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体育教案- 跨越式跳高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体育教案- 跨越式跳高 全国通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7-23 19: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指导思想
跨越式跳高一课以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运动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教学中,体验成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动作练习,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身体灵敏协调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通过跳高练习,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等良好心理品质和战胜困难、克服障碍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提高群体意识,使人际关系变的更和谐。
三、教学内容
跨越式跳高练习
四、教学组织与教法
1、本课通过学生在自己探索中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提高自我锻炼的意识。
2、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皮筋代替横竿,消除学生对横竿的畏惧心理,充分利用器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分组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活动的愉快,得到练习的满足感。
4、展现风采,各组互相取长补短。给学生搭建展平台,激发他们建立自信及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它是最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跳的自然动作,其动作结构可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个部分。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起跳的教学尤为重要。另外,过竿的姿势也重要。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六年级学生作为初学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跨越式跳高作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助跑,起跳的技术及正确方法。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相互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表现欲强,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善于学习,长于思考,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对跳高项目较有兴趣,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但小学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水平三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动作学习,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运动技能:大部分学生能较好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并用该技术越过横竿。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身体灵敏协调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心理健康:通过练习获取成就感受,树立自信,有为达到目标努力学习的行为表现。
5、社会适应:在集体活动中提高群体意识,使人际关系变的更和谐。
重点 助跑起跳相结合技术 难点 起跳与摆动腿配合,动作自然协调。
课次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一 提高跨越式提高助跑、起跳、过竿、落地等整套技术动作质量,增强跳跃能力。 1、助跑,单脚起跳用手触悬挂物。
2、助跑,起跳,跳过斜过横竿。 1、结合图解,教师讲解起跳动作的技术。示范上一步起跳动作。
2、指挥集体进行单脚起跳用手触悬挂物练习。
3、教师指出存在问题,并集体进行纠正练习。
二 1、发展学生协调性,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1、行进间三步起跳练习。
2、助跑、单腿起跳跨越横竿。 1、教师示范上三步起跳动作,提出练习要求。
2、上三步助跑起跳练习。
3、自然行走几步后跑三步跨越式过竿。
三 1、学习三至七步助跑跨越式跳高。
2、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师生间的互动。
三至七步单脚起跳,跨越横竿。 1、教师示范三至七步助跑跨越式跳高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及难点。
2、分组学练。
3、丈量助跑
4、教师巡回指导。?
四 1、在进一步改进助跑起跳跳相结合技术基础上,提高过竿速度,发展学生协调性,提高跳跃。
2、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师生间的互动。
全程跨越式跳高 1、连续双脚跳上跳下30厘米高的物体。
2、助跑三步起跳。
3、2—3次20米加速跑。
4、跨越式跑完全程技术练习。
水平三(六年级)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学校:中山二路小学 班级:六(1) 人数:48人 执教:
教 学

标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学习进一步改进起跳技术,体会过竿与落地动作。
3、通过跳高练习,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等良好心理品质和战胜困难、克服障碍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学生合作创编、研究多种不同跳绳方法。
教学 内容 1、跨越式跳高
2、趣味性跳长绳 重点
难点 1、助跑起跳相结合技术。
2、起跳与摆动腿配合,
动作自然协调。 器
材 竹竿:10根 皮筋:5条 海绵垫:5张
跳绳:5条 录音机:1台
课序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一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2、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充分活动身体,提高学生兴奋性。 1、教学常规
2、按音乐节奏做操。 1、指定集合地点,检查服装,接受学生体委报告。
2、宣布本课目标内容要求。
3、音乐指导语言提示
1、师生问好
2、注意听讲,记住学习目标。
3、精神饱满,动作有力。

二 1、发展跳跃能力,发挥想像力。
2、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提高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1、单足跳
2、集体上一步起跳练习。
1、启发学生,日常生活提高的应用。
2、提示过竿方式。
3、巡回指导,给胆小的学生一些鼓励。 1、想像跳跃形式。
2、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方式越过横竿。
3、小组合作。


1、培养积极进取、勇敢、果断的优良品种。
2、培养学生协调性、灵敏性。
3、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三步) 跨越式跳高

1、教师演示助跑起跳动作。
2、提出练习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1、按标记上三步起跳练习(第二步大,最后一步小)。
2、、学生互相观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上下肢配合、滚动步动作、落地动作)。
3、助跑三步,低高度皮筋练习完整动作。
4、学生展示、学生评价、教师归纳、指出存在问题。
5、根据存在问题改进练习。

四 1、尝试练习,培养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2、培养创新意识、集体合作及自我表现能力。
快乐跳长绳 1、三条绳练习。
2、四条绳练习。
3、五条绳练习。
4、教师参与活动 1、学生分成三组。
2、合作探究学习。
3、学生商讨练习。
4、学生创编展示。
分组散点


身心放松,调整运动疲劳。
放松操。
2、评价。
语言引导,师生同乐
愉快进行放松
分散:







线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教学预计效果
练习密度:50---60%
平均心率:120—130
强度指数:14--16


课后反思
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水平三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选择跨越式跳高作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助跑,。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相互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成功的方面,也有需改进的地方。现作课后反思:本课的主教材跨越式跳高时,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先模仿、练习简单跨越式跳高动作,再让学生动脑自己创想越过皮筋的动作,当有学生做出跨越式跳高动作时,我就让这位学生示范,其他学生观察动作,我再学样示范一次,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正确的跨越式跳高动作概念。然后运用跳高的高度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参与。当学生参与热情被调动起来以后,就转入正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与失败,身体疲劳与心理快乐的不同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在课中我主要以表扬鼓励的语言为主,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加强。不过在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在讲授技术动作上语言组织还必须有待改进,必须做到讲解的时候简短精练,不要太罗嗦。其次对学生练习中的安全考虑不周,以后可以利用多些垫子提高安全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