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自学自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 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3.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可听声
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4.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来诊断疾病,其中通过声音信息来诊断的是( )
A.望 B.闻 C.问 D.切
5.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响鼓也要重锤敲”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要想分清原声和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false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false
D.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8.下列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快
D.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9.超声波洗牙很受人们喜爱。超声波之所以能洗牙,是因为(????)
A. 超声波是清洁剂 B. 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C. 超声波能发生反射 D. 超声波引起振动,把污垢去除
10.一艘科考船在经过 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20s、0.14s、0.18s、0.15s、0.20s,根据时间,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A. B.
C. D.
二、填空题
11.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
12.(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报警声尖锐刺耳,说明报警装置在发声时振动的________。
13.用蜡烛火焰显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现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由声源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形成的。装置如图所示,取一只扬声器,装在一只硬纸盒内,在纸盒的面板上钻一个直径约为2~3mm的小孔,将扬声器通过一只耳机插头插入收录音机的输出插孔中,演示时,在纸盒小孔的前方放一枝生日蜡烛,且使小孔对准蜡烛引线的上端。点燃蜡烛,然后播放音乐,可以在听声音的同时看到烛焰在飘动,停止播音,声音消失,烛焰即竖直用蜡烛火焰显示声向上。这个实验说明了说明声音_______传递能量,能量是靠_______传播的。
14.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信号后,0.04s接收到回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障碍物距汽车为 m。
15.如图所示是一新款小度智能屏,它可以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接收“主人”指令,播放音乐,播报天气。还具有模仿父母的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讲故事哄娃入睡的功能。它能够正确执行“主人”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
三、解答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大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有关.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传递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原因是________.
17.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D 4. B 5. B
6. C 7. B 8. D 9. D 10. D
二、填空题
11. 信息 12. 信息;频率高 13. 能 空气
14. 超声波;6.8 15. 音色? 信息
三、解答题
16. 变大 振幅 能量 会 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
17. 物体振动;响度;音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