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说课材料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术,以学生的观察模仿、合作学练为主要方式,以口诀教学和学生相互评价纠正为主要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由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形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短跑教学中的重点,它是由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四个的阶段组成。起跑作为一个短跑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快速跑成绩非常重要。
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枪声)三个动作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
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学生拼搏向上、勇敢顽强精神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堂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为新授课。教学对象6年级学生。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模仿能力较强,但身体发展还不完善,身体力量发展不均衡,正确掌握动作有一定的困难,但以前已掌握站立式起跑基本动作技术,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
本课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采用激励法、模仿法、口诀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等方法。
激励法:通过体育明星刘翔110栏的出色表现引入课程内容——蹲踞式起跑,让学生明确起跑在短距离项目的重要性。
模仿法:看图片模仿动作,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口诀法:通过精简的动作要领口诀,有助于学生体会动作的准确性,有助于动作的快速掌握。
示范法:给学生建立一个直观的蹲距式起跑动作示范过程,利于他们结合动作方法进行模仿。
合作学练法:一些简单的动作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来发展他们获取技能和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纠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避免课节内容的枯燥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努力达到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完成蹲踞式起跑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纠错能力、模仿能力和迅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精神,从小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各就位”和“预备”技术动作。
2难点:听到起跑口令后的各种动作衔接,双脚快速蹬地和蹬摆结合等。
七、教学流程:
1、课堂常规(2分钟)
(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检查人数。
(2)宣布本次课的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热身阶段(8分钟)
(1)体委带领队伍绕操场慢跑一圈,要求步伐整齐,口号宏亮,充分调动学生上课气势。
(2)教师带领学生完成6节徒手操全。做好运动前的充分准备。
3、引导阶段(5分钟)
教师提问:中国现在最出名的田径明星是谁?(110栏世界纪录创造者刘翔)刘翔起跑的方式――蹲踞式起路。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锻炼的激情。
教师介绍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普通式(常用的一种)起跑器的安装方法。前抵足板距起跑线约一脚半长,后抵足板距前抵足板也约一脚半长。前抵足板与地面约为30°- 45°角,后抵足扳与地面约为70°- 80°角。两个抵足板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4、学练阶段(12分钟)
本阶段设计主要以学生的观察模仿、合作学练为主要方式,以口诀教学和学生相互评价纠正为主要策略
(1)看图模仿动作:教师出示图片,首先让学生从感观上对蹲踞式起跑有个完整印象。然后看看谁愿意出来把这个动作做一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找出四个学生一起做动作。然后让大家分析他们的动作与图片中的动作差别。
(2)学习蹲踞式起跑:教师结合“口诀”边示范边讲解“各就位”“ 预备”“跑”的技术动作。
A“各就位”要领口诀:肩平线,手垂肩,两手不压白线。
B“预备”要领口诀:肩超线,臀超肩,两脚用力蹬地面。
C“枪声(起跑)”要领口诀:臂速摆,腿猛蹬,身体低瓷往前冲。???
5、巩固提高阶段(10分钟)
(1)全体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教师整理好队列,学生横排面向老师,前后5米,左右2米,然后教师读口诀,学生做动作,教师纠错指正。要求:用力顺序正确,上下肢用力协调,动作快速连贯,蹬地、前倾,摆臂有力,蹬摆协调。
(2)学生分组进行起跑练习。把学生分成四,一组一组进行起跑练习,其他学生与老师共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每组练习3次并加速度15米。学生听从指挥,并严格按口令要求完成动作。
6、恢复身心阶段(3分钟)
(1)集合做放松运动操.
(2) 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温习口诀:
肩平线,手垂肩,两手不压白线。
肩超线,臀超肩,两脚用力蹬地面。
臂速摆,腿猛蹬,身体低瓷往前冲。
(3)布置课下练习要求。
符图:
课后反思:
本次课的亮点:一是通过中国的优秀运动员刘翔的辉煌成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体育,注重蹲踞式起跑的意义。二是通过对照图片模仿动作,鉴别错误。三是口诀教学精简易学,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练习次数少,学生力量有差别,所以水平不均匀。今后在练习次数和力量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