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七下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案三单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七下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案三单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5-19 17:4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案例
简介: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图形认识初步》后,会表示线、角以及有关的性质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方法与分类,然后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本节课主要利用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完成知识点的突破。在授课过程中,应体现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是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获取的过程之中,从而提高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课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学 主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任课教师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日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图形认识初步》后,会表示线、角以及有关的性质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方法与分类,然后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首先教材借助于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本章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三角形已有直观认识,会求三角形的面积。本节课是初中第一次系统学习三角形,先让学生回忆旧知,对三角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学习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接下来学习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打下了基础。三角形是平面内最简单的直线型封闭图形,三角形的知识是进一步探究学习其他图形性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着承下启上的作用。
学生分析 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给学生呈现一些感性的图片和材料等2.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学生存在的很大的依赖心理,动手能力较差,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
设计理念 1.知识的获取与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取数学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2.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明确“教育即生活”积极指导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把教学过程建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2.理解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并会运用此定理判段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情感态度:1.通过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
重点难点 3.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概念及其三边关系定理2.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由。
教学方法 二、教法学法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学辅导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用猜想证明的数学方法,引导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得出定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前用好《问题导读---评价单》课堂中用好《问题训练---评价单》,课后用好《问题训练---评价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5分钟 创设问题情境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探究,基于此我设计了场景,小红家到学校有三条路线,一条是走线段,一条是经过公园形成三角形,一条是经过邮局的折线,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选线段路线。再让学生比较三角形路线与线段路线,引出了课题三角形,而且为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作了铺垫。2.动手操作,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 简洁的开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架起了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问题生成合作探究 7分钟 创设自主探索情境 【手拉手】通过预习同学们生成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大家走进《问题生成---评价单》,并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实施“一分钟策略”),解疑答难(实施“三人问策略”). 学生根据《生成单》上的问题, 自主合作,生生讨论,小组交流.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全班展示问题讲解 8分钟 创设思维情境 【手拉手】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其成果并分组讲解. 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2、学生分小组讲解;3、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
问题训练组内评价 20分钟 创设评价情境 由学术助理发放《问题训练单》.教师实施“一帮一”教学和“分层教学”. 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
规范指导提升能力 3分钟 创设规范指导情境 教师借助《问题训练单》及本节知识进行规范指导。 学生倾听,做好记录.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2分钟 创设反思情境 1.【画龙点睛】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2.教师补充. 1、学生总结知识点;2、学生谈体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和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者: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会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
2.理解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并会运用此定理判段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情感态度:
1.通过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
学习重点:
三角形的概念及其三边关系定理
学习难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由。
为你导航
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2.下列说法: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为40cm和50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不计接头),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
A.10cm长的木棒 B.40cm长的木棒 C.90cm长的木棒 D.100cm长的木棒
4.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12cm,8cm B.6cm,8cm,15cm
C.2.5cm,3cm,5cm D.6.3cm,6.3cm,12.6cm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 )
A.12 B.12或15 C.15 D.15或18
通过预习本节内容你未解决的问题有: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和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问题生成——评价单》
设计者: 班级: 姓名: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将生成的问题充分交流后,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下列题目,并准备多元化展示.
带着问题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问题1:
1.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图回答一下问题。
(1)这是小红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1)请看,连接小红家、公园、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2)连接小红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①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
②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另两条边的和。
③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三角形的两条边之和要比第三条边大。
问题2:
(一)猜测,操作
1.请把刚才老师发给大家的两根小棒拿出来。
2.猜一猜,如果要搭成一个三角形,你认为需要再配一根几厘米长的小棒呢?
3.请在纸上把你猜的长度用线段表示出来。
4.再把两根小棒放上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5.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规律?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和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问题训练——评价单》
设计者: 班级: 姓名:
我要飞得更高
牛刀小试:
1.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不能做成三角形的框架的是(  )
A、5cm,7cm,10cm B、7cm,10cm,13cmC、5cm,7cm,13cm D、5cm,10cm,13cm
2.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如图,△ABC中,已知AB=AC=x,BC=6,则腰长x的取值范围是(  )
A、0<x<3 B、x>3 C、3<x<6 D、x>6
4.如果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15 B、16 C、8 D、7
5.(阅读理解题)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12cm,且腰长是底边长的,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答](1)当腰为12cm,
∵腰:底=3:4
∴底边长= .
(2)当底为12cm时,
∵腰:底=3:4
∴腰长为
综上所述,三角形周长为 cm或 cm.
能力拓展
6.若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化简|a-b-c|+|b-c-a|+|c-a+b|=
7.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3,b=7,第三边是c,且a<b<c,则c的取值范围是(  )
A、4<c<7 B、7<c<10 C、4<c<10 D、7<c<13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