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演唱)《我心爱的小马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演唱)《我心爱的小马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25 21:1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心爱的小马车》教学设计
美好快乐的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一支笔,一本书,一只狗,洋娃娃,玩具车等等。带着我们最心爱的记忆,一起走进《我心爱的小马车》 。
《我心爱的小马车》是选自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湖南文艺出版社第十课第二课时的演唱歌曲。它是一首台湾童谣,曲风轻快、活泼,表述了心爱的小马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所以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一,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
目标①: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
目标②:认识各种小乐器,感受其演奏特色,使学生在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情。
二,本课的两个教学重点
重点①:聆听并感受小乐器演奏。
重点②: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我心爱的小马车》。
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习气氛节奏并通过分析词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体会歌曲的内涵,自信地使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秦。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学生如果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非常重要。
教法设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讲述法、演示法、听赏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像结合、视听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给学生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准备的教具有:自制PPT课件、双响筒、碰玲、音乐书、电子琴。
我的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是: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以"马车"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是一堂综合型的课型。
学法设计:方法比知识重要,学法更是多种多样。在这一堂课中,我采用提问法集中学生注意力,采用表演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兴趣做导师,尽自己的努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本课的教学程序
(一)导入谈话: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吗?谁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1.听辨想象
老师弹舌,并配上碰铃,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是谁来了?
2.学生练习
①模仿马叫(高音假声)
②模仿马蹄声(用身体或其它工具制造音响效果)
③练声
1=C
15 35|15 35|15 35|30?
的答的的答的的答的答的
通过这些练习,你能猜猜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的题目吗?揭题《我心爱的小马车》并新授
(二)1.初次聆听歌曲,同学们听到熟悉的旋律,然后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
2.跟节奏读歌词。
3.放慢速度,跟钢琴的伴奏学唱。强化难点(切分音),纠正错误。
4.完整演唱
5.歌曲处理
①歌曲题目是
"我心爱的小马车",歌词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我"喜爱小马车的感情吗?
②用亲切,有感情的声音朗读
"我心爱的小马车呀,你就是太顽皮,你若是变得乖乖的呀,今儿我就喜欢你"。一边说边用手指前方,仿佛马车就在前边。
③"我"为什么会喜欢小马车?(它有不达目的不休息的品质)
④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打击乐创编练习
“的答的的答的的答的答的”
?的地方,加上双响筒,碰玲,弹舌的动作,加在中间的间奏处。
完整演唱
两大组面对面坐,一组唱并双手作骑马状,一组做弹舌、双响筒配节奏,朗读处一齐表演。
小结
台湾民谣的许多传统、精典的歌曲,反映了台湾人民的苦难,也反映了台湾人民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像我们刚才学的歌曲中也唱道:崎岖的山路走过去呀,人生那就更美丽。今天,同学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达目的不休息"的美好品质,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保持这种精神。
宣布下课
逛了一整天啦,天色已晚,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坐上小马车 回家吧!再见啦!