘要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借此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情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这些文章虽然并非专为少年儿童而写,但写了不少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读来令人兴味盎然。本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其余九篇分别为:
1.《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已捉到的猎物,总是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我”以为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隐鼠。这篇文章借“猫”这种动物,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阿长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特点;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3.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时代中国儿童的可怜处境。
4.《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中是一个节日。文章通过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
无常是作者儿时在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到的一个形象,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板。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父亲的病》
文章重点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7.《琐记》
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鲁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8.《藤野先生》
主要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赞扬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9.《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断,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主要人物
1.阿长(长妈妈)
人物特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唠叨,愚昧无知,善良纯朴,关心孩子。
主要事件:阿长是“我”儿时的保姆,她谋死隐鼠,喜欢“切切察察”,
睡相不好,正月初一早上让“我”说“恭喜”并吃福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不辞辛劳地给“我”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2.藤野先生
人物特点:中规中矩,略显古板,不拘小节,关心学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没有民族偏见。
主要事件:订正“我”的讲义、纠正“我”的解剖图、向“我”询问中国女人的裹脚情况、送“我”照片惜别。
3.范爱农
人物特点:不满黑暗社会、愤世嫉俗、追求革命、正直倔强。
主要事件:同乡会争执、故乡叙旧、看光复后的绍兴、报馆案风波。
4.陈莲河
人物特点:狡猾、道貌岸然、贪婪。
主要事件:开荒唐的药方。
5.衍太太
人物特点:奸诈、多嘴多舌、喜欢使坏。
主要事件: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艺术特色
1.选取生活细节,以小见大
作者常选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能写出事件的本质。如《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可谓入木三分。
2.多用反讽手法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的批判和讽刺。
3.人物形象鲜明
作者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旧学老先生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朴素农妇阿长、《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等。
专题探究
专题一:鲁迅的童年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不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的隔膜感。
探究示例
鲁迅的童年是充满快乐的,但也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追忆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述了阿长名称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睡相不好、讲“长毛”的故事、给鲁迅买《山海经》等内容。文中重点描述了长妈妈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事。
长妈妈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同时鲁迅儿时也有玩耍的乐园——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儿时心中的乐园,它满载着鲁迅童年时美好的记忆,有美景,有昆虫,有植物,有美女蛇的传说,还有捕鸟的乐趣,这些都令鲁迅难以忘怀,回味无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写了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有趣场景,充满了童趣。
然而,鲁迅的童年也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在《五猖会》一文中,七岁的鲁迅要随家里人去六十多里外的东关看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鲁迅的心目中是一个盛事,他自然十分兴奋。可父亲偏偏在这时要求他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他去看会。文章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父亲的不解
与埋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追忆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杀害的往事,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总之,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打开了他的童年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他的童年既有快乐又有烦恼;既有对长妈妈的感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又有对强制的封建教育的厌烦与不解。
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范爱农等。任选一个人物,梳理各篇中描述他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学习、借鉴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
探究示例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寿镜吾老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文中这样描述寿镜吾老先生:
①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②“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
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③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④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⑤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写寿镜吾老先生着墨不多,仅仅抓住几个特点,简单勾勒,就描绘出一位特别的私塾先生。无论语言、动作,还是神态,都惟妙惟肖、传神动人,
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写这样一个人物,写得轻松自然,完全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的,语言幽默、有趣。
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试将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研读,思考鲁迅对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探究示例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真实地记录了鲁迅童年的生活与内心体验。《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表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如在《五猖会》里,七岁的鲁迅正在高高兴兴地准备到东关镇上看五猖会时,他的父亲却要求他背《鉴略》。鲁迅在结尾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可见其对童年的鲁迅内心构成的伤害。
总之,鲁迅先生坚决反对刻板的、毫无生气的填鸭式的封建教育,反对死读书,反对以各种形式束缚和禁锢学生思想、压制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的做法,主张鼓励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提倡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今社会,虽然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人口众多,入学、就业的压力大,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成才观、价值取向,很多学校、老师、家长都拼命地夺取孩子的时间,压制他们的天性。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特长班,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今天看来,鲁迅的这些儿童教育观念仍有借鉴意义。
真题演练
1.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______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二、强化训练
1.填空。
(1)《朝花夕拾》是一本____散文______集,全书共收入十篇文章,外加一篇《____小引_____》,一篇《____后记_____》,都是鲁迅回忆____童年______、_____少年_____和____青年______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作品。
(2)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无常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3)《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中给“我”送《山海经》的是____阿长____;帮“我”修改讲义并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是_____藤野先生______;教唆“我”偷母亲首饰,并散布流言诬陷“我”的是______衍太太_____。
(4)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同学,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成为好友,这位朋友是___范爱农______。
(5)在《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狗·猫·鼠________》。
(6)《朝花夕拾》中的《___琐记____》一文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____天演论______》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2.根据所给语句,在横线上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_____范爱农_______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______寿镜吾先生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4.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5.下列表述与《朝花夕拾》的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6.片段阅读。
现在的人一般都知道无常有黑白之分,无常还戴着二尺来高的帽子,帽子上写着字,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很简单的八个字却体现了人们期望“生活幸福,腰缠万贯”的普遍愿望。
从以上文字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也比较喜欢白无常。你能说说鲁迅喜欢他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准备为七年级学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______和⑤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①__
A、F
_____ 
②__
I、J
_____ 
③___
D、E
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深沉的情感_______ 
⑤_____理性的批判
________
8.2020年福建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9.2020年福建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10.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
(一)【乙】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乙】文段中“名医”看病的特点是:(1)

结合《父亲的病》全文,可以看出鲁迅对父亲的感情是:(2)
。(2分)
11.2020年吉林省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4分)
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选自《朝花夕拾》
①甲乙两位同学针对上面的语段讨论时,各自发表了看法。若你参与其中,会发表怎样的见解?(至少答出一点)(2分)
甲同学:这段话可以看出名医用药特别,有故弄玄虚之感。
乙同学:“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我觉得这话有趣,其中“的确”强调他用药形成舆论,很有影响力。
你的见解:
②在初中教材中,也学到了鲁迅与医学有关的课文。请写出篇名及与他留学生活有关的-件事。(2分)
12.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1分)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
(篇名)里出现过。(1分)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