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人美版美术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人美版美术鉴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2-05-19 18:22:41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彩陶
一:教学内容: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彩陶的制作过程,主要类别、纹样概况、主要作品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领会彩陶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彩陶的制作过程,主要类别、纹样概况、主要作品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讲述、引导等方式结合学生回答,逐步深入阐述工艺美术彩陶种类的成就特点。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彩陶与中国文化相联感受其文化基础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陶冶情操,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彩陶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把握各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彩陶造型、装饰,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较深入、准确的认识。
四: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视频及相关教科书。
五:教材分析
(A)内容结构
分别重点介绍了原始彩陶以《人面鱼纹盆》、《舞蹈纹彩陶盆》、《漩涡纹尖底瓶》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彩陶的突出成就、深远影响,同时反映其艺术特色和多姿多彩的面貌。
(B) 作品分析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细泥红陶,卷沿、斜腹、圆底。施黑彩,口沿四个箭头纹和竖线纹相互间隔。盆内壁饰人面纹和鱼纹的对称图案。人面纹居于主体部位,面为圆形,额头一半涂黑,一半饰半圆弧,双眼各以一条横线表示,鼻如倒“T”形。嘴及下颏部位涂黑,露“工”字形口,两边各饰一鱼纹,鱼头与嘴角重合,似口衔双鱼。耳部也饰对称鱼纹,头部似戴三角形高冠,与口边的鱼形相似。人面纹之间的单体鱼纹,近似三角形,鱼身画网格纹。鱼纹造型与人面耳饰双鱼形象同中有异、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人、鱼共生的奇异图画。
人面纹在半坡型彩陶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发现十余例,皆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人鱼合体是其主要特征,极富想像力。关于人面纹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的把它看作是原始图腾崇拜的产物,有“寓人于鱼”之意;有的认为它表现了先民渔猎巫术仪式;还有人认为它有祈祷“生殖繁盛”的意义等,它给今人留下难解之谜。我们从这件制作精细、纹饰奇幻的彩陶盆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用简单,质朴的形象,巧妙地传达出人、鱼之间的密切联系。
《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类型。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漩涡纹尖底瓶》 (彩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55厘米,口径7厘米,1971年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尖底瓶是原始人的汲水器,器型为小口、深腹、尖底,瓶腹中部有双耳,便于系绳。设计合理,有较强的使用功能,用它汲水方便省力,尖底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也便于插进土中放置,适合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它是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典型器物。仰韶文化尖底瓶多素面,或拍印绳纹,未见彩绘装饰,马家窑文化尖底瓶则别具一格。
此瓶为敞口、直颈、丰肩式,外壁除尖底部位外,满饰黑彩漩涡纹,圆点、弧线穿插回旋。颈部和下腹部的平行弦与主纹衔接,上下呼应。流转的线条与黑白相间、大小变幻的圆点完美地结合于一体。这种漩涡纹是马家窑彩陶的杰出创造,有学者认为它表现了奔腾的黄河流水,湍急的黄河水形成一个个漩涡是原始陶工创作的源泉。
六: 教学过程:
教学框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方式
一 导入提问1:提到中国的古代工艺美术,我们脑中会闪现哪些工艺品?展示课本上的图片,导入中学历史书的“原始人生活”图片,以及卡通视频“原始人的生活”提问2:原始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吗?二 讲授新知A 旧石器时期工具的主要特征B 新石器石器工具的主要特征并引出火的使用C彩陶的产生和制作D分析《人面鱼纹盆》、说明其突出成就。讲解及放映视频。E提出问题:《人面鱼纹彩陶盆的用途》?F放映短片《福娃奥运漫游记 》把奥运福娃设计与彩陶纹样练习起来。得出答案。G展示《舞蹈纹彩陶盆》提问:纹样为什么放在内壁?H介绍《舞蹈纹彩陶盆的艺术特点》引出彩陶装饰纹样的特征;1抽象化 2 几何化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装饰纹样?I我们现实生活中纹样的运用。人民币和凤凰卫视台台标J 展示旋涡纹小口尖底瓶,提问:谁能说出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播放视频《尖底瓶》K教师小结: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的美感,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样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高度概括。 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观看视频短片《国宝档案——彩陶》学生回答学生欣赏学生讨论发言学生欣赏学生回答学生倾听 在学生已知信息中进行扩展及延伸,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入主题 历史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进行知识逐步深入阐述,是学科整合的体现利用多媒体艺术补充学生课外资源。通过提问、欣赏、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进而逐步深入阐述新知识。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及时鼓励,增加学生掌握知识的自信心。 提问式引导式启发式提问式引导式提问式探究式提问式启发式引导式提问式提问式启发式讲授式(共21张PPT)
第十五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彩陶
(早期群居生活)
原始人的生活?
原始人的生活是这样的吗?
旧石器时代
以打制石器为主
旧石器时代的模样?
会钻孔,穿成
石矛枪
骨刀
项链
新石器时代 火的使用,陶器的出现
约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泥土和水混合捏制烧烤后就成了陶器。
加上各种装饰。
比如:
绳纹
复杂的装饰“彩陶”
(天然矿物质颜料:
红色为氧化铁,
黑色为氧化锰,
白色是高岭土 。)
在陶坯上用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和陶器一起入窑烧制,形成赭红、黑、白等颜色的美丽图案
人面鱼纹盆
经典一:
体现了人与鱼、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 ,在福娃身上彰显出来。
儿童瓮棺的棺盖。把夭折的儿童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人面鱼纹,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半坡“人面鱼纹盆”和“人面网纹盆”
舞蹈纹彩陶盆
经典二:
鱼纹(半坡)
漩涡纹
波浪纹
特征一 图案抽象化
菱形
圆形
三角形
特征二 图案几何化
找一找人民币里的纹饰
螺旋纹
八角星纹
三角纹
旋花纹
回纹
凤凰卫视的台标
一凤一凰盘旋飞舞、和谐互动的形象,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
彩陶变体凤凰纹钵
漩涡纹小口尖底瓶
经典三:
小 结
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的美感,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 先民对多样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高度概括。
谢谢同学们!
谢谢各位老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