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能合作跳竹竿舞。
通过学习跳竹竿舞,对少数民族歌曲、舞蹈、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2、唱好第三乐句。
3、能合作跳竹竿舞。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董老师的音乐课堂。今天我邀请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请你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播放视频。)
介绍竹竿舞起源
对了,他们在跳竹竿舞。竹竿舞起源于海南省黎族。黎族人择山而居,经常有野兽来袭。人们听到“咚哒”“咚咚哒哒”的脚步声。可人们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久而久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让游客感受黎族人的生活习俗,智慧的黎族人对竹竿舞进行调整创编。如今,竹竿舞已经成为海南少数民族的符号了。
2、学习跳竿
竹竿舞需要跳竿和打竿配合才能完成。热情的黎族人们邀请我们一起去跳竹竿舞,你们愿意吗?你我们先得学会其中的密码才可以呀。
(1)出示跳竿密码
点--点
跳跳--跳跳
先示范念2遍+手势
(2)请孩子们在地上轻轻地拍出来。拍四次。
(3)老师在竿上示范跳,请同学们帮我念。(四个乐句)
(4)非常好,谢谢你们,现在我想请三个孩子和我一起来试一试。播放音乐跳,其他同学跟着音乐念跳竿密码。一个接一个的跳.
(5)再请4位同学合着音乐跳。
(6)请班全合着音乐原地跳,边跳边念密码。
3、学习打竿
孩子们,黎族朋友等得有点着急了,我们赶紧来看看打竿密码。(开--合
开开--合合)念两遍加手势。
(1)邀请一个孩子和我合着音乐一起打竿。
(2)邀请2个同学合着音乐打竿(四遍)
其他同学做手势打竿。他们打的好吗?掌声送给他们吧。
4、学习歌曲
(1)黎族朋友说恭喜你们获得了跳竿密码,他们跳竿的时候还有音乐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不仅跳了竹竿还在干什么?(播放歌曲).指名回答。
(2)再听听他们划船时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得意)
你们想加入他们吗?那得先学会他们的歌曲才可以哦。
(3)跟琴唱曲谱,拿出手划拍1
2
1
2.老师把速度放慢点。要求:(身体坐正,肚子用力吸气,嘴巴张开里面空空的)
(4)看着第二排的曲谱,耳朵听琴声,高音部分声音竖起来,注意唱准八分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分组练习2次。
完整唱曲谱,注意换气。
(5)把划船的号子声带进去。第三句重点唱,纠正音准。再完整唱号子。
你们的号子声把黎族人都吸引过来了。现在把船划起来。一起唱第一段。
(6)重点处理第三乐句
他们是怎么捕鱼的呢?首先要……
怎样才能捕到大鱼?(把网撒得远些)唱第三乐句解决八度问题。
鱼捕到了心情怎样?最后一句带着微笑的心情演唱。你们的笑容真美。那我们就带着高兴的心情完整唱歌曲。老师会把速度加快一点儿。
(7)请你们听听老师唱号子的时候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注意强弱)。指名回答。我们带着2/4拍的强弱规律跟琴演唱一遍。对比稍微强一点。
(8)跟琴完整唱歌曲。跟着伴奏唱一次(做划船的动作)。再分男生(号子)女生(划船)唱,然后交换唱。
(9)听到你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生唱第一段,我唱第二段。那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在我们唱第一段是唱第二段。)试试女生唱第一段,男生加入号子声。再交换唱,带着微笑的表情加上动作。你们合作得真棒!给自己点赞!
5、跳竹竿
(1)先复习跳竿密码和打竿密码2次。
请2位同学打竿,认真观察打竿要注意什么?(竿要打得低些。)
(2)请3位女生和我一起跳竿(跳竿的孩子嘴里要念密码,一个接一个不停)。其他同学唱歌。我们一起合作表演。播放伴奏。
(3)再增加一组打竿的同学。连续跳过4根竹竿。换一组跳竿的同学,其他同学唱歌。
6、拓展欣赏竹竿舞
孩子们,今天你们有所收获吗?今天学习的竹竿舞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其实,竹竿舞还有很多变换节奏的跳法,一起来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