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营中学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 39 Cu 6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结果与分析正确的是
A.向稀释的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溶液显现砖红色
B.活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
C.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时发现,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2.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萁主要原因是
A.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B.入侵地生态污染严重
C.破坏了入侵地的非生物因子 D.导致入侵地食物链被破坏
3.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产生F1,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60%
B.从群体F1到F2是自然选择导致A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F2群体中基因型有5种
D.F2群体中纯合子是1/4
4.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注:碱石灰主要成分:
Ca(OH)2,75%;NaOH,3%;KOH,1%;H2O,20%),处理其中一片叶。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片置于黑暗中两天的目的是使叶片脱色
B.要研究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Y和W部位
C.X和Y两部分显色结果对照,能证明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
D.显色后X为蓝色,Y和Z为棕黄色
5.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29.(11分)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
(1)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 ;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
(2)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
(3)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环境最可能是 。
(4)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
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右图的
曲线。其中A~B段CO2相对含量升高主要是因为 ,
影响B~D段CO2相对含量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 __,
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 点。
30.(8分)让一个健康人和一个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时同时口服等量的葡萄
糖,服用量按每人每kg体重1g计算。随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两人的
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的血糖浓度变化如右图1,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
(2)图2中甲~丁4种曲线图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变化的是 。
(3)从上述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C.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当健康人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细胞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
31.(8分)蝗虫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
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蝗虫种群数量
的增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
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蝗
虫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
影响如右图甲所示,蝗虫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
有密切关系如右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蝗虫的关系是 ;蛙与蝗虫
的关系是 。
(2)当雨量充沛时、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蝗虫产卵数比空气干燥时要 。
(3)在干旱的气候下,蝗虫发生量的变化趋势是 ,可能原因是____ 。
32.(12分)某蛾类是二倍体生物,性染色体为雄ZZ,雌为ZW。其茧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共同控制,显性基因D控制以白色素为 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中的某种酶的合成,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D基因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1)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原因是 。结黄茧的基因型有 种。若要确定结黄茧雄蛾的基因型是否为杂合,最好应该选择基因型为 的个体与之交配。
(2)若基因型分别为BbZDW和BbZDZd的两个杂合雌雄蛾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蛾的概率是 。
(3)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雌雄蛾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蛾与结黄茧蛾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还可能是 。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选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纸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39.【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人们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可以培:养植物或微生物。请回答:
(1)取某种植物长势相同并经过消毒的花芽若干,并均分为5份,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①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 组。
②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芽形成的条件是 。
③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分化的关键是 。
④在生产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 组的培养基进行大量生产。
(2)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配方如下:
①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能/不能),
原因是 。
②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 法接种。
(3)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培养中要获得纯的培养物,操作的关键是 。
40.【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和克隆羊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 。
(2)图甲中②过程常在 诱导下完成,④过程与体外培养相比,其优点是 。
(3)单克隆抗体能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是利用其 的特点。
(4)克隆羊的性别由哪只羊决定 。
(5)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全部像白面绵羊吗? 。原因是 。
(6)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